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会议强调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提出多项具体措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分享的“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1/13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XX届X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部署要求,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市场主体提质扩容,让市场主体更多起来、更活起来、更大起来、更强起来,为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支撑。刚才,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了综合汇报,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商务厅分别汇报了有关情况,XX市、XX市作了交流发言,XX、XXX、XXX、XX、XX、XXX等同志讲了具体意见。从汇报和发言看,大家对抓营商环境和市场主体倍增工作,已有一些认识和体会,摸索出了一些可行的办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是我们继续做好工作的基础。过去一年,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实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和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推动资源配置、政策设计、工作力量向市场主体聚焦,制定实施《XX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49条措施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组织开展政策宣传、服务、兑现三进市场主体活动,退减降缓税费1058亿元,新增普惠小微贷款620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1亿元,全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有力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企业信心,市场主体实现突破性增长。20xx年全省实有市场主体万户、增长%、增速居全国第5位,净增万户,净增数接近20xx年、20xx年两年之和,企业净增万户、四上企业净增2100户,实有企业数和年度新登记市场主体数均破百万、具有标志性意义,市场主体总数全国排名从第14位提升至第13位,国务院办公厅《政务情况交流》专刊向全国推广XX有关经验做法。可以说,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有力支撑了经济稳、就业稳、社会大局稳,有力促进重点领域发生一系列方向性趋势性积极变化,这是我们有力有效对冲疫情影响、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经验。比如,20xx年我省工业投资增长%、排全国第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排全国第5位,得益于工业企业增长%,其中净增216户规上企业、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个百分点、贡献率超1/4;农业投资规模达2221亿元、排全国第1位,得益于农业企业增长%,其中净增产业化龙头企业983户、带动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建筑业总产值增长%、排全国第1位,得益于建筑业企业增长%,其中新入库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企业689户、拉动建筑业总产值增长7个百分点;区域创新能力全国排名提升2位,得益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15%、高新技术企业增长%,20xx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净增500户以上、总量超过2500户;城镇新增就业万人,城3/13镇调查失业率%、低于全国个百分点,很重要的方面是中小企业数量增长%、个体工商户增长20%。据统计,每个个体工商户平均从业人数是人,20xx年实现就业稳,很大程度得益于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实践证明,市场主体是发展主体、投资主体、创新主体,也是就业主体、创业主体、民生主体。没有市场主体就没有市场经济,没有企业就没有产业和就业,就没有XX的发展。抓住市场主体,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力量载体,这是经验,也是共识。20xx年,《经济日报》刊载了1篇《牵好市场主体这个牛鼻子》的文章,我批转请大家学习研究;《XX日报》近期也刊载了1篇《以营商环境加法促市场活力乘法》的文章,其中提到在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不仅市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趋于上升,而且一个以市场主体为重心、围着市场主体而转的经济工作和宏观政策配置格局也在趋于形成。这两篇文章,大家要认真学习、仔细体会。党的XX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结合近年来全国各地和我省发展实践,我们深刻感受到,优化营商环境和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实际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优化营商环境是为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市场主体倍增;推动市场主体倍增,又倒逼我们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两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这里,我和大家交流两句话:第一句话,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环境优则企业强。优化营商环境本质上是调整生产关系,通过生产关系的优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新年伊始,先进地区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仍然一以贯之、持续加力,上海市推出优化营商环境版、北京市出台51项新改革任务、XX省实施一号改革工程,等等。先进地区优越的营商环境是不断迭代升级的结果,现在已经走到了市场主体倒逼营商环境优化、开放倒逼改革的阶段,上海每千人拥有企业数、北京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XX拥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均居全国首位。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因地制宜、不能人云亦云,要体现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各方面政策措施的耦合,有效带动市场主体的发展。当前,我们还处在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招引市场主体的阶段,必须拿出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打造吸引企业、资本、技术、人才的强磁场。第二句话,市场主体满意度是评价营商环境的标准,企业强必环境优。优化营商环境要坚持结果导向。在省委、省政府20xx年一季度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暨开工推进会上,我强调项目工作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产业投资占比、民间投资占比、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入库率、集中开工重大产业项目入库率等指标上,不允许存在汇报表态时调门高、项目落地却很少的形式主义问题。抓营商环5/13境也是这个道理。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的规模和质量最有说服力,光说出台了什么规划、制定了多少方案、提升了什么指标,市场主体上不去,都是空转、自转,是典型的形式主义。有的领导干部对本地区市场主体数、四上企业数、规上工业数等家底一问三不知;有的看似忙忙碌碌,全年增加的规上企业数却还是个位数。从20xx年各州、市发展情况看,大理州企业净增数仅完成年度目标的%、红河州仅完成%。XX市企业数增长%、XX市四上企业数增长22%,均居全省前列,新能源电池、新材料等领域的一批重大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落地、当年投产,在企业中赢得了营商环境的良好口碑。总的来讲,拼经济拼的就是营商环境和市场主体。XX经济与先进地区相比,最大的差距是市场化程度不高;全省各地经济排位,最大的决定因素是市场主体的强弱。工作中有短板不要紧,关键是要承认短板、直面短板、补齐短板,以更加务实、有效的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我提3点要求。一、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3年内营商环境要进入全国一流水平。20xx年是典型引路、蓄势赋能的一年,20xx年是全面提质集中攻坚的一年,要扎实开展营商环境全面提质年行动,推出一批标志性重大举措,解决好市场主体最强烈最急迫最关切的诉求和痛点,切实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2024年圆满收官奠定胜势。一要推动市场环境全面提质。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落实情况综合效能评估制度,确保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建立信用承诺闭环管理机制,创新银政合作模式,开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联合建模,将纳税社保、住房公积金、不动产、科技研发等信息纳入共享范围,实现信易贷一次申请、全流程放贷。加快智慧口岸提标升级,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供边贸一站式服务。推进公铁水航数据共享,实现运力信息可查、货物全程实时追踪。二要推动创新环境全面提质。推广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措施,健全企业获得创新资源的公平性和便利性措施。将制造业企业创新需求纳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指南、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向企业开放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学仪器和专利基础信息资源,把服务企业情况纳入评价考核指标。制定重点产业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指导目录,开展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聘等流动机制试点,推广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赋予重大创新平台人才引培、经费使用、成果处置、设备购置等方面的更大自主权。三要推动政务环境全面提质。建立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推出企业和个人集成化办理事项,实现政务服务一次登录、全省通办。持续推进受办分离,全面推广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延时服务等措施,推动区域环评和能评改革,实现工程项目联合验收。建立外商投资综合服务体系,探索外商准入准营承诺即入制,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7/13外国人来华居留许可统一纳入一件事专窗办理。建设XX政务服务地图,打造城镇、园区15分钟办事圈。四要推动法治环境全面提质。法治化不仅是社会治理问题,更是经济发展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法治化是最大的营商环境,法治发挥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要配套落实国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各类规定和做法。动态调整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全面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建立全省统一的综合执法系统,实行一案一码。健全各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完善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制度体系,扩大市场主体受惠面。落实逾期未支付中小企业账款强制披露制度,开展拖欠中小企业账款行为集中治理。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畅通投资者依法追偿渠道,降低维权成本。五要推动人文环境全面提质。构建体系化服务企业模式,完善企业参与涉企政策制定、与民营企业定期沟通互动、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及商协会等机制,制定反馈问题清单,定期督办解决。优化全省统一的惠企政策申报系统,全面归集涉企政策,利用大数据为企业精准画像,实现政策推送精准匹配、企业诉求一站直达、普惠政策免申即享。拓展兴滇惠才卡模式,制定多层级人才评价认定标准,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分级分类出台优惠政策,打造彩云英才荟人才服务品牌。二、按下市场主体快进键20xx年,全省市场主体的发展情况总体是好的,在工作中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成熟的经验。20xx年要乘势而上,继续从根上浇水施肥,推动市场主体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确保净增市场主体60万户、企业15万户、四上企业3000户以上。一要抓招大引强。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要打好资源优势这张牌,突出链主和配套两个关键,重点围绕绿色铝深加工、硅光伏和硅化工、新能源电池、新材料、生物制品、绿色食品、现代物流等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精准选引一批行业头部企业,同步引入供应链配套企业,引导企业集中入园发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专业企业集群。深入实施一把手招商工程,全面发挥州市、省级行业主管部门、驻外办事处、开发区、省属企业五个板块作用,强化双招双引,一体推进央企入滇、民企入滇、科技入滇。全面彻底纠治招商引资中的形式主义问题,建立投诉处理、联办协办、项目流转等机制,构建签约入库-落地建设一投产达产的闭环工作链条,推动项目从纸上落到地上,大幅增强对项目投资的有效支撑。二要抓梯次培育。深入实施工业企业成长工程,对新上规企业给予资金奖补,加强入规前后涉税服务,推动高成长型企业加快升规。20xx年,重庆市工业增加值超过8200亿元、XX省超过10200亿元,我省只有7197亿元,与经济总量排在我们前面2个省、市的差距主要还是在工业上,必须加快规上工9/13业企业培育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工业增加值迈上万亿元台阶。高原特色农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我多次强调,农业产业化发展,仅仅依靠农民自身投入肯定不行,要加快引培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农村地区全覆盖,发挥其带动作用,健全乡村特色产业联农带农富农机制,筛选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后备企业,尽快实现县域全覆盖,为农村人口持续增收提供有力支撑。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要深化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指导帮扶企业加速提升资质等级、拓展资质种类。推进滇菜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重点培育预制菜、民族特色餐饮、连锁经营等领军企业。围绕工业设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重点领域,培育更多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推动家政进社区,提升家政企业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000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