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2025年清明节祭扫和森林防灭火工作动员会讲话稿
加强清明祭扫安全管理,严防森林火灾,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共筑绿色安全屏障!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2025年清明节祭扫和森林防灭火工作动员会讲话稿”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1/42025年清明节祭扫和森林防灭火工作动员会讲话稿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2025年清明节祭扫和森林防灭火工作。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做好清明节期间各项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提高政治站位,以“三个到位”筑牢安全防线(一)思想认识要到位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也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据统计,近三年我市清明节期间因祭扫引发的森林火情占全年总数的35%。今年气候异常,3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森林防火形势尤为严峻。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做好祭扫服务和森林防灭火工作,既是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二)责任落实要到位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建立“市—区—镇—村”四级责任体系。民政部门牵头统筹祭扫服务,林业部门主抓火源管控,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火情处置,其他部门协同配合。各殡葬服务机构要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每个墓区、每条山路都有人盯、有人管。(三)应急准备要到位即日起启动森林防火Ⅱ级应急响应,全市XX支森林消防队伍XX名指战员进入临战状态。各重点林区要储备足够的扑火物资,开展“三点一线”(瞭望点、检查站、巡护点+隔离带)隐患排查,确保“打早、打小、打了”。二、聚焦民生需求,以“三个优化”提升服务品质(一)优化服务流程全市XX个公墓实行“预约祭扫+错峰限流”,通过“云祭扫”平台提供线上预约、VR实景导览等服务。针对老年群体,开通“一键呼叫”绿色通道,安排志愿者全程协助。殡仪馆推出“温情送别”服务,提供免费黑纱、菊花等祭扫用品。(二)优化价格监管开展殡葬服务收费专项整治,重点查处“骨灰盒高价套餐”“强制搭售服务”等行为。推行“阳光收费”公示制度,在公墓入口设置电子屏,实时显示墓穴价格、服务项目清单。市民政局设立举报专线(12345转X),对违规行为查实一起、曝光一起。(三)优化人文关怀创新推出“时空信箱”活动,市民可通过小程序给逝者留言,工作人员将信件打印后封存入纪念墙。举办“清明诗会”“生命教育讲堂”等活动,引导群众从注重实物祭扫转向精神传承。为困难群众提供免费代祭服务,已预约服务XX余3/4场次。三、深化移风易俗,以“三个倡导”引领文明新风(一)倡导绿色祭扫在全市推广“鲜花换纸钱”活动,每个公墓设置兑换点,凭焚烧物可领取免费鲜花。今年已采购菊花XX万枝、绢花XX万束,较去年增加30%。鼓励市民通过植树造林、网络献花等方式寄托哀思,市园林局将开放XX处纪念林供市民认养。(二)倡导生态安葬深化“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对选择树葬、花坛葬、骨灰撒海的家庭给予XX元补贴。4月5日将举办第X届集体XX活动,目前已有XX户家庭报名。在XX公墓试点建设“生命主题公园”,将公墓打造成人文纪念、生态教育的场所。(三)倡导文明新风开展“党员带头・移风易俗”专项行动,要求党员干部签订《文明祭扫承诺书》,带头做到“三不”(不烧纸钱、不放鞭炮、不搞封建迷信)。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在全市XX个行政村建立“文明祭扫劝导队”,今年已劝阻违规祭扫行为XX余起。四、强化协同联动,以“三个机制”织密防控网络(一)隐患排查机制即日起至4月10日,开展“三清三查”专项行动:清理墓区可燃物、清理林缘杂草、清理违规祭祀用品;严查进山火源、严查重点人群、严查隐患整改。林业部门已派出XX个督导组,对XX个重点林区进行“四不两直”督查。(二)联防联控机制建立“林业+公安+交通+气象”联动平台,气象部门每日发布火险预警,交通部门在进山路口设置检查点,公安部门严打非法销售祭祀用品行为。在闽江流域推行“水陆联防”,海事部门对江面祭扫活动进行规范管理。(三)宣传引导机制开展“文明祭扫・平安清明”主题宣传月活动,制作方言版防火宣传片在乡村广播播放。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发放《致家长一封信》XX万份。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发起#我的清明记忆#话题挑战,播放量已突破XX万次。同志们!清明时节寄哀思,森林防火记心间。让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牢安全底线;以“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提升服务温度;以“人人担当尽责”的使命感,倡导文明新风。共同营造平安、有序、文明的祭扫环境,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XX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2025年清明节祭扫和森林防灭火工作动员会讲话稿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074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