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 > 关于申报全国文明村镇的材料(资料)
材料全面展示了村镇在精神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及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显著成就。下面网友分享多篇相关内容供您参考学习,希望有您喜欢的。
关于申报全国文明村镇的材料**村位于*省**县**镇东部,地处乌江百里画廊中段,拥有14.4公里壮美江岸线。1935年3月,中央红军在此抢渡乌江,梯子岩、大塘等渡口见证了革命历程。近年来,**村依托红色基因、生态禀赋与特色产业,扎实推进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实现了由昔日闭塞贫困村向今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深刻蝶变。一、强化组织领导,筑牢文明创建根基**村始终将文明创建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坚持党建引领,构建“支部主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2023年,入选红色美丽村庄试点,获千万资金支持,高质效完成红军步道修复、渡口遗址保护、生态停车场建设等13个子项目,为文明创建奠定坚实物质基础。成立由村党组织书记牵头的工作专班,将文明创建指标分解细化,纳入村组干部年度考核,形成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责任体系。健全村民议事协商机制,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院坝会等形式广泛征集意见,确保创建工作顺民心、合民意。二、做强特色产业,夯实共同富裕基石立足海拔1200米、年均气温22℃、无霜期300天的自然优势,**村将特色农业打造成富民强村的支柱产业。茶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依托被专家认定为有机茶的优质资源,培育天灵茶、三丈水、乌江紫、乌江红等品种,形成“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的格局。茶园采用“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650余人稳定就业,年产值超400万元。村民杨宗芬通过反包租管理两亩茶山,仅明前茶采摘半月收入即达4000余元。订单高粱成为新增长点,1100亩有机高粱直供茅台集团,亩产收益较传统玉米种植翻三倍,成为名副其实的“定制粮仓”。文旅融合激活新动能。修复梯子岩、大塘渡口等红色遗址,打造红军古井、红色文化长廊等载体,发展红色研学、休闲垂钓、民宿体验业态。岩口组沿河旅游项目带动柑橘、黄桃等农产品热销,农家乐、乡村客栈年接待游客超万人次,村民人均年增收近3000元。“渔歌唱晚”农耕文化体验园收集展示传统农具,建成“农耕活态博物馆”,成为网红打卡地,红军草鞋编织、推磨等体验项目让游客深度感受乡土文化。三、深化环境整治,绘就和美乡村画卷**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铁腕治理环境顽疾。2020年投资200万元建成村级污水处理站,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净化后回用灌溉,彻底告别“后山臭水沟”旧貌,如今河水清澈可钓鱼,鱼产品成为游客热销特产。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推行“红黑榜”制度,每月评选环境卫生先进户与落后户,红榜表彰、黑榜公示,有效破解“脏乱差”难题。从最初的不解质疑到如今的自觉维护,村民环保意识显著提升,村容村貌清爽整洁,作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村内巷道干净整洁,不见烟头杂物。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成柏油马路与特色民居相映衬的村容格局,实现水电网全覆盖,安装节能路灯,建设生态停车场,切实提升村民生活品质与游客体验。如今的**村,山下乌江碧波如练,坡上茶园叠翠流金,秋日高粱翻滚红浪,构成一幅诗意栖居的生态画卷。四、培育文明乡风,厚植精神文化沃土**村注重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大力涵养文明淳朴乡风。传承弘扬红色基因。深入挖掘红军南渡乌江事迹,修复保护梯子岩、大塘渡口遗址,建设红色文化长廊,使红色热土成为汲取精神力量的生动课堂。守护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国家级非遗“黔北花灯”的重要传承地,村民在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以花灯歌舞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依托农家书屋、村活动广场,定期举办篮球赛、读书会等活动。联系旅居北京的当代儒学大家刘长焕先生,通过书院讲学传播传统文化,其诗赋被刻上文化墙,增强村民文化自信。破除陈规陋习。通过村规民约引导移风易俗,倡导勤俭节约、邻里互助。随着“红黑榜”推行和素质提升工程开展,村民行为习惯发生深刻转变:“吵架的少了,互助的多了”,形成淳朴友善、守望相助的文明新风。五、共建共享成果,谱写幸福生活新篇文明创建的根本目的是提升村民幸福感获得感。通过产业强基、生态赋能、文化铸魂,**村实现了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的同频共振。2024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创建前实现大幅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反哺民生事业能力持续增强。村民满意度、幸福感不断提升,从原名“农田村”到更名“幸福村”,正是村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生动写照。如今的**村,村美人和共富,“富学乐美”的文明交响曲在乌江畔激昂奏响。**村始终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全国文明村镇创建为总抓手,实现了产业发展、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有机统一。红色底色愈发鲜亮,绿色发展动能澎湃,文明乡风浸润心田,村民幸福感如花儿绽放。恳请上级部门对**村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予以考评验收。**村全体村民将以此次申报为新起点,持续深化文明创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更大力量。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关于申报全国文明村镇的材料(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076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