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在2025年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探讨理论与实践结合路径,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下面是网友整理编辑的在2025年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相关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喜欢就下载支持!
1/7在2025年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在2025年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刚才,几位同志的发言给了我很多启发。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思考,从一个基层干部的视角,谈几点粗浅的体会和感悟,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这次学习,对我而言,不只是一次理论的充电,更是一场思想的洗礼。总书记关于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高屋建瓴,内涵博大精深。其中,有两点让我感触最深,也引发了我最多的反思。一、深刻感悟为了谁的改革初心,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中校准坐标、寻找答案会议材料中反复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但在基层的日常工作中,如何才能真正让它从一句口号,内化为我们的行动自觉?这正是我时常叩问自己的一个问题。作为一名在乡工作的干部,我们每天面对的就是田间地头的父老乡亲,处理的就是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我们的工作价值,最终不是由汇报材料上的数字决定的,而是由群众脸上的笑容来评判的。我深切体会到,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总书记的回信中,那份对村民的亲切关怀,正是这种思想最生动、最温暖的体现。回望我们乡走过的路,无论是脱贫攻坚战中,我们为困难群众精准识别、落实帮扶,还是近年来,我们努力推进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累计为群众解决多件诉求,让最多跑一次成为现实;无论是我们大力发展烤烟这一支柱产业,还是我们积极引导群众参投农业保险。这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二字。然而,在感动和欣慰的同时,我也常常反思我们工作的不足。我们是不是有时也习惯于大水漫灌,而忽视了精准滴灌?我们推动的改革,群众的真实感受度、满意度究竟有多高?搜索结果中提到,乡镇干部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有时会陷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困境,面对繁重的考核和有限的资源,我们的工作是否会出现偏差,是否会不自觉地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割裂开来?总书记提出,要推进一批小切口、见效快的微改革项目。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群众的幸福感,往往来自于一件件具体的实事。比如,村里的路灯亮不亮,水渠堵没堵,孩子上学方不方便,看病报销快不快。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是民心向背的大问题。因此,我体会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我们沉下身子,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当作我们的改革清单,把他们的期盼作为我们努力的方向。未来的工作中,我们或许更应该聚焦这些微改革,用一个个小切口的突破,汇聚成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巨大3/7提升,这才是对为了谁这个改革根本问题最响亮的回答。二、深刻领会怎么改的科学方法,在把握守正创新中寻求突破、行稳致远总书记关于改革的系列论述中,守正创新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词。它深刻揭示了改革的内在规律,为我们基层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在乡的实践中,我对此也有着切身的体会。所谓守正,守的是什么?我认为,在乡,首先守的是党的领导这个根和魂。基层党组织就是我们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我们通过党员示范户党员责任区等方式,培育了党员产业带头人,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形成了一名党员一面旗的生动局面。这就是守正的力量。其次,守的是我们的基本盘和优势。烤烟产业是我们乡的支柱,是数千户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坚持烤烟支柱地位不动摇,通过专业合作社提供全链条服务,保障烟农收益,这就是守住了发展的正。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创新的基础。所谓创新,新在何处?我理解,创新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守正基础上的优化、突破和提升。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故步自封没有出路。我们不能只守着烤烟这一亩三分地。因此,乡里近年来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增长点。畜牧业开始走向规模化,我们还计划培育楼房肉牛养殖示范基地。这些都是我们在产业结构上的创新。在社会治理上,我们探索的微网格治理模式,让服务更精准;我们推动的民心党建,让干部更贴近群众。这些治理方式的探索,同样是我们在新时代的创新实践。然而,守正与创新的平衡,知易行难。作为基层干部,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守旧了,怕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错失良机;创新了,又怕担风险、怕失败,甚至可能触动一些固有的利益格局。搜索结果也揭示了基层改革面临的困境:权责不匹配、财政压力大、制度保障不足等,这些都可能成为我们不敢创或不会创的现实阻碍。这次学习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方向保障,没有守正的创新,就可能偏离航向,甚至走上歧途;而创新是守正的动力源泉,没有创新的守正,就会变成僵化保守,失去生机活力。我们不能因为怕担风险就放弃改革,也不能为了追求政绩就盲目求新。关键在于,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乡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的每一次创新,都应该是为了更好地守正--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既要稳扎稳打,守好我们的根基,也要大胆探索,闯出发展的新路。总而言之,这次学习让我更加坚定了改革的信心和方向。前行的道路上,挑战与机遇并存。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我将以此次学习为新的起点,不断深化对总书记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理解和把握,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乡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我将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以钉钉子的5/7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努力成为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合格干部,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三、深刻把握干得实的实践要求,在坚持知行合一中担当作为、务求实效改革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靠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把理念转化为行动,把规划落实为成果。作为扎根乡的基层干部,我深刻认识到,知行合一既是干事创业的基本准则,更是推动改革落地的关键支撑。只有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守正创新的方法,融入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才能让改革真正惠及群众,让发展实绩经得起检验。在乡的工作中,知行合一体现在对群众承诺的说到做到上。去年,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灌溉难问题,我们没有停留在会研究想办法的口头回应上,而是立刻组织水利站、各村两委实地排查。看到村民们在田间顺利引水插秧时的安心模样,我更加明白,基层干部的行,就是要把群众的呼声变成掌声,把问题变成成果。又如,在推进微网格治理时,我们不仅划分了网格、配备了网格员,更建立了网格诉求24小时响应机制--网格员收集到的老人代缴医保农产品代销等需求,必须当天对接相关部门,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这正是用实打实的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但反思过往,我们在知行合一上仍有提升空间。有时面对复杂任务,会出现知而不行的拖延--比如去年计划推进的农产品电商服务站建设,因担心运营风险、协调资源耗时,导致项目比预期晚了3个月落地;有时也存在行而不深的问题--比如推广农业技术时,虽然组织了5场培训,但后续缺乏跟踪指导,部分农户仍未熟练掌握种植技巧。搜索结果中提到,基层工作常面临任务重、资源紧的困境,这确实会影响落实效率,但更需要我们克服畏难情绪浮躁心态,以钉钉子精神把工作做细做实。未来,践行知行合一,我们要从三方面发力:一是谋定即动,杜绝等靠要。针对今年确定的楼房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小微企业孵化园等项目,成立专项工作组,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每周调度进度,确保项目三季度前开工建设;二是跟踪问效,避免一阵风。对已落地的惠民政策、民生工程,建立回头看机制--比如每季度走访烟农,了解合作社服务是否到位;每半年调查一站式服务平台的群众满意度,及时调整优化流程;三是对标先进,破除经验主义。组织干部到周边先进乡镇学习农产品品牌打造乡村旅游发展等经验,结合乡实际转化应用,比如计划借鉴邻乡模式,打造富硒农产品体验店,拓宽销售渠道。基层改革发展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作为基层干部,我们既要心中有方向,牢记初心使命、把握科学方法;更要脚下有力量,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闯劲、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唯有如此,才能在知行合一中扛起责任、展现作为,用实实在在的发展7/7成效,为乡的老百姓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力。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在2025年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研讨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991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