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 > 在2025年市委组织部竞争上岗会上的演讲稿(资料)
面对新挑战把握机遇深化改革强化队伍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在2025年市委组织部竞争上岗会上的演讲稿(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有所用途!
在2025年市委组织部竞争上岗会上的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怀着对组织工作的无限热爱和对事业追求的坚定信念,站在这里,竞聘组织科科长这一充满光荣与挑战的岗位。我深感荣幸,也倍感责任重大。从一名乡镇基层干部,到有幸在州、市两级党委办公室跟岗学习,一路走来,是组织的培养和信任,是领导的关心与教诲,是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让我得以不断成长和进步。此刻,站在这里,我愿将自己对组织工作的思考、实践与未来的规划,向各位领导和同事作一汇报。一、恪守公心,锻造堪当重任的干部铁军组织科作为市委组织部的核心业务科室,是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一线指挥部”和“关键枢明枢”。在我看来,组织科科长这一岗位,承载的不仅仅是上传下达、统筹协调的职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它的核心要义在于,通过科学、公正、精准的干部工作,为*市高质量发展大局,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首先,组织科是干部工作的“参谋部”。它需要站在全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深刻洞察干部队伍的现状、优势与短板,精准研判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对干部的需求。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如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重点任务,提前谋划、精准布局,为市委在干部选拔任用、班子配备优化等重大决策上,提供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方案。这要求科长必须具备宏观的视野、系统的思维和深刻的洞察力。其次,组织科是选贤任能的“操盘手”。从干部的日常了解、分析研判,到动议、民主推荐、考察,再到讨论决定、任职,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谨细致、环环相扣。这其中,“公道正派”是生命线,“精准识人”是基本功。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看到干部的政治忠诚、能力素质、担当精神和廉洁底线;如何打破“圈子文化”和“人情干扰”,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是组织科工作的核心挑战,也是其价值所在。最后,组织科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源”。干部选拔出来,更要管理好、激励好。当前,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如何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如何落实好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锐意创新的干部撑腰鼓劲;如何加强对干部的全周期管理,既从严监督,又体现组织的关心关爱,激发干部队伍的一池活水,让“躺平者”无处遁形,让奋斗者有为有位,这是组织科在新时期必须答好的时代考题。因此,组织科长不仅是政策的执行者,更应是制度创新的探索者和干部队伍活力的激发者。二、扎根基层,砥砺多岗蓄积担当作为的实践力量回顾我的工作经历,虽然平凡,但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有力。这些经历,是我今天敢于站在这里,竞聘组织科科长职务的底气和信心所在。第一,四年乡镇工作,让我深谙基层、情系群众。乡镇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锤炼干部的“大熔炉”。我在乡镇工作的四年里,先后负责政工、财务和党建办工作。这段经历让我对基层运转的逻辑、群众的急难愁盼有了最直观的体察。负责财务工作,让我养成了严谨细致、精打细算的作风,懂得了每一分财政资金都来之不易,必须用在刀刃上。负责政工和党建办工作,则是我与组织工作的初次结缘。当时,我所在的*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相对薄弱,党组织覆盖率不高。为破解这一难题,我牵头实施了“红色引擎”专项行动,通过“拉网式”摸底排查、“一企一策”精准组建、“行业相近”联合覆盖等方式,历时两年,成功将全镇“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从起初的36.5%提升至75%以上有效扩大了党在新生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这段经历不仅让我熟悉了党建工作的全过程,更让我深刻理解到,组织工作必须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必须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中才能彰显其生命力。第二,一年跟岗锻炼,让我提升了站位、拓宽了视野。在*州委办和*市委办的跟岗锻炼,是我职业生涯中一次宝贵的“充电”和“赋能”。在更高层级的机关,我参与了多项重要文稿的起草、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以及大型会议的协调服务工作。这段经历极大地开阔了我的眼界格局。我开始学着跳出具体事务,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理解一项决策从酝酿、调研到出台的完整逻辑;我学到了如何在高强度、快节奏的环境下,迅速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高效协同多个部门,推动工作落实。比如,在参与一次关于全市产业发展布局的专题调研中,我不仅要收集整理大量数据和案例,还要深入分析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观点和诉求,最终形成的调研报告得到了领导的肯定。这种系统思维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淬炼,让我对党委中心工作的理解更加深刻,也为我将来更好地服务市委、做好组织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宏观认知基础。第三,多岗位历练,让我具备了较强的综合素质。从乡镇到市州机关,从党建、财务到文稿、协调,不同的岗位赋予了我不同的视角和能力。乡镇的经历让我脚踏实地,机关的锻炼让我眼界开阔。财务工作的经历让我对数字敏感、处事严谨,党务工作的经历让我对政策熟悉、政治坚定。这些经历的叠加,让我能够更快地适应新角色,能够更好地在坚持原则与灵活处理、宏观谋划与微观操作之间找到平衡点。我相信,这种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多维度的实践经验,将是我胜任组织科科长这一综合性极强岗位的重要优势。三、履职尽责,守正创新擘画组织工作的新篇章如果承蒙各位领导和同事的信任,我能够竞聘成功,我将把今天作为新的起点,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努力在以下三个方面寻求突破,开创组织科工作新局面。第一,聚焦“精准选育”,激活干部队伍“源头活水”。高质量的干部队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我将致力于构建一套更加科学、动态的干部选育体系。一是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信息库”2.0版。改变以往静态记录的方式,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年轻干部的成长轨迹、关键表现、专业特长进行动态跟踪和“画像”分析,实现精准识别。二是实施“墩苗计划”。主动与发改、工信、投促等关键部门对接,梳理出全市重大项目、重点产业、招商引资等一线岗位清单,有计划地选派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到这些“赛马场”上砥砺锻炼,让他们在实践中壮筋骨、长才干。三是深化“导师帮带”制度。为每一位新提拔或交流到重要岗位的年轻干部,配备一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领导干部作为导师,传授经验、指点迷津,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为栋梁之才。第二,深化“科学管用”,打造激励担当“动力系统”。好的制度是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的关键。我将着力推动干部管理和激励机制的改革创新。一是完善以实绩为核心的考核“指挥棒”。推动建立差异化、精准化的绩效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使用、奖惩、薪酬待遇等紧密挂钩,真正体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特别是对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干部,要及时予以褒奖和重用。二是大胆启用容错纠错“安全阀”。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细化容错纠错的具体情形和操作流程,旗帜鲜明地为那些出于公心、敢闯敢试但出现失误的干部撑腰鼓劲,在全市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三是织密严管厚爱“保障网”。坚持抓早抓小,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同时,更加注重人文关怀,落实好谈心谈话、带薪休假、健康体检等制度,解决干部的后顾之忧,让干部既感受到组织的严格要求,又体会到组织的温暖。第三,立足“自身建设”,锻造忠诚干净“组工尖兵”。打铁必须自身硬。组织科作为管干部的科室,其自身建设尤为重要。我将把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组工干部队伍作为首要任务。在科室内,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建立常态化的业务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学习最新的政策法规、先进地区的工作经验,提升全科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同时,严格内部管理,明确岗位职责,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努力将组织科打造成一个让市委放心、让干部信服、让群众满意的坚强战斗集体。各位领导,各位同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竞聘组织科科长,对我而言,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如果竞聘成功,我定将以百倍的努力,不负组织的重托和大家的期望。如果未能成功,我也将一如既往地在现有岗位上履职尽责,为*市的组织工作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在2025年市委组织部竞争上岗会上的演讲稿(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078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