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组织学习 > 党课讲稿 > 在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专项巡察集中反馈会议上的讲话
会议强调了巡察整改的重要性,要求各单位高度重视,切实落实整改措施,巩固巡察成果,推动工作持续改进。下面是网友整理编辑的在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专项巡察集中反馈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喜欢就下载支持!
在“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专项巡察集中反馈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专项巡察集中反馈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上级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通报本轮专项巡察情况,对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强调。刚才,会议通报了对我县县委办公室等单位的专项巡察综合情况,既肯定了成绩,更指出了问题,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希望所有被巡察单位和相关同志高度重视,深刻反思,坚决整改。下面,我就抓好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工作,讲三点意见。一、深化认识,提高站位,深刻领会巡察整改的极端重要性巡察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剑。巡察整改是检验“四个意识”的试金石,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巡察整改的严肃性和紧迫性。第一,抓好巡察整改是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产生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党面临的执政环境仍然复杂,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依然存在。本次专项巡察发现,部分单位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有的单位政治站位不高,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有的单位管党治党责任虚化,压力传导层层递减;有的单位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这些问题本质上都是政治问题。抓好整改,就是要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第二,抓好巡察整改是严肃整治基层不正之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关键举措。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巡察工作的重心在基层,整改的落脚点也在基层。本轮巡察深入到12个乡镇和56个县直单位,就是要发现和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巡察发现,有的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漠然视之、推诿扯皮;有的单位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加重基层和群众负担;有的领域廉洁风险依然突出,微腐败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侵蚀了党的执政根基。我们必须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通过扎扎实实的整改,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查处一批违纪违法的典型案件,完善一批管长远、治根本的制度机制,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反腐就在眼前,不断厚植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第三,抓好巡察整改是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县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一个地方的发展环境,首先是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发展就有保障。巡察发现的问题,很多是制约发展的堵点、痛点、难点。有的单位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政策不落地、服务不到位;有的单位在项目资金管理上不规范、使用效益不高;有的单位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存在短板和漏洞。这些问题不解决,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就难以变为现实。我们必须把巡察整改与推动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整改为契机,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二、聚焦问题,精准施策,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整改落实落细巡察发现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如果整改不到位,巡察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各被巡察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发扬钉钉子精神,做到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第一,要建立“三张清单”,实行台账管理。整改工作不能大而化之,必须具体化、清单化、责任化。各被巡察单位要对照巡察反馈意见,逐项梳理研究,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核心是要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这“三张清单”。问题清单要见人见事,把巡察反馈的问题原原本本列出来,确保不遗漏、不缺项。任务清单要明确具体,针对每一个问题,都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路径和方法,确保措施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责任清单要到岗到人,每个问题、每项任务都要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确保责任清晰、压力传导到位。清单建立后,要实行台账式管理,动态更新,销号落实,完成一项销号一项,确保所有问题都在闭环管理中得到有效解决。第二,要压实“三级责任”,形成整改合力。抓好巡察整改是全党的共同责任,必须构建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一是要坚决压实党委(党组)的主体责任。被巡察单位党委(党组)要对整改工作负总责,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决不能当“甩手掌柜”。班子其他成员要履行好“一岗双责”,主动认领分管领域的整改任务,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具体。二是要压实第一责任人的首责之责。“一把手”的态度和决心,直接决定了整改的成效。各位“一把手”要把整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敢于动真碰硬,对重点问题、难点问题要亲自上手,一抓到底。要定期听取整改进展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整改中的困难和问题。三是要压实基层党组织的直接责任。基层党组织是整改的“最后一公里”,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整改任务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头,确保各项整改措施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第三,要明确“三个时限”,确保整改时效。整改工作既要讲质量,也要讲效率。要根据问题性质和整改难度,科学设定整改时限。对于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要立行立改,短期内见到成效。对于需要一定时间解决的问题,要明确阶段性目标,限期完成。对于需要长期坚持、持续推进的问题,要纳入常态化管理,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县纪委监委和县委组织部要对整改时限进行严格把关,对故意拖延、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批评、及时纠正。我们要看到,从过往的整改实践来看,凡是时限明确、要求严格的,整改成效就显著。一些地区的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完成率能够达到95%以上,关键就在于时限清、责任明、督查严。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确保我县的巡察整改工作也能按时保质完成。第四,要坚持“标本兼治”,深化系统治理。巡察整改既要就事论事,更要就事论本。不能光解决表面问题,更要深挖问题根源,做到举一反三、标本兼治。一方面,要对巡察发现的个性问题,坚决整改,处理到位,形成震慑。另一方面,要对巡察发现的共性问题、深层次问题,加强综合分析,查找制度上的漏洞和监管上的盲区。要围绕权力运行、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紧制度笼子,完善监管机制,努力做到解决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治理一个领域。比如,针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通过系统整治,累计腾退长江岸线457公里,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更为优质产业发展腾出了空间。这就是标本兼治、系统治理的生动实践。我们要把这种理念贯穿到整改全过程,切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三、强化担当,凝聚合力,确保巡察整改取得实实在在成效巡察整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我们必须加强组织领导,严明纪律要求,强化成果运用,确保整改工作取得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成效。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统筹协调责任,定期听取整改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县纪委监委要履行好监督专责,把督促巡察整改融入日常监督,对整改不力、虚假整改的,要严肃追责问责。县委组织部要把巡察整改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监督管理的重要参考。县委巡察办要做好统筹协调、跟踪督促、汇总分析等工作。各被巡察单位要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确保整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能落实。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第二,要严肃整改纪律,树立鲜明导向。纪律是整改工作的根本保证。在整改过程中,必须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要严禁形式整改、虚假整改,绝不能有“闯关”思想,绝不能以制定方案代替问题整改,以开会发文代替工作落实。对在整改中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一经查实,必须从严从重处理,绝不姑息。要严禁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得力,导致整改滞后的,要严肃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到位。要通过严肃的纪律,树立起“整改不力是失职,不抓整改是渎职”的鲜明导向,促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真正把整改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第三,要深化成果运用,提升治理效能。巡察发现的问题和整改的成果,都是宝贵的治理资源。我们不能一改了之,必须做好深化运用这篇大文章。要把巡察成果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针对巡察发现的廉洁风险点,加强警示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把巡察成果与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把巡察作为了解干部、识别干部的重要平台,对敢于担当、整改有力的干部要大胆使用,对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要及时调整。要把巡察成果与完善治理体系相结合,系统梳理巡察发现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漏洞,推动相关领域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优化治理,实现巡察一域、治理一片的综合效应。不仅解决了具体问题,更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治理能力。我们要努力把巡察成果转化为推动我县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志们,巡察整改是政治责任,是政治考验。让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决抓好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以高质量整改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XX县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在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专项巡察集中反馈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035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