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学习 > 党课讲稿 > 抓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创新活动形式,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党员队伍素质。下面网友分享多篇相关内容供您参考学习,希望有您喜欢的。
1/3抓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各位领导:大家好,很高兴跟大家交流分享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一些做法和探索。当前,基层经济社会结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随之发生深刻改变,基层民生需求结构日益多元化,居民小区治理难、矛盾化解难、活动开展难等问题日益凸显,迫切需要我们不断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持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民有所呼,我有所行。我区聚焦基层治理的堵点、难点和痛点,大力推动工作力量向服务群众一线汇集,通过推进小区工作站和小区楼栋长两个全覆盖,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构建起区街-社区-小区-楼栋基层治理全链条管理格局,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一是聚力破解难题,推动治理力量向一线延伸。面对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管辖小区较多、社区工作力量不足而造成的社区管控面无法快速、准确覆盖所有管控点位的难题,区委印发《关于设立小区工作站选聘楼栋长夯实基层基础的意见》,把党的建设、疫情防控、应急管理、社会保障、综合治理等工作统筹纳入小区治理,按照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处议事、有章理事的四有标准,通过新建、改建、临建的方式,建设466个小区工作站,配备4900余名楼栋长,成立498个小区党组织,派驻101名党建指导员,治理力量在小区全线集结,工作触角在基层蔓延扎根,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小区全面覆盖。二是聚力服务民生,推动治理能力向高效迈进。作为社区工作的小分队,小区工作站和小区楼栋长距离居民群众最近,是社会治理和动员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全区4900余名楼栋长主动亮出楼长身份、主动了解居民所需、主动回应居民呼声,通过落实敲门问需送关怀行动,奔走在小区、楼栋等疫情防控一线,履行数据员、信息员、宣传员、服务员、调解员、监督员、安全员的七员职责,为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高效运转提供有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楼栋长累计深入万户(次)群众家庭,敲门问需求,第一时间收集民意、发现问题、反映问题,实现了民情速递。先后有两万余名党员群众到社区报到,组成各类社区志愿服务队,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三是聚力资源衔接,推动治理体系向共治转变。在创新实践中,我们通过建设小区工作站、选聘楼栋长,搭建起基层治理最便捷的治理基站,精准链接起了居民自治、物业服务和社区治理的三方资源,形成了小区生活圈服务圈管理圈高度统一、共建共治有效衔接的小区治理新格局。比如,有热情、有意愿、有能力参与小区治理居民加入楼栋长队伍,在小区工作站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实现了居民自治和社区治理的有效融合;楼栋长定期收集居民关心的烦事难事,由工作站及时反馈物业服务企业,督促提升服务质量,实现了居民自治和物业服务的高效协同;小区党组织及时将热心小区服务、工作吃3/3苦耐劳的楼栋长、志愿者和物业从业者等骨干力量培养发展为党员,推荐进入业委会或社区两委,实现了党建引领和居民自治的高度契合。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重点在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和农村治理两大领域出实招:一是开展城市党建提质行动。积极探索社区物业党建联建,调整优化网格设置,建立健全小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位一体组织链条。大力开展红色物业示范创建活动和三无小区清零行动,持续发挥小区工作站效能,着力打造一支以小区党组织为核心,楼栋长、志愿者、在职党员为骨干的末梢治理力量。全面建立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有效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二是开展农村精细管理行动。以城中村管理提升为突破口,通过治乱、补短、提升、增收四措并举,进一步优化城中村人居环境,提升城中村管理精细化水平,疏通城中村治理痛点难点,有效破解全区城中村治理难题,探索建立一套可复制、常态化管理新模式。目标明确,干在当下。我们将坚决贯彻市委部署要求,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铁留痕的劲头,奋力谱写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篇章,为推动现代化城市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抓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990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