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发言 > 心得体会 > 2025年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职业能力测试题库真题
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职业能力测试题库涵盖专业知识、实务技能、综合分析及案例处理等内容考查全面素质与能力.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2025年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职业能力测试题库真题”,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有所用途!
2025年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职业能力测试题库真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请在指定位置填写个人信息,答题前仔细阅读题目要求。2.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工会的基本职责是()A.组织职工开展技能竞赛活动B.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C.监督用人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D.协助用人单位制定管理制度答案:B解析:《工会法》第六条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的基本职责。2.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有会员()人以上的,应当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A.15B.20C.25D.30答案:C解析:《工会法》第十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有会员二十五人以上的,应当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3.社会工作者在初次接触服务对象时,通过主动问候、耐心倾听建立信任关系,这主要体现了其核心能力中的()A.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B.促进和使能的能力C.评估和计划的能力D.提供服务和干预能力答案:A解析: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要求社会工作者同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通过有效沟通推进服务,初次接触时的问候与倾听正是建立关系的体现。4.基层工会委员会每届任期为()年A.2-3B.3-5C.4-6D.5-7答案:B解析:《工会法》第十四条明确基层工会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或者五年。5.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加班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报酬A.150%B.200%C.300%D.400%答案:C解析:《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6.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A.6个月B.1年C.2年D.3年答案:B解析:《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7.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挖掘自身潜能,学习应对问题的技能以摆脱不利处境,这体现了()能力A.协调资源B.促进和使能C.评估计划D.组织工作答案:B解析:促进和使能的能力是指促进服务对象改变,使服务对象有能力应对问题,包括挖掘潜能、提供建议等。8.企业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克扣职工工资且拒不改正的,工会可提请()依法处理A.上级工会B.劳动行政部门C.行业协会D.仲裁机构答案:B解析:《工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拒不改正侵犯职工权益行为的,工会可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处理,通常由劳动行政部门具体执行。9.劳务派遣一般在()岗位上实施A.主营业务B.临时性、辅助性或替代性C.核心技术D.管理类答案:B解析:《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10.县级以上各级总工会依法为所属工会和职工提供()等法律服务A.资金援助B.法律援助C.就业指导D.技能培训答案:B解析:《工会法》第三十条明确,县级以上各级总工会依法提供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11.3年以上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个月A.3B.6C.9D.12答案:B解析:《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3年以上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12.职工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权益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给予()A.经济赔偿B.行政干预C.支持和帮助D.舆论监督答案:C解析:《工会法》第三十条规定,职工维权时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13.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工作中协调多方资源解决“停车难”问题,其角色更接近于()A.领导者B.牵线搭桥者C.教育者D.治疗者答案:B解析:社区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常作为牵线搭桥者链接资源、协调关系,推动问题解决,而非直接担任领导者。14.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支付工资A.最低工资标准B.当地平均工资C.劳动合同约定D.基本工资的80%答案:C解析:《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明确,停工停产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15.工会主席任期未满需调动工作的,应征得()的同意A.本级工会委员会和上一级工会B.用人单位行政部门C.全体职工代表D.劳动行政部门答案:A解析:《工会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调动工会主席需征得本级工会委员会和上一级工会同意。16.社会工作者的知识素养不包括以下哪项()A.学科知识B.文化知识C.商业营销知识D.政策知识答案:C解析:社会工作者的知识素养包括学科知识、文化知识、政策知识、技术知识等,商业营销知识不属于其核心素养范畴。17.劳动者因工致残被鉴定为7级伤残的,可享受的待遇不包括()A.一次性伤残补助金B.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C.伤残津贴D.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答案:C解析:1-4级伤残可享受伤残津贴,7级伤残不包含该项待遇。18.社区组织是依托()而形成的各种社会组织A.社区B.村委会C.基层政府D.居委会答案:A解析:社区组织以社区为依托,围绕社区需求开展活动,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19.工会经费中,用人单位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向工会拨缴A.1%B.2%C.3%D.5%答案:B解析:《工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拨缴工会经费。20.小组工作中帮助组员改变不适应社会的观念和行为,这体现了小组的()功能A.影响个人转变B.再社会化C.促进人际交往D.行为治疗答案:B解析:再社会化功能是指帮助组员修正原有不适宜的观念与行为,以适应社会生活需求。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属于《工会法》规定的工会职责的有()A.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维护职工权益B.组织职工参与单位民主管理C.关心职工生活,帮助解决困难D.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答案:ABCD解析:《工会法》第六条、第八条明确工会具有以上各项职责。2.用人单位有下列哪些情形的,工会应当代表职工与其交涉()A.克扣、拖欠职工工资B.不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C.随意延长劳动时间D.侵犯女职工特殊权益答案:ABCD解析:《工会法》第二十三条列举了以上侵犯职工权益的情形,工会应代表职工交涉。3.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包括()A.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B.促进和使能的能力C.评估和计划的能力D.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答案:ABCD解析: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涵盖沟通建立关系、促进使能、评估计划、提供服务干预、组织中工作等多方面。4.工会经费的来源包括()A.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B.用人单位拨缴的经费C.工会所属单位上缴的收入D.人民政府的补助答案:ABCD解析:《工会法》第四十三条明确了工会经费的以上来源。5.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有()A.用人单位以欺诈手段使劳动者订立的合同B.约定“员工自愿放弃缴纳社会保险”的条款C.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条款D.仅约定试用期未约定合同期限的合同答案:ABC解析:《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ABC情形属无效或部分无效,D项试用期视为合同期限,不导致无效。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答案:✔解析:《工会法》第二条明确工会的性质。2.用人单位可根据生产需要限制劳动者参加工会的权利。()答案:×解析:《工会法》第三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劳动者参加工会的权利。3.社会工作者只需具备专业知识,无需掌握现代资讯工具使用技术。()答案:×解析:现代资讯工具使用技术是社会工作者应掌握的技术知识,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4.基层工会组织职工活动需占用工作时间的,应事先征得用人单位同意。()答案:✔解析:《工会法》第二十五条有明确规定。5.劳动争议经仲裁裁决后,当事人不得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答案:×解析: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6.工会应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答案:✔解析:《工会法》第六条规定了工会的这一原则。7.试用期工资可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只要不低于最低工资即可。()答案:×解析:试用期工资需同时满足不低于约定工资80%和最低工资标准两个条件。8.社会工作者的倡导者角色是指直接为服务对象提供物质帮助。()答案:×解析:倡导者角色更多是引导服务对象争取权益或提出政策建议,而非直接提供物质帮助。9.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时,可实施经济性裁员。()答案:✔解析:《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将此列为经济性裁员的法定情形之一。10.社区工作注重资源和权利的合理分配,常涉及社会政策分析。()答案:✔解析:社区工作多涉及社会层面,关注资源分配与政策影响,以推动社区发展。11.县级以上总工会提供的法律服务主要包括资金援助。()答案:×解析:县级以上总工会主要提供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资金援助并非核心内容。12.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后,可告知其私人电话号码以便随时联系。()答案:×解析:依据专业伦理,应优先提供办公电话并明确沟通边界,避免私人号码过度暴露。13.工会签订集体合同时,上级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答案:✔解析:《工会法》第二十一条对此有明确规定。14.79岁的王奶奶担心术后恢复问题,其需求属于安全需要。()答案:✔解析:对身体健康与术后恢复的担忧,本质上是对自身安全的保障需求。15.社区服务站在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答案:✔解析:社区服务站的工作接受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的领导与管理。四、案例分析题(共3题,第1题10分,第2题12分,第3题8分,合计30分)案例一社会工作者小李在基层工会开展服务时,遇到职工张某求助。张某称其所在企业长期拖欠工资,且未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多次与企业沟通无果后情绪激动,甚至表示要采取过激行为维权。小李首先安抚了张某的情绪,随后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协助张某整理了工资条、劳动合同等证据材料,并告知其可通过劳动仲裁、工会调解等合法途径解决问题。同时,小李及时将情况反馈给上级工会,联系劳动行政部门介入协调,最终帮助张某追回了拖欠工资,企业也补缴了社会保险。问题:1.小李的做法体现了社会工作者的哪些核心能力?请结合案例具体说明。(6分)2.案例中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4分)参考答案:1.小李的做法体现了以下核心能力:(1)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小李首先安抚张某的激动情绪,通过耐心倾听建立信任,为后续服务开展奠定基础。(2)评估和计划的能力:小李详细了解事件经过,协助整理证据材料,明确问题核心并规划出仲裁、调解等解决路径。(3)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小李及时向上级工会反馈情况,链接劳动行政部门资源,通过多方协调推进问题解决。(4)提供服务和干预能力:针对张某的维权需求,小李提供具体指导并介入协调,有效避免了过激行为发生。2.工会发挥的作用包括:(1)服务支持作用:通过社会工作者为职工提供情绪疏导、维权指导等直接服务。(2)资源链接作用:联动上级工会与劳动行政部门,形成维权合力。(3)监督协调作用:推动企业纠正违法行为,保障职工工资与社会保险权益,践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案例二某社区工会联合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开展“关爱老年职工”项目。社区内部分退休老年职工因子女不在身边,面临生活照料不足、社交圈子狭窄等问题,部分老人还存在孤独抑郁情绪。社会工作者小王了解情况后,组织成立了“老年职工互助小组”,鼓励老人分享生活经验、互相提供帮助;同时链接社区志愿者资源,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理发、代购等服务;此外,还定期开展健康讲座、书法绘画等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一段时间后,参与项目的老人社交频率明显增加,抑郁情绪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升。问题:1.小王的服务涉及哪些社会工作领域?请简要说明。(4分)2.结合案例,分析小组工作在老年服务中的优势。(4分)3.从社会工作知识素养角度,小王开展服务需具备哪些知识储备?(4分)参考答案:1.涉及的社会工作领域包括:(1)老年社会工作:针对退休老年职工的生活照料、情绪
本文标题:2025年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职业能力测试题库真题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975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