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发言 > 心得体会 > 2025年政协履职服务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工作报告材料
政协围绕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积极履职尽责,推动政策落地,助力青年成长成才,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2025年政协履职服务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工作报告材料”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喜欢。
2025年政协履职服务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工作报告材料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加快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区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将“促进青年与城市共同发展”作为履职重点,通过深入调研、精准建言、民主监督,广泛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为将我区打造成为青年人才向往、扎根、圆梦的沃土贡献了政协力量。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聚焦顶层设计,凝聚青年发展“向心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区,规划先行是基础,凝聚共识是关键。区政协始终与区委、区政府同频共振,以高效能履职助推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为青年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与社会氛围。一是主动融入中心大局。2024年初,区委明确提出打造“青年人才首选区”的战略目标。区政协闻令而动,迅速将此项工作列为年度履职的核心议题,第一时间成立由主席会议成员牵头的“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专题课题组。课题组整合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界别的委员力量,形成跨界别的研究合力,确保建言献策的专业性与系统性。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确保建言建在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自2025年3月以来,课题组先后深入区内数十家高新企业、科创园区、重点高校及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形式,广泛听取青年心声、了解企业诉求、掌握部门实情。调研发现,当前我区青年群体规模已达3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2%。他们对就业创业的扶持、居住成本的降低以及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尤为迫切。这些一手资料为后续的协商议政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高效搭建协商平台。区政协依托“请你来协商”等品牌载体,定期组织专题协商活动,邀请区委主要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政协委员、青年代表、企业家代表等“面对面”沟通、“零距离”协商。在毕业季期间的专题协商会上,委员们提出的“用好高校双创平台、企业见习基地等资源”“增强城市消费业态的年轻化、活力范和时尚感”等建议,获得了区委*书记的高度评价,并当场指示“区委要专题研究,制定项目清单,分解责任任务,明确办结时间”。截至2025年10月,区政协已围绕青年发展主题组织各类协商活动12场,所提百余条建议中超过85%被相关部门采纳或融入具体政策。二、搭建多元平台,激发青年成长“原动力”。青年有活力,城市才有未来。区政协着力于从“供给侧”发力,积极推动搭建多层次、广覆盖的服务平台,为青年在*区的成长成才与创新创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一是深化“政协+”模式,赋能创新创业。区政协积极探索“政协委员+青年创业者”的联动模式,鼓励和引导委员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和资源,为青年创业者提供“陪伴式”服务。由区政协常委*委员担任青年成长导师的“*空间”,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和提供专业孵化服务,截至目前已成功吸引68家初创企业入驻,汇聚超过2000名青年来区创新创业。同时,由多位委员自发组建的“青创派导师团”,定期为青年提供法律、财务、市场等方面的免费咨询,有效解决了初创企业面临的诸多难题。二是丰富供给内容,服务成长需求。针对青年在工作之余对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的普遍需求,区政协积极助推“青年夜校”建设。在了解到团区委整合资源打造夜校阵地后,区政协共青团界别迅速牵头,联动总工会、妇联及部分民主党派,召开协商圆桌会,提出优化课程设置、拓展教学布点、多方筹集师资等建议。委员们不仅建言,更主动作为。*、*等委员发挥专长,走上夜校讲台,讲授通俗音乐赏析、短视频剪辑制作等热门课程;*、*等委员则主动提供自有场地作为夜校教学点,有效推动了夜校的布点扩面。目前,全区13个青年夜校阵地已累计开设课程350余场,服务青年超7500人次,成为青年“充电赋能”的新风尚。三是盘活存量资源,打造文化新地标。为给青年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文化空间,区政协委员积极出谋划策。针对*委员提出的“打造国际青年城市会客厅助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提案,区政协高度重视,并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及国资运营平台*集团沟通协调。该提案建议盘活*古城内的闲置四合院资产,打造一个融合多元文化、充满创新活力、能够吸引全球青年的特色空间。这一前瞻性建议得到了市、区两级的高度认可,被认为是盘活存量资产、推动文旅产业与青年发展深度融合的创新尝试。目前,相关部门已初步选址*古城*区域,正联合委员及社会资本,共同推进项目策划与落地,力求为青年打造一个既有历史底蕴又具现代气息的社交“新磁场”。三、优化宜居生态,提升青年生活“幸福感”。引来青年、留住青年,不仅要靠事业平台,更要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区政协将提升青年生活幸福感作为履职的重要落脚点,推动城市功能与青年需求精准匹配。一是营造潮流消费场景,满足社交需求。传统的生活配套如何焕发新生?区政协委员*在调研中发现,青年人对菜市场的需求已从单纯的“买菜”向“社交+体验”转变。她带领团队,发挥委员优势,广泛收集青年意见,最终推动了*菜市场的改造升级。改造后的菜市场围绕“在地性、烟火味、年轻态”的核心理念,融入了轻食、咖啡、文创等新业态,成为备受青年喜爱的网红打卡地,让城市“烟火气”与青春“朝气”在此交融。区政协建议相关部门推广“一菜一早”及*菜市的成功经验,让更多青年吃得好、生活好。二是破解安居乐业难题,增强归属感。住房是青年“留下来”最现实的问题。针对调研中青年反映强烈的“住房难、租房贵”问题,区政协多次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渠道建言献策。在政协的持续呼吁下,区政府于2025年出台了“青年安居”专项计划,加大了人才公寓和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截至今年三季度,全区已筹集5000套(间)面向青年群体的优惠租赁住房,符合条件的青年人才可享受低于市场价30%的租金优惠,有效缓解了青年的居住压力。三是健全长效监督机制,推动成果转化。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确保协商成果落地见效,区政协主席*多次强调,要建立常态化的跟踪问效机制。区政协各专委会及委员履职小组对已采纳的建议,适时开展“回头看”专项民主监督,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形成“建言—采纳—监督—反馈”的履职闭环。这一机制确保了政协的建言献策不仅能“开花”,更能“结果”,真正转化为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的强大动力。展望未来,区政协将继续秉持“为党政分忧、为青年解难”的初心,持续聚焦青年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痛点问题,不断创新履职方式,提升建言质量,为我区奋力打造科教文创高地、建设活力品质城区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和力量。仅供参考
本文标题:2025年政协履职服务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工作报告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975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