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党务工作者关于支部规范化建设研讨发言材料
党务工作者需强化责任意识,提升业务能力,严格组织生活,加强队伍建设,确保支部工作规范有序。以下由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的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党务工作者关于支部规范化建设研讨发言材料各位领导、同事们:作为一名负责具体党务工作的同志,我的日常工作就是记录、整理、通知、落实,看起来都是些琐碎的“小事”。但在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提升服务大局本领的进程中,我越来越认识到,这些“小事”正是构筑起坚强战斗堡垒的一砖一瓦。如果说领导们擘画的是蓝图,那么我所做的,就是确保每一笔线条都精准、每一块基石都稳固。下面,我从操作执行的微观视角,谈谈我的三点体会。一、追求“标准化”的精度,让支部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规范化建设,核心在一个“准”字。我的工作,就是要把各项制度规定从“纸上”落到“地上”。比如,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上,我不再满足于提前发个会议通知、事后收个会议记录。而是严格对照《党支部“三会一课”手册操作规范》,从会前准备、会中记录到会后归档,形成一个标准化的闭环流程。会议议题是否紧扣中心工作?党员讨论是否充分?决议执行是否有跟踪?这些都是我要关注和记录的重点。此外,我院正在全面使用XX省党建信息化平台,我负责确保平台上的信息实时更新,无论是组织换届、党员发展,还是每一次支部活动,都及时录入,确保线上与线下完全同步。截至本季度,我们支部已在平台录入各类活动记录超过150条。这些看似繁杂的数据,为上级党组织动态掌握支部情况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我们自身分析研判支部建设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让党建工作从“凭感觉”走向“看数据”。二、倾注“人情味”的温度,让组织关怀直抵人心、凝聚力量党务工作面对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党员,是有温度的工作。规范化不等于机械化,制度的刚性约束完全可以与组织的柔性关怀相结合。例如,在党费收缴这个环节,我不仅仅是每月在工作群里发一个通知。我会利用这个机会,与每一位党员进行简短的交流,特别是对那些因出差、生病等原因未能及时缴纳的同志,我会主动关心询问情况。这种“多一句嘴”的关心,往往能拉近与党员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在组织谈心谈话时,我会提前协助支部书记做好充分准备,了解谈话对象的思想动态、工作困难和家庭情况,让谈话能够真正谈到点子上、谈进心坎里,避免“走过场”。同时,我还会细心记录党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和实际困难,建立一个“微心愿”台账,及时向支部委员会反馈,推动解决。通过这些充满人情味的细节,能够有效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将他们更紧密地团结在党支部周围,为服务大局凝聚起强大的人心力量。三、挖掘“数字化”的深度,让工作成效可量化、可评估作为新时代的党务工作者,我认为不能只做“账房先生”,满足于把各项工作记录下来,更要学会做“分析师”,从数据中发现问题、挖掘价值,为支部决策提供参考。我们支部积累了大量的党建数据,这是一座有待开发的“富矿”。我的一个想法是,探索建立一套“党支部健康指数”评估模型。具体来说,就是将党员参会率、学习时长、在“学习强国”等平台的活跃度、参与志愿服务情况、在业务工作中发挥作用的评价等数据进行量化赋分,通过信息化平台自动生成每名党员的“活力指数”,并汇总形成支部的“健康指数”。每季度,我都可以根据这个指数生成一份简报,直观反映支部当前在组织生活、党员教育、作用发挥等方面的强项和弱项。比如,如果数据显示某个阶段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专题学习参与度不高,就可以提醒支部书记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通过这种方式,党务工作就从简单的“记录员”,转变为提升支部建设质量和履职效能的“助推器”,以精细化的“绣花功夫”,为支部更好地服务中心大局提供精准导航。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党务工作者关于支部规范化建设研讨发言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020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