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学习 > 党课讲稿 > 国企2025年工作总结及2026年工作计划
国有企业在过去一年中稳步发展,实现了多项关键目标。新的一年将继续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促进高质量发展。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国企2025年工作总结及2026年工作计划”,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有所用途!
国企2025年工作总结及2026年工作计划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国资委的正确指导下,集团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全会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锚定“港”“廊”“链”主战场,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深化提升行动,全体干部职工以实诚、实干、实绩,奋力拼搏、砥砺前行,为我市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作出了国企应有的贡献。现将2025年工作总结及2026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一、2025年工作总结2025年,集团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一)聚焦主责主业,核心经营指标再上新台阶。始终坚持以质效为核心,推动企业发展量质齐升。一是有效投资拉动作用强劲。二是民生服务保障能力提质。(二)服务中心大局,战略引领作用充分彰显。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服务城市发展战略中找准定位、主动作为。一是聚焦“港”的建设,枢纽能级实现新提升。二是聚力“廊”的打造,创新动能得到新激发。三是聚势“链”的培育,产业转型迈出新步伐。(三)深化改革攻坚,企业发展活力持续释放。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管理要效益,推动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国资布局优化取得实效。按照“资源重整、体系重构、制度重塑”的原则,稳步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整合优化,基本形成了主业清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通过优化调整,各子集团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整体融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为市属国企从传统城投类企业向现代产业类企业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圆满收官。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工作机制,对照全市国资国企改革攻坚深化提升行动重点任务清单,逐项销号管理,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至年底,所有改革任务均已高质量完成。在改革实践中,积极探索建立了重大改革、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揭榜挂帅”机制,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一线建功立业的热情。三是资本运作实现新突破。坚持“业务向主业聚焦,主业向上市公司聚焦”的战略导向,推动各子集团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和主业相关领域,积极开展上市公司并购工作。年内,成功主导完成了一起针对国内某细分领域龙头上市公司的并购,有效填补了集团在新材料领域的产业空白,为相关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增添了关键一环。(四)强化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根基更加牢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党建经营融合持续深化。深入持续推进“双融共促·强基争先”行动,推动国有企业党建责任和经营责任相衔接、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在“港”“廊”“链”建设主战场和国资国企改革攻坚重难点任务中,广泛动员企业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投身改革发展一线,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责任区,开展争先进位、同堂竞训等一线赛考活动,让党旗在项目一线、改革前沿高高飘扬。二是干部队伍作风全面过硬。大力弘扬“忠诚干、务实干、担当干、创新干、团结干、廉洁干”的“六干”作风,将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通过专题学习、作风整顿、典型选树等多种形式,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将“六干”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比学赶超、实干争先”的浓厚氛围。三是风险防控体系筑牢织密。持续健全完善“四个一”债务管控体系,强化全过程、穿透式监管,确保集团整体资产负债率始终处于合理可控区间,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全面落实外部董事占多数要求,印发实施《市属企业外部董事选聘和管理办法》,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不断增强。监事会改革平稳落地,外派财务总监制度正式建立,监督体系更趋完善,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还不够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虽已布局,但仍处于培育初期,对集团整体营收和利润的贡献度尚不高。部分传统产业板块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盈利能力下滑的压力,转型升级的路径尚需进一步探索。二是市场化经营机制仍需深化。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覆盖面和改革深度有待加强,部分子企业的薪酬分配体系与市场化业绩考核的联动不够紧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增能减”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三是高层次专业人才储备不足。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集团在资本运作、金融投资、前沿科技、国际化经营等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仍然短缺,成为制约企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三、2026年工作计划2026年是“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集团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奋斗姿态,奋力夺取“十五五”“开门红”。(一)明确发展目标,全力实现跨越发展。一是核心指标再攀新高。(二)深化战略布局,在服务大局中彰显新担当。一是高标准建设“港”,提升辐射带动力。二是高水平打造“廊”,塑造发展新优势。三是高质量培育“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三)坚持改革创新,持续增强企业内生动力。一是深化市场化改革。在所有符合条件的子集团全面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市场化的选聘、评价和退出机制。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优化与经营业绩、市场地位、风险控制紧密挂钩的差异化薪酬激励体系,充分激发人才活力。二是推动数字化转型。启动集团级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建设,打造统一的财务、人力、供应链管理平台。构建集团数据中心,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传统业务,在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供应链等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的应用成果。三是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在条件成熟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审慎、规范地探索实施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激励方式,构建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推动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四)强化党建引领,筑牢高质量发展“根”与“魂”。一是深化“双融共促”品牌。围绕2026年度重点项目和攻坚任务,继续开展“党建强基·项目争先”活动,组建党员“攻坚突击队”,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二是锻造过硬干部队伍。持续深入弘扬“六干”作风,将其融入干部教育培训、日常管理监督全过程。实施“雏鹰计划”,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通过跨板块、跨专业轮岗交流,培养一批视野开阔、经验丰富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三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聚焦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投资并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内审监督和执纪问责力度,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国企2025年工作总结及2026年工作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032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