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发言 > 发言材料 > 在全区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研讨发言青年干部的成长与担当
青年干部需坚定信念,勇于担当,不断提升自我,方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在全区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研讨发言青年干部的成长与担当”,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有所用途!
1/6在全区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研讨发言青年干部的成长与担当在全区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研讨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与在座的各位青年同仁们一起,围绕青年干部的成长与担当这一主题进行交流。刚才聆听了几位同事的发言,深受启发,也让我对自己过去的工作经历有了一些新的审视和思考。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结合自身的岗位实际和成长感悟,谈几点不成熟的心得体会,与其说是发言,不如说是一次向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思想汇报,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在向下扎根中校准初心,体悟从书卷气到泥土气的成长真谛回想当初,多数人和我一样,怀揣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抱负,通过层层选拔,走上了干部岗位。初入机关,面对浩如烟海的文件、严谨规范的流程,内心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也带着一丝理论知识与现实工作能否匹配的忐忑。总书记关于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论述,以及近期区委组织部下发的学习材料,都反复强调年轻干部要到基层一线去、到艰苦环境中去。对此,我感触尤深。从机关到基层,从办公室到田间地头、项目现场,最大的转变,是工作环境和对象的改变,更是思想深处一次深刻的自我革命。这个过程,就是褪去书卷气、接上泥土气的过程。记得刚参与一个老旧小区改造协调项目时,自认为对政策文件烂熟于心,方案设计也考虑周全,但在面对居民们五花八门的诉求时,却一度陷入了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窘境。有的居民关心施工噪音,有的担心管线改动影响生活,还有的对补偿标准持有异议。书本上那些宏观的治理理论,在具体而微的民生关切面前,显得有些苍白。正是那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群众工作没有捷径,唯一的方法论就是真诚与实干。只有放下架子、沉下身子,用脚步去丈量民情,才能真正听懂群众的话外音。当试着不再是请群众上门,而是主动走进他们家中,泡上一杯茶,耐心听他们讲家长里短,讲解政策时多用他们听得懂的大白话,许多看似棘手的矛盾便在一次次心平气和的沟通中迎刃而解。当改造后焕然一新的小区得到居民们交口称赞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是任何荣誉都无法比拟的。这段经历让我明白,青年干部的成长,根基必须深植于基层这片最广袤的土壤。书本知识给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框架,但只有实践的磨砺,才能赋予我们改造世界的力量。向下扎根,不仅是为了熟悉区情民意,更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校准自己的职业坐标和人生航向,确保自己的初心,始终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同频共振。二、在直面困惑中淬炼党性,正视本领恐慌与心态浮躁3/6的现实挑战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知识、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社会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前所未有。作为青年干部,既享受着时代发展的红利,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日常工作中,我时常感受到三种需要警惕并努力克服的状态。第一种是本领恐慌的常态化。面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双碳目标等新领域,时常感到自己的知识储备捉襟见肘。如何运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如何为辖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滴灌式服务?如何在新兴产业发展中抢占先机?这些问题,无一不是对我们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考验。单纯依靠过去的经验和方法,显然已经无法应对未来的挑战。这种本领上的赤字,是成长道路上最直接的拦路虎。第二种是路径依赖的惯性化。在处理一些常规事务时,容易不自觉地沿用过去的模式和方法,习惯于照着文件办等着领导批,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求变的勇气。有时面对一项复杂工作,第一反应是去查找过去的案例,而不是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去探索更优的解决方案。这种思维上的惰性,容易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消磨锐气,丧失作为年轻干部最宝贵的创造力。第三种是心态浮躁的潜在化。青年干部精力充沛、思想活跃,渴望快速成长、建功立业。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可贵的,但有时也容易转化为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总希望自己付出的努力能立竿见影,总想着短平快地干出成绩。然而,很多基层工作,特别是涉及长远发展和群众利益的基础性工作,往往需要的是尺寸之功和水滴石穿的韧劲。如果心态不稳、急于求成,就容易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产生动摇,甚至偏离正确的干事轨道。正视这些困惑和挑战,本身就是一种清醒和成熟。这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用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用内心的笃定抵御外界的浮躁。把每一次挑战都看作是淬炼自我的磨刀石,在攻坚克难中增长才干,在处理复杂问题中提升驾驭能力。三、在躬身入局中探寻方法,磨砺脚力脑力心力的成事之基知不足而奋进,望山远而力行。认识到问题所在,关键在于如何破局。结合工作实践,我认为青年干部的成长,需要在磨砺三种力上下功夫。一要勤修深入一线的脚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办公室里培养不出优秀的干部。解决问题的答案,永远在现场。无论是化解信访积案,还是推动产业项目落地,抑或是服务民生需求,都必须坚持到一线去观察、去倾听、去感受。要养成一线工作法的习惯,多到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多到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在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中,掌握最真实的情况,找到问题的症结,寻到解决的良方。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工作就增加多少底气。二要锤炼终身学习的脑力。身处知识爆炸的时代,学习5/6是我们克服本领恐慌的唯一途径。这种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规定动作上,而应成为一种内化的生活方式。一方面,要向书本学,持之以恒地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经济、法律、科技等各方面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填补能力空白。另一方面,更要向实践学,向身边经验丰富的领导和同事请教,向服务对象中的行家里手学习,在每一次复盘总结中汲取经验教训。让学习成为一种思想自觉,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开口能说、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的复合型干部。三要涵养坚韧平和的心力。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事务繁杂,有时还会遇到不被理解甚至误解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情绪调节能力。一方面,要培养钝感力,对工作中的一时得失、外界的纷扰议论,多一些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豁达,不因顺境而沾沾自喜,不因逆境而一蹶不振,始终保持专注工作的定力。另一方面,要常怀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难处和诉求,用真诚和耐心去化解隔阂、凝聚共识。一颗坚韧而平和的内心,是我们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各位领导、各位同事,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作为〔...〕区发展事业的一份子,我们是幸运的,更是责任重大的。今天的座谈会,既是一次集中的学习充电,更是一次思想的再动员。我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在今后的工作中,常怀感恩之心,常思肩上之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扎根基层、砥砺前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凡的业绩,为〔...〕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全部的青春力量。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在全区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研讨发言青年干部的成长与担当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054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