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关于加强医院党建舆论引导与宣传工作的调研报告
加强医院党建舆论引导与宣传工作需完善机制 提升队伍素质 创新传播方式 强化阵地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关于加强医院党建舆论引导与宣传工作的调研报告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关于加强医院党建舆论引导与宣传工作的调研报告为深入贯彻落实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总体部署,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提升我院党建工作质量,特别是加强和改进党建舆论引导与宣传工作,特成立课题组,对我院相关工作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调研。本报告旨在分析我院在此领域的实践情况,并结合新时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一、新形势下加强医院党建舆论引导与宣传工作的重大意义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的党建工作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加强党建舆论引导与宣传,不仅是党建工作自身发展的要求,更是推动医院整体发展的关键环节。(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必然要求公立医院是重要的民生窗口和意识形态阵地。加强党建宣传与舆论引导,是确保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通过有力的宣传工作,可以及时、准确地将党的声音和卫生健康方针政策传递给全院职工和广大患者,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确保医院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二)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动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是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有效的党建宣传,能够将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医院发展的科技优势。通过宣传优秀党员事迹、先进党支部经验、重点学科党建引领业务攻关的案例,可以激发全院职工的职业荣誉感和干事创业的热情。这不仅能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更能塑造独特的医院文化和品牌形象,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增强核心竞争力。(三)塑造医院良好社会形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举措在当前信息爆炸和自媒体高度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医院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被置于公众的审视之下。积极、主动、透明的党建宣传和舆论引导,是建立社会信任、化解医患矛盾的“稳定器”和“润滑剂”。通过全方位展示医院在党建引领下改善医疗服务、关心关爱患者、勇担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作为与成效,能够有效对冲负面舆情,增进公众对医院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二、*医院党建舆论引导与宣传工作现状与挑战我院作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非营利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党建工作基础扎实。医院实行党委书记、院长分设,设立党委及纪委,下辖10个党支部,实现了党组织在所有科室的全面覆盖。全院在岗人员884人,共有在职党员148人,占在职职工比例为21.0%。党员队伍结构合理,其中35岁及以下青年党员38人,为宣传工作注入了活力。然而,在党建舆论引导与宣传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一)组织领导有力,但宣传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有待完善我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党务工作机构设置基本符合规定。但在宣传工作层面,尚未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各支部协同落实、全员共同参与”的“大宣传”格局。宣传工作多由党办或院办兼管,与其他职能科室、临床科室的联动不足,导致宣传内容局限于会议报道、活动通知等,未能充分挖掘各支部、各科室的宣传资源。中层以上84名干部中党员仅35人,虽然体现了干部选拔的开放性,但也对党建宣传工作在各科室的贯彻执行提出更高要求。(二)宣传阵地初步建立,但内容创新与传播效能不足目前,我院已开通官方网站、等宣传平台,为党建宣传提供了基本载体。但与一些先进医院相比,我院的宣传工作存在明显的“两张皮”现象,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在宣传上相互脱节。内容上,多为对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的“复印式”传达,缺少对医院自身党建特色、党员风采、医患故事的深度挖掘和生动呈现。形式上,仍以图文为主,缺乏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那样运用微电影、漫画、Vlog等更具吸引力和传播力的全媒体手段。这导致我院的宣传内容吸引力不强,阅读量、转发量等关键传播指标偏低,未能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三)党员主体作用未充分激活,先锋模范的宣传效应不彰我院拥有148名在职党员,这是党建宣传工作的宝贵人力资源。特别是有38名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他们是新媒体的天然使用者和创造者。然而,目前党员在宣传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尚未被充分激活。多数党员仍是被动的宣传受众,而非主动的宣传参与者和内容生产者。医院未能有效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利用个人专业知识和新媒体技能,创作科普内容、分享工作感悟、澄清不实言论,从而发挥党员在舆论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四)效果评价体系缺失,舆论引导工作缺乏科学指引如何评价党建宣传工作的成效,是我院乃至许多公立医院面临的共同难题。目前,我院对宣传工作的考核仍停留在发稿数量等浅层次层面,缺乏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舆情正面率、关键信息到达率、党员参与度、品牌美誉度提升、患者满意度关联性等深层次指标,尚未建立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机制。这导致宣传工作目标模糊,策略调整缺乏数据支持,难以衡量投入产出效益,制约了工作的专业化和科学化发展。搜索相关资料发现,尽管有研究探讨党建与患者满意度的关系,但成熟的、针对宣传效果的评价体系依然是行业内的薄弱环节。三、加强与改进*医院党建舆论引导与宣传工作的对策建议针对上述现状与挑战,结合2025年公立医院党建创新案例征集活动所倡导的方向,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一盘棋”的大宣传工作格局一是健全领导机制。建议医院党委定期召开宣传思想工作专题会议,将党建宣传工作纳入医院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明确一名党委副书记分管宣传工作,整合党办、院办、医务科、护理部、团委等部门资源,成立跨部门的宣传工作小组,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强化支部主体。压实10个党支部的宣传工作责任,将宣传工作成效作为党支部评优评先和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引导各支部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打造“一支部一品牌”的宣传项目,如内科党支部可聚焦慢病管理科普,外科党支部可宣传微创技术突破,让党建宣传更加贴近业务、贴近群众。(二)创新内容供给,打造有温度、有深度的立体化宣传矩阵一是聚焦内容创新。改变“传声筒”式的宣传模式,着力讲好三个故事:一是讲好“党员先锋”故事,深度挖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挺身而出的党员典型,以人物专访、纪实报道等形式展现其精神风貌;二是讲好“党建业务融合”故事,宣传党支部如何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题、优化服务流程,将党建的“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的“硬支撑”;三是讲好“和谐医患”故事,捕捉日常诊疗中的感人瞬间,展现医者仁心和患者感恩,传递医疗温度。二是丰富传播形态。在巩固、官网等主阵地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短视频平台。鼓励和支持青年党员、团员成立新媒体工作室,创作系列科普短视频、Vlog、动画图解等符合年轻受众习惯的内容。借鉴先进经验,可适时策划组织线上健康讲座、快闪活动、微电影拍摄等,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三)激活党员潜能,筑牢全员参与的舆论引导“第一道防线”一是设立党员示范岗。在门诊、病房等关键服务窗口设立“党员先锋岗”,要求佩戴党员徽章上岗,以优质服务展现党员形象,使其成为流动的“宣传名片”。二是组建网络员队伍。从148名在职党员中,特别是38名青年党员中,遴选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网络语言的骨干,组建一支网络员(网评员)队伍。定期进行舆情应对和网络传播知识培训,在出现涉医舆情时,能够第一时间科学发声、理性引导,弘扬正气,澄清谬误。三是建立正向激励机制。设立宣传工作专项奖励基金,对在各类媒体平台发表优秀作品、提供优质宣传线索、在舆情应对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党员和职工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全员参与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实现宣传工作的精细化与数据化管理一是构建多元化评价指标。借鉴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考评指标,探索建立包含四个维度的评价体系:传播力指标、影响力指标、组织力指标。二是运用技术手段辅助评估。引入舆情监测系统,对全网关于我院的言论进行实时跟踪和分析,量化舆情正面率。利用新媒体平台后台数据,精准分析受众画像和内容偏好,为宣传策略调整提供数据支持。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将评价结果与科室、党支部的年度绩效考核挂钩,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通过定期复盘总结,形成“实践-评估-反馈-改进”的闭环管理,持续提升我院党建舆论引导与宣传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新时代的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医院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将党建舆论引导与宣传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通过系统性、创新性的举措,内聚人心、外塑形象,为医院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关于加强医院党建舆论引导与宣传工作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020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