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 > 2025年政府机关政治生态分析报告(资料)
政府机关政治生态持续优化,清廉高效成为主流,服务意识显著增强,民众满意度大幅提升。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分享的“2025年政府机关政治生态分析报告(资料)”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2025年政府机关政治生态分析报告根据《关于常态化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的实施意见》(*组发〔2025〕12号)文件要求,本政府机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通过专题调研、谈心谈话、查阅资料、征求意见等方式,全面梳理2025年以来全局政治生态建设情况,深入查摆存在的短板弱项,深刻剖析问题根源,针对性提出整改提升措施。现将分析研判情况报告如下。一、政治生态建设总体情况2025年以来,本政府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为高效履行政府职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一)理论武装“铸魂”工程扎实推进,政治方向更加坚定。机关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2025年累计召开党组会23次,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府工作重要论述15次,开展“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专题研讨8场,覆盖干部职工220余人次。创新“线上+线下”学习模式,结合“国家宪法日”“政务公开日”等节点,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社区、企业开展“政策宣讲进基层”活动10场,发放政策解读手册3000余份;依托“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建立“每日学习打卡+每周交流分享+每月知识竞赛”机制,全局人均年度积分达13500分,在全县机关单位中排名第2。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办公室老党员李*同志坚持撰写学习心得30余篇,其“以学促干,推动政务服务升级”的心得被《*政务报》刊发,成为全局理论学习的榜样。(二)责任落实“强基”工程纵深推进,管党治党更加严实。机关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2025年党建工作要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细化分解任务35项,签订《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70份。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科室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三级责任体系,全年召开党风廉政专题会议5次,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15轮,梳理重点岗位风险点26个,制定防控措施30条。创新“全程监督”模式,在项目审批、资金拨付、人事任免等关键环节设置“监督专员”,2025年以来对15个重点项目、70家企业开展“跟进式”监督,发现并整改苗头性问题9个。突出“以案促改”,组织观看《权力的迷途》《政务领域违纪违法警示录》等专题片5场,开展“以案说纪”微课堂8次,干部职工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显著增强。(三)权力监督运行“规范”工程稳步推进,权力行使更加透明。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监督。制定完善了《重大事项决策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人事任免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权力运行的流程和规范,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对项目审批、资金使用、行政执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有效防范了廉政风险。2025年,通过审计监督发现并纠正资金使用不规范问题3起,涉及金额50余万元。(四)依法依规履职“效能”工程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更加高效。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执法人员培训和考试,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效能。2025年,行政审批事项平均办理时限缩短至5个工作日,较去年缩短了3个工作日;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5%以上,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加便捷。(五)纠治“四风”“清朗”工程持续深化,工作作风更加务实。严格执行纪律规定要求,2025年全局“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20%,会议文件数量同比减少28%。大力整治“庸懒散慢拖”问题,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季”活动,建立“日巡查、周通报、月考评”机制,通报迟到早退、脱岗串岗等问题15起,批评教育20人次。弘扬“真抓实干、马上就办”工作作风,在重点项目推进、民生实事办理等工作中,干部职工主动担当作为,积极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2025年,共解决群众诉求120余件,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六)干部选拔任用“公正”工程有序推进,选人用人更加科学。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标准,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制度,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公平公正、规范有序。2025年,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方式选拔任用干部10名,干部群众对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2%以上。二、存在的短板弱项及具体表现对照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政治生态建设“十看”要求,经深入查摆,仍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政治理论学习的“深度”与“转化”存在差距。部分干部职工存在“完成任务”心态,学习停留在“读文件、听报告”层面,结合实际思考不够。如在“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专题研讨中,个别同志发言泛泛而谈、缺乏深度,未能结合本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等具体工作谈落实;个别科室存在“重业务、轻学习”现象,2025年第四季度督查发现,业务科4名干部学习笔记未按要求记录“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政府治理现代化专章”内容,补学记录存在“应付了事”问题。(二)责任层层传导的“密度”与“实效”有待加强。虽然建立了三级责任体系,但在“最后一公里”落实上仍有薄弱环节。个别班子成员对分管领域的廉政风险研判不够主动,如在今年某项目审批中,分管领导仅审核了申报材料的完整性,未深入了解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风险,导致后续因项目推进困难需重新评估,影响了项目进度;个别科室负责人对干部职工“八小时外”行为关注不够,2025年春节期间,1名干部因参与赌博被公安机关查处,暴露出“八小时外”监督存在盲区。(三)权力监督管理的“精度”与“力度”仍需提升。权力监督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漏洞。部分监督检查流于形式,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不够精准、深入。如在资金使用监督中,虽然进行了定期审计,但对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估不够全面,未能及时发现资金闲置、浪费等问题;对权力运行的事前、事中监督不够有力,往往是在问题出现后才进行事后处理,导致一些违规行为未能得到及时制止。(四)依法依规履职的“能力”与“水平”有待提高。部分执法人员法治意识淡薄,执法水平不高,存在执法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等问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程序违法、证据收集不充分、适用法律不准确等现象,影响了政府行政执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部分干部职工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学习掌握不够及时,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准确运用法律法规解决问题。(五)纠治“四风”顽疾的“韧性”与“长效性”仍需增强。虽然经过多年的整治,“四风”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在个别领域和环节仍然存在一些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部分干部职工工作作风不实,存在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现象。如在一些民生实事项目推进中,存在“重部署、轻落实”的问题,项目进展缓慢,群众满意度不高。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有所抬头,个别干部职工存在违规接受宴请、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六)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性”与“公正性”仍需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推荐、考察考核等环节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民主推荐的范围不够广泛,考察考核的方式方法不够科学,对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了解不够全面、准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还不够高,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还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如在今年的一次干部选拔任用中,部分干部反映对选拔任用过程了解不够,存在“暗箱操作”的疑虑。三、问题根源剖析(一)政治站位的高度不够,“从政治上看政务”的意识需强化。对“政府工作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要工作”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未能将每一项具体工作都上升到“国之大者”高度去谋划。如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中,个别干部存在“局部利益”思想,只考虑本部门的利益,而忽视了整体发展大局,本质上是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不足的表现。(二)思想认识的深度不够,“全面从严治党”的理念需深化。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存在“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在日常工作中,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干部职工对纪律规矩的敬畏之心不够,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的意识。(三)责任落实的硬度不够,“抓常抓长”的韧劲需提升。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长期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存在“差不多就行”的松懈心理。在责任传导中,习惯于“开会部署、文件要求”,缺乏“蹲点调研、跟踪问效”的硬招实招,导致部分工作“热在上面、冷在下面”。个别领导干部对分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重视不够,履行“一岗双责”不到位,对干部职工的教育管理监督不够严格。(四)能力素质的短板明显,“与时俱进”的能力需增强。部分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能适应新时代政府工作的需要,存在本领恐慌的问题。对新政策、新法规、新技术的学习掌握不够及时,对数字化、智能化办公手段的应用能力不足。在面对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时,缺乏应对能力和创新思维,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五)制度执行的力度不够,“制度管人管事”的效能需提高。虽然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干部职工对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制度意识淡薄,存在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现象。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不够严格,对违反制度的行为查处不够及时、严肃,导致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受到损害。四、下一步整改提升措施针对查摆出的问题,本机关将以钉钉子精神抓整改,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一)以“学深悟透”为关键,切实筑牢政治忠诚之魂。深化理论武装“三项机制”:一是“领学+研学”机制,每月开展1次“党组书记讲党课”、每季度举办1次“专家辅导报告会”,围绕“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思想与政府工作实践”等主题开展深度研讨;二是“督学+考学”机制,建立“学习积分+知识测试+成果转化”考核体系,将学习情况与评先评优、职务晋升挂钩;三是“践学+促学”机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政务服务大提升”行动,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群众身边突出政务问题的实际成效。(二)以“压实责任”为抓手,持续织密管党治党之网。严格落实“三个清单”:一是“责任清单”,细化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责任内容,明确“什么时候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二是“督导清单”,每季度开展1次全面从严治党专项督查,重点检查“一岗双责”落实、廉政风险防控等情况;三是“问责清单”,对履责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2025年将选取2-3个典型案例开展“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强化震慑效应。(三)以“规范权力”为核心,不断加强权力监督运行。一是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全过程监督体系,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在项目审批、资金拨付等环节,实行“阳光操作”,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二是加强精准监督。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对权力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对权力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四)以“提升能力”为目标,提高依法依规履职水平。一是加强法治教育。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学习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二是规范执法行为。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执法公示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确保行政执法行为合法、公正、文明。三是强化执法监督。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五)以“持之以恒”为要求,持续纠治“四风”问题。一是加强作风建设教育。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价值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二是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加强对干部职工日常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四风”问题的隐形变异。三是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对违反纪律规定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六)以“公正科学”为导向,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是扩大民主推荐范围。在干部选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2025年政府机关政治生态分析报告(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075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