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9篇)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发言材料汇编
深入学习讲话精神,结合实际工作,推动创新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分享的“(9篇)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发言材料汇编”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9篇)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发言材料汇编目录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社长、学习时报社社长许宝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1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推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拓展…3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教授龚维斌:统筹推进两种状态的社会治理5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史丹: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找准定位加速发展7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张学良:长三角一体化新发展与安徽新作为…9阜阳师范大学督导员、教授吴海涛:把治理淮河的经验总结好…11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李宗尧:推深做实生态补偿机制…13浙江省委党校〈浙江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白小虎:推动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14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副教授李亚平: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15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发言材料汇编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社长、学习时报社社长许宝健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关头,在“十三五”规划即将收官、“十四五”规划行将开启的关键时刻,在推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时刻,在中华民族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安徽考察调研并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具有不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安徽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8月22日,省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重要讲话精神,突出强调“大学习”“大宣传”“大贯彻”。8月24日至26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为期三天的集中学习研讨。9月2日上午,举办全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9月22日至23日,召开安徽省第七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安徽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奋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的决定》。9月16日,省委宣讲团开始分赴各市和相关单位开展集中宣讲。这一系列举措的推出,体现出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营造了浓厚的学习贯彻氛围,有力推动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落地见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考察安徽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相结合。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提出了“三严三实”的重要要求。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安徽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还多次就安徽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二是要与在合肥主持召开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相结合,全面理解其丰富内涵、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把握自身的地位、定位、方位,明晰自身的优势、职能、角色。三是要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十九大以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相结合,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和强劲动力。推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拓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杨善林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指出:“要对标世界一流,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力度。”当前,全球疫情防控不容乐观,世界经济严重衰退,我国发展任务异常艰巨。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党中央作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决策,这必然带来我国高端制造及其产业链布局的重大变革。安徽要抓住危中之机,努力推进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拓展。发力工业软件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飞速发展,但在高端数控机床、高性能集成电路芯片、高端医疗器械、动力装备、工业软件等领域的许多产品严重依赖进口。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卡脖子”技术决定了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水平和质量。高端工业软件是我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基石。近期,美国针对我国不断出台禁用高端工业软件措施,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体系迫在眉睫。安徽要发挥高端创新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运用好我省丰富的工业场景资源,制定工业软件总体规划,培育一批世界级工业软件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工业软件供应商和服务商。构建工业互联网体系。工业互联网是寄生在互联网上的新型互联网络,在标识解析体系、云端服务体系、边缘计算体系等方面都有它的核心技术。谁掌握了工业互联网的最高技术,谁就有可能集成和控制全球的制造资源。美国正在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谋求其在制造领域的持久领袖地位。德国的工业4.0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工厂及其互联,以确保其制造强国地位。我国要走以工业互联网为纽带,以云端服务、边缘计算、人工智能为特征的智能制造发展特色之路,深化产业转型升级。安徽要充分发挥在制造领域的优势,选择特色行业,在工业互联网的技术标准体系和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创新体系、制造模式创新体系、商业模式创新体系等方面发力,尽快形成面向工业互联网的产业体系。抢占人工智能制高点。2006年以来兴起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最主要成果是基于大数据和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在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这两大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关于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研究仍处于新的攻坚期。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安徽要充分发挥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紧密结合典型应用场景,不断探索大数据资源应用的新模式、深度学习方法应用的新领域,同时还要深入研究碎片知识体系化、群体智能等人工智能和知识工程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统筹推进两种状态的社会治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教授龚维斌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要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完善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谋划“十四五”时期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划出了重点。社会治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治理”这一重要理论。社会治理是社会管理的重大发展和创新。一般来说,社会治理,在体制机制方面,强调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护通道。在重点重心方面,强调要以人为核心,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把基层和城乡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重心,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在方式方法方面,强调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正确处理维稳与维权、秩序与活力的关系。在人才人心方面,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社会治理能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这四个方面的差异也是一般意义社会治理的主要特点。社会治理包括常态的社会治理和非常态的社会治理。常态的社会治理,是突发事件发生前的管理,属于风险管理的范畴;非常态的社会治理,是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前者属于一般意义的社会治理,后者则属于特定领域的社会治理,主要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大领域。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应急管理又分为常规应急管理和非(超)常规应急管理。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用于应对那些发生概率很小的“黑天鹅事件”。常态社会治理和非常态社会治理具有相互转化性。应急管理的两种类型也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因此,需要统筹做好常态社会治理和非常态社会治理两种状态的社会治理,尤其是高度重视和抓好风险管理,未雨绸缪、关口前移地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隐患。在应急管理方面,在继续深化常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改革创新的同时,按照扬优势、抓源头、强基层、补短板的思路,注意总结应对新冠疫情等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经验,防止常规突发事件演变为非常规突发事件,做好两类应急管理的有序有效衔接,防止非常规应急管理“热启动”带来的巨大震荡,提高非常规应急管理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找准定位加速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史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期间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新的战略部署,赋予更高的使命定位,为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2019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安徽纳入到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这是安徽难得的政策红利。安徽要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找准定位、加速发展。近些年来,安徽产业发展较快,产业结构呈现较大变化:一是工业在GDP中的占比呈现例U型变化,虽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由强变弱,但仍是经济的支柱产业。相比于长三角其他省份,安徽是第二产业占比较高的省份。二是制造业在工业中的占比平稳上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在制造业内部,随着制造业分工格局的不断变化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全省制造业正在由产业链下游向中上游转移,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在制造业中比重不断攀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亮丽名片。三是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初步形成了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和工业园。2017年,安徽省R&D全时当量在沿江七省市中排名第三位,新产品销售值排名第四,发明专利排名第二。安徽省拥有一些明星科技企业和知名商标,有一批代表先进产业发展方向和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效应和集聚效应不断凸显,不同城市形成不同优势的产业集群。安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承接苏浙沪产业转移,与长三角其他地区形成更紧密、更合理的产业链分工;发挥本地产业的竞争优势,承接苏浙沪高端要素的转移,特别是科技成果、高层次人才和资本;借助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的拉动,促进要素更加自由顺畅流动。安徽要找准产业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成为先进制造业的领跑者、全国人工智能应用的先行者、传统产业更新换代的受益者。安徽要通过率先推进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培育发展关键电子元器件、智能家电、语音识别等新兴产业,发展新型社会管理模式。利用在制造业、技术研发、临近高端市场的优势,重点在工业机器人制造和应用、智能化工业软件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力争重大突破,实现全国领先。同时,要注意保持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吸纳本省劳动力就业,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长三角一体化新发展与安徽新作为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张学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期间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安徽“十四五”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未来安徽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可概括为“三高”:一是高质量发展。实质上就是质量和效益替代规模和增速,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在生态保护前提下,经济发展从“有没有”“有多少”转向“好不好”“优不优”。二是高品质生活。建设美好安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民众关心的医疗、教育、养老和社保等痛点,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落实民生保障工作。三是高效率治理。一体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协同治理,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区域治理效能。“十四五”期间,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议做到:一要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9篇)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研讨会发言材料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032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