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2025年度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参考)
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完成,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了师生健康!下面网友分享多篇相关内容供您参考学习,希望有您喜欢的。
2025年度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为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根据年度工作部署,X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XX区分局于2025年1月至10月,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本次行动聚焦“校园餐”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监管,以压实责任为基础,以消除风险为核心,以源头治理为关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2025年以来,我局始终将校园食品安全置于监管工作的首要位置,通过周密部署与扎实推进,构建起覆盖“供、管、食”各环节的安全保障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了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全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一)聚焦顶层设计,全面压实各方主体责任织密责任网络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与基础。我局围绕“明责、知责、尽责”的核心目标,通过制度建设与宣传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校园食品安全责任体系的建立健全。一是强化制度约束与培训赋能。春季学期开学前,组织召开了全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部署会,联合教育体育等部门,对全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的校(园)长及食品安全总监、安全员进行专题培训。培训内容系统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并重点围绕信息公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原料控制、加工制作过程、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备餐供餐与配送、场所和设备设施清洁维护、餐饮具清洗消毒以及食品安全管理等九大关键环节,通过理论讲解与现场演示,着力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规范操作能力。秋季学期,组织召开了主体责任落实经验交流会,选取年度优秀案例与典型负面案例进行剖析,引导各校际之间互学互鉴,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二是深化约谈提醒与源头管控。为从供应端筑牢安全第一道防线,我局分别于年初及年中两次组织召开大宗食材供应商约谈会,面向全区主要校园食材供应商,明确传导监管要求与安全标准。会议强调了供应商在资质审查、索证索票、运输仓储、产品追溯等方面的主体责任,要求其建立完善的自查体系与应急预案,严禁不合格食材流入校园。此举有效强化了供應商的敬畏意识和责任意识,为后续的源頭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坚持问题导向,全程筑牢风险防控防线以风险防控为核心,我局大力推行“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变“九龙治水”为“攥指成拳”,显著提升了监管效能。通过春秋两季开学季的集中行动,实现了对重点环节与关键节点的精准打击和全面覆盖。一是实施部门联合全覆盖检查。我局联合教体、公安、卫健等部门,组建联合检查组,于春、秋两季对全区72家设有食堂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全覆盖、全链条的拉网式检查。此次检—2—查行动覆盖了全区所有开设食堂的教育机构,检查覆盖率达到100%。检查工作紧盯食材溯源、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等重点环节,聚焦环境卫生、食品留样、有害生物防治等关键节点,坚持“零容忍”执法标准。全年累计发现并指出各类问题隐患258个,主要集中在后厨环境卫生不达标、食品储存不规范、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索证索票不齐全等方面。二是推行问题隐患闭环销号管理。针对检查中发现的258个问题,我局建立了详细的问题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与整改时限,并实行“清单化管理、销号式督办”。所有问题均已按期整改完毕,整改率达到100%。为防止问题反弹,我局还组织了“回头看”专项督查,对问题单位进行复查,确保整改成果得到巩固。此外,为加强对餐饮具安全的监控,全年专项抽检了学校复用餐饮具21批次,检验结果全部合格。对检查中发现的涉嫌违法行为线索,均已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或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形成了有力震慑。(三)强化溯源管控,全力守住食材安全底线食材源头安全是校园食品安全的基石。我局创新监管模式,建立了“日常检查+联合督查”的双重机制,对校园大宗食材供應鏈实施全周期监管。一是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各基层市场监管所将辖区内的校园食材供应商纳入日常监管重点,对其仓储条件、运输工具、人员健康管理、台账记录等进行全方位、常态化的巡查,确保动态掌握其运营状况。二是开展高规格联合督查。为进一步加大震慑力度,由XX区风腐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商务等多部门对大宗食材供应商开展跨部门联合督导检查。通过全面核查供应商的仓储环境、冷链运输设备、资质证明文件以及进销货台账,重点督促其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所有食材来源可查、去向可溯、风险可控。2025年以来,累计开展供应商检查34家次,并根据风险评估,对6家大型供应商的食材进行了靶向抽检,共抽检44批次,涵盖蔬菜、肉类、蛋奶等主要品类,检验结果均为合格。对督查中发现的台账不规范等问题,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建立了整改清单,并指派专人跟踪督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二、存在问题通过专项整治,我区校园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对标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对照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与挑战。(一)部分市场主体责任意识仍有待深化尽管开展了多轮次、大力度的宣传培训,但部分学校食堂及食品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仍存在“上热下冷”现象。少数单位在思想上存在“重经营、轻管理”的惯性思维,将食品安全管理视为额外负担,主动履行自查、培训、档案管理等法定义务的自—4—觉性不足。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民办幼儿园,受制于成本压力与人员流动频繁等因素其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相对薄弱,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转不够顺畅,存在被动应付检查的心态,距离形成主动关系的风险防控文化尚有差距。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也给持续性培训带来挑战,培训效果的巩固与深化面临现实困难。(二)供应链深层次风险的监管穿透力不足当前的监管链条主要聚焦于大宗食材的一级、二级供应商,实现了从批发市场到学校食堂的有效追溯。然而,对于食材的“最初一公里”,即从田间地头到批发市场的环节,监管穿透力依然有限。部分农产品,特别是散装采购的蔬菜水果,其种植过程中的农药残留、土壤污染等源头性风险难以实现全链条追溯。此外,随着电子商务与社区团购等新业态的发展,一些学校开始尝试通过网络平台采购食材,这些新兴渠道的供应商更为分散,资质审核与物流监管面临新的挑战,给溯源管理带来了新的盲区与难点。(三)监管资源与日益增长的监管需求不相匹配随着社会对校园食品安全关注度的空前提高,公众期望值不断攀升,监管工作的广度、深度和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33所,其中幼儿园57所而我局承担此项工作的监管人员数量有限。尽管通过部门联合提升了效率,但日常监管任务依然繁重,监管力量与日益增长的监管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同时,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往往依赖于全局统筹的人员调配,缺乏一支专心致致的专业化队伍,长期来看不利于监管的持续性和专业性。在技术支撑方面,快速检测设备的配置与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对第三方检测服务的采购预算也相对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风险筛查的即时性与覆盖面。三、下步打算下一步,我局将认真总结本次专项整治的经验与不足,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构建校园食品安全长效治理机制为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一)创新监管方式,构建责任落实长效机制一是推动监管模式从“被动应付”向“主动预防”转变。探索建立校园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制度,根据学校食堂的管理水平、供餐规模、风险等级等因素,实施差异化监管。对风险等级高、管理水平弱的单位,增加检查频次和力度;对管理规范的单位,则以指导服务和非现场检查为主,从而优化监管资源配置。同时,引入“积分制”等量化评估工具,将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与年度评优评先、信誉等级挂钩,激发其内生动力。二是加快“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应用。积极推广“XX智慧食安”系统,引导学校食堂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明厨亮灶”全覆盖,并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材采购验收、晨检记录、清洗消毒等关键环节数据化、可视化。通过数据共享与智能分析,实现对校园食品安全的非现场、实时性监控与预警,变“人防”为“人防+技防”,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时效性。(二)深化精准防控,提升全链条风险治理能力—6—一是实施基于风险的动态抽检策略。针对高风险环节,将进一步加大监督抽检力度和频次。参考相关行业标准与先进地区做法计划对畜禽肉及其制品、蛋奶制品、食用油、即食食品等高风险品种,以及既往抽检不合格或群众投诉举报集中的供应商,将抽检频次提升至每季度至少一次,在开学季等关键节点加密至每月一次。对于一般风险食品,则保持每半年或每年的常规抽检频次,确保监督抽检的科学性与靶向性。二是建立明确的分级整改时限与核销标准。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将建立更为精细化的整改时限标准。对于存在非法添加、使用过期变质原料等可能造成严重健康危害的重大风险,责令立即停止经营活动,并要求在24小时内完成整改;对于设施设备不潔、储存不当等一般性风险,设定7-15天的整改期限;对于台账记录不全等程序性瑕疵,给予30天以内的整改寬限期。所有问题整改完毕后,必须由执法人员现场复核确认,方可销号,确保问题整改徹底,形成闭环。(三)凝聚多元合力,打造社会共治共享格局一是固化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将春秋两季的联合检查常态化、制度化,与教体、公安、卫健等部门建立定期的联席会议制度与信息通报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边界,优化协作流程,重点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惩戒等方面深化合作,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二是拓宽公众参与监督渠道。积极探索建立“校园餐”社会监督员队伍,公开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营养专家及新闻媒体人士,赋予其监督检查权限,定期或不定期对校园食堂进行“飞行检查”。同时,在全区所有校园食堂显著位置张贴公示牌,公布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和线上反馈二维码,鼓励师生、家长积极参与监督,让校园食品安全置于阳光之下。三是强化宣传引导与风险交流。持续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向社会公布校园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结果、抽检信息以及优秀管理案例。同时,策划开展内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提升广大学生的食品安全辨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的浓厚氛围。—8—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2025年度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参考)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079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