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2025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
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围绕党建引领、服务群众、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2025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1/82025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我代表XX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向大家汇报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情况。过去一年,我们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主动适应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变革,在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服务群众为中心,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实现了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取得了一些成效,也暴露出一些不足。现将有关情况述职如下,请予评议。一、2024年党建工作主要成效(一)政治建设强根本,确保机关工作正确方向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我们始终将其放在首位,着力在政治忠诚上提高站位。一是创新理论学习机制。打破传统读文件、念文章的学习模式,推行微沉浸式学习法,每月组织党员走进社区、企业、学校等场景,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考察相结合。如7月组织党员深入辖区内的老旧小区改造现场,在施工现场开展党的方针政策如何落地专题研讨,使学习更有温度和质感。全年组织此类学习12次,党员参与率达96%,学习笔记平均字数从过去的300字增至1200字,理论学习实效性明显增强。二是构建精准思政工作模式。针对机关干部思想多元化的特点,我们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进行画像,制定一人一策的思想引导方案。例如,针对部分年轻党员对基层工作认同感不强的问题,我们组织我在基层的成长故事分享会,邀请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优秀干部现身说法,有效增强了年轻党员干部的基层工作认同感,主动申请下沉社区锻炼的青年党员比上年增长38%。三是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树立民主不是装样子,集中不是一言堂的理念,改革支部委员会议事规则,建立意见收集—充分讨论—表决通过—跟踪落实的闭环机制。特别是在街道重大项目决策和干部考核评价中,推行党员全程参与制,全年征集党员建议321条,采纳率达82%,切实保障了党员民主权利,提高了决策科学性。(二)组织建设提活力,构建高质量党建新格局组织建设是党建工作的基本依托,我们注重在转变理念和方法上求突破。一是探索组织生活新形态。摒弃念经式组织生活,推行情景式、体验式、项目式三种模式。如针对党史学习主题,我们设计了时空对话活动,让党员扮演不同时期的革命先辈角色,围绕当下社会治理难题进行跨时空对话,生动展现了党的初心使命与当代工作的联系。这种创新模式将党性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党员出勤率比传统组织生活提高了17个百分点,组织生活评价满意度达到94%。二是完善双向融合党建机制。打破街道机关支部与社区党组织之间的壁垒,建立双挂双兼制度,即街道党员干部挂点社区并兼任社区党组织委员,社区党组织书记挂职街道并参3/8与相关业务部门工作。全年选派32名机关党员挂点16个社区,反向安排18名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到街道挂职锻炼,形成了上下贯通、双向融合的党建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联合开展党建项目双评活动,党员群众共同评议机关与社区共建项目23个,否决了4个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促进了资源合理配置。三是构建智慧党建工作体系。投入230万元建设党建云平台,实现了组织管理、教育培训、党员服务、考核评价等功能一体化。特别是开发了组织生活直通车模块,使流动党员可以通过视频方式参与组织生活,解决了41名因工作、出差无法参加现场活动的党员的组织生活参与问题。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党员学习、参与度、志愿服务等情况进行量化评估,形成党员成长指数,实现了党员管理的精准化、科学化。(三)作风建设重实效,推动机关服务提质增效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和群众满意度,我们聚焦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一是开展一线工作法实践活动。制定《街道干部一线工作规范》,要求党员干部每周至少有3天时间在一线工作。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针对城市治理难点问题,由街道党组织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党员干部迅速响应。如针对辖区内僵尸车长期占用公共空间问题,街道牵头组织公安、城管、物业、社区等多方力量联合行动,仅用15天就清理违停车辆137辆,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顽疾。这种工作方法全年应用于23个城市治理难题,解决率达94%。二是实施党员责任区承诺制。将街道辖区按功能划分为37个责任区,明确每个党员的责任范围和工作事项,实行认领—承诺—公示—评价机制。如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规划建设科党员认领了居民意见收集与协调责任区,主动走访368户居民,收集整理意见建议142条,促成了多项设计优化,使改造方案满意度从初始的67%提升至92%。这一制度激发了党员担当意识,全年共解决各类民生问题679件。三是推行阳光权力清单制度。梳理街道各科室及机关党员的行政权力和服务事项,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在街道门户网站和服务大厅公开展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对权力运行实施全过程跟踪,建立痕迹管理系统,记录每个环节的决策过程和责任人,实现可追溯、可查询。这一措施使行政效率提升了23%,群众投诉同比下降41%,政务环境明显改善。(四)干部队伍强引领,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党员干部是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我们坚持以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增强组织战斗力。一是构建精准育才培养体系。摒弃大水漫灌式培训,建立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画像库,实施分层分类培养。针对35岁以下年轻党员开展数字治理专项培训,对中层干部实施综合协调能力提升计划,对领导班子成员开展战略思维专题研修。全年组织各类精准培训38场,参训党员干部216人5/8次,培训满意度达95%以上。特别是培训后的能力应用跟踪评估显示,85%的参训党员在实际工作中有明显提升。二是完善党员先锋指数评价机制。设计包含政治表现、能力素质、工作业绩、廉洁自律、群众评价五个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月度动态评价。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等挂钩,形成鲜明的正向激励。如根据先锋指数表现,我们选拔了8名优秀党员担任街道重点项目负责人,其中5人在项目实施中表现突出,获得市级表彰。三是建立双向约谈制度。改变传统单向谈话模式,建立支部书记与党员干部定期双向约谈机制。一方面,支部书记约谈党员干部,了解工作情况,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党员干部也可以约谈支部书记,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全年开展双向约谈93次,解决实际问题67个,收集合理化建议42条,有效畅通了组织与党员之间的沟通渠道,增强了组织凝聚力。二、存在问题和不足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待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党建与业务融合仍有两张皮现象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科室和党员干部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够,仍存在工作忙、没时间抓党建的思想,导致一些党建活动与实际工作脱节。特别是在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未能有效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工作优势。(二)党员教育管理精准度不够我们虽然建立了党建云平台,但在运用大数据分析和精准服务方面仍有不足。一些学习培训活动仍带有一刀切色彩,未能充分考虑不同年龄、不同岗位党员的实际需求,导致教育效果打折扣。同时,对流动党员和离退休党员的管理服务不够精细,组织关怀不够到位。(三)基层治理创新力度有待加强在城市基层治理创新方面,我们的思路和方法还不够开阔,特别是在运用新技术、新媒体促进基层治理方面探索不足。对辖区内新业态、新群体的党建工作覆盖率不高,未能充分发挥这些群体在城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在整合社会资源、撬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方面做得还不够。三、2025年工作思路和举措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新形势新任务,2025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一是探索多元治理共同体建设。整合辖区党组织、社会组织、企业、居民等多元主体,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特别是加强对新就业群体、自由职业者等群体的党建覆盖,发挥其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二是实施数字赋能基层治理工程。推进智慧党建+智慧治理平台建设,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基层治理科学化、精准化水平。计划建设数字孪生社区试点,实现7/8社区治理可视化、智能化。三是构建项目化党建运行机制。将党建工作具体化为一系列可操作、可评估的项目,实行项目负责制,确保每个党建项目都有明确目标、具体措施和评价标准,切实解决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二)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一是实施卓越干部成长计划。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党员干部的能力短板,量身定制培养方案,通过导师带徒、专题培训、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精准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二是建立干部能力实战训练场。选取街道重点难点问题作为实战课题,组织党员干部进行专题攻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能力。计划开设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室,鼓励党员干部大胆试错、勇于创新。三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修订《街道党员干部考核评价办法》,突出实绩导向,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党员干部撑腰鼓劲。同时,严格落实四责协同机制,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党员干部严肃问责。(三)增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一是优化组织设置,提升组织覆盖质量。根据城市社区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党组织设置,探索党建工作网格化管理新模式。计划在辖区商圈、楼宇、产业园区等区域设立党群服务站,实现党的工作有效覆盖。二是创新组织生活方式,增强党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推行菜单式组织生活,由党员自主选择参与形式和内容。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开发沉浸式党性教育课程,使党的教育更加生动有效。三是强化社区党组织服务功能,提升为民服务水平。深入推进15分钟生活圈建设,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布局,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计划在全街道推广一键服务智能应用,实现居民需求与党员服务的精准对接。2025年是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在上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直面挑战,勇于创新,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街道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贡献基层力量。以上述职,请予评议。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2025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073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