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在2025年全市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表彰民营企业与企业家贡献,鼓励创新与发展,共创经济繁荣。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在2025年全市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2025年全市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朋友们: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隆重集会,召开全市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表彰大会,旨在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全市上下共同开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首先,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今天受到表彰的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为*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家和所有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回顾*市的发展历程,民营经济始终是不可或缺的“硬核力量”,是支撑全市发展的“坚实脊梁”。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民营企业家凭借敢为人先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兴办实业、开拓市场,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可以说,*发展的每一个坚实脚印,都深深烙印着民营经济的卓越贡献;*现代化建设的每一份亮眼成绩单,都凝结着广大民营企业家的智慧和汗水。实践充分证明,民营经济兴,则*经济兴;民营企业强,则*发展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市也站在了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在新征程上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更大作为、展现更大担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希望今天受到表彰的企业和企业家,能够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新的起点上争创更大业绩;希望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能够见贤思齐、对标登高,争当*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和排头兵。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旗帜鲜明地树立起重实业、尊企业、崇创新的导向,全力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浓厚社会氛围,让每一位在*投资兴业的企业家都能感受到尊重、获得支持、成就事业。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与大家交流共勉。一、回望来路,深刻认识民营经济的基石地位与卓越贡献民营经济作为*市经济体系的内在要素,早已不是“补充”,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全市民营经济已经形成了“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贡献了全市超过50%的税收、60%的地区生产总值、70%的技术创新成果、80%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一组数据,是民营经济地位与作用最生动的写照,充分彰显了其在稳增长、促创新、惠民生等方面的中流砥柱作用。民营经济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正是广大民营企业顶住压力、迎难而上,以强大的韧性和活力,稳住了经济基本盘。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从遍布城乡的商贸流通,到深入“云端”的数字经济,民营企业以其敏锐的市场嗅觉和灵活的经营机制,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塑造发展新优势,为全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民营经济是创新发展的“主动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区域竞争的核心力。在*市,一大批民营企业正从“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转变。它们积极投身于技术改造、产品研发和模式创新,在一些关键领域和细分赛道上,涌现出了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精特新”企业和“小巨人”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更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为*市的产业现代化注入了强劲的科技动能。民营经济是社会民生的“稳定器”。民营经济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承载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它们吸纳了绝大多数城镇新增就业,为千家万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同时,广大民营企业家积极投身于光彩事业、公益慈善、乡村振兴等领域,在教育、医疗、扶贫、救灾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优秀品质,展现了新时代企业家的责任与担当。可以说,没有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没有*市今天的繁荣局面;没有民营企业家的不懈奋斗,就没有*市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市委、市政府对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怎么肯定都不过分,对民营企业家的贡献怎么褒奖都不过分。全市上下必须牢固树立“民营经济是我们自己人”的理念,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看作*发展最宝贵的财富。二、展望前路,殷切期望民营企业在新征程上展现更大作为当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广阔舞台。希望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家坚定发展信心,抢抓时代机遇,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伟大实践中再立新功、再创辉煌。第一,要站稳政治立场,心怀“国之大者”,做爱国敬业的典范。企业发展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休戚与共。民营企业家要把企业的发展自觉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大局之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厚植家国情怀,把个人理想、企业发展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紧密结合起来,听党话、跟党走,将企业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到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布局上来,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等“国之大者”中找准定位、贡献力量。要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筑牢企业发展的法治根基。第二,要聚焦主业实业,勇当创新先锋,做深耕主业的标杆。实体经济是国家强盛的根基,也是民营经济的优势所在。面对外部诱惑和短期利益,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守实业、做强主业,力戒投机浮躁,避免“脱实向虚”。要深刻认识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敢于在研发上投入、在技术上攻坚、在人才上布局。要瞄准产业变革和技术革命的前沿,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绿色化发展,推动企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在产品质量、品牌建设、管理效能上下苦功,努力打造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百年老店”和行业冠军。第三,要拓展全球视野,融入发展大局,做开放合作的表率。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要树立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不仅要立足*、服务全国,更要放眼全球、拥抱世界。要主动研究和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积极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配置资源、开拓市场。要敢于同国际一流企业同台竞技,在开放合作中学习先进技术、借鉴管理经验、提升品牌影响力。要善于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共同提升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作出积极贡献。第四,要勇担社会责任,促进共同富裕,做富而思源的楷模。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仅是财富的创造者,更应是社会责任的担当者。企业做得越大,社会责任就越大,群众的期盼也越高。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切实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道路,争做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先行者。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带动、慈善捐赠等多种方式,在助力乡村振兴、参与社会治理、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更大作用,努力实现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树立可信、可敬、可亲的良好社会形象。三、优化环境,郑重承诺各级部门将以最大诚意服务企业发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良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拿出真心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的举措,以服务企业的“辛苦指数”换取企业发展的“成功指数”,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一要推动政策落地“零温差”。好的政策,关键在于落实。要全面梳理、精准推送中央、自治区和本市出台的各项惠企政策,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要下大力气破除政策落实中的“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减税降费、融资支持、人才引进等各项红利直达快享、应享尽享。对于企业反映的准入壁垒、隐性门槛等问题,要建立台账、限时解决、动态清零,真正让企业感到公平、感到舒心。二要强化要素保障“零延时”。企业发展离不开土地、资金、人才、能源等关键要素。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项目审批流程,推行“拿地即开工”等改革举措,保障企业项目建设用地需求。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要完善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撑。要统筹做好水、电、气、热等生产要素的稳定供应,为企业连续生产、满负荷运行提供可靠保障。三要提供政务服务“零距离”。服务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要牢固树立“服务员”意识,主动靠前、精准服务,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要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包保企业制度,定期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倾听企业家的心声,现场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要依托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更多涉企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掌上可办”,最大限度地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降成本,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四要维护合法权益“零容忍”。公平的法治环境是企业安心经营的根本保障。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决杜绝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检查等行为,依法保护企业家的经营自主权、财产权和创新权益。要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恶意拖欠账款、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为企业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要畅通企业家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的渠道,对企业家的合理诉求,要及时回应、妥善解决;对侵害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五要激发投资热情“内外并重”。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加大力度引进外部优质企业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激发本地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存量企业是*发展的宝贵财富,支持现有企业增资扩产、转型升级,是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招商引资。要坚持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把服务好本地企业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试金石。要鼓励和引导本地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支持它们在本市布局新项目、拓展新业务,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带动一片”的葡萄串效应,共同把*的产业蛋糕做大做强。同志们,朋友们!民营经济的前景无限广阔,民营企业家的舞台无比宽广。*的过去,民营经济功不可没;*的未来,更加需要民营经济勇挑大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同心同德,携手并肩、奋勇拼搏,共同谱写*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在2025年全市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02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