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乡村级组织换届准备工作情况汇报(参考)
乡村级组织换届准备工作有序推进,已成立专门工作组,制定详细计划,开展人员培训,确保流程规范透明。下面是网友整理编辑的乡村级组织换届准备工作情况汇报(参考)相关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喜欢就下载支持!
乡村级组织换届准备工作情况汇报为确保我乡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平稳有序进行,乡党委紧紧围绕上级部署要求,立足实际,提前谋划,周密安排,扎实推进各项前期准备工作。通过全面摸排、精准研判、系统布局,为换届选举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一)人员物色与后备力量储备情况我乡始终坚持把选人用人作为换届工作的关键环节,着力拓宽选人视野,建强后备干部“蓄水池”。一是广开渠道物色人选。打破地域、身份、行业界限,注重从致富能手、返乡创业青年、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广泛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目前,全乡已按不低于村“两委”职数1:3的比例,储备后备干部200余名。二是精准聚焦主职储备。针对村党组织书记这一核心岗位,单独建立后备力量库,目前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41人,平均年龄33岁,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6人,占比63.4%,队伍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知识化特征。三是系统培养提升能力。实施“导师帮带”制度,由现任优秀村干部、乡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导师,对后备干部进行“一对一”指导。已组织开展专题培训2期,内容涵盖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群众工作等,并安排后备干部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一线岗位实践锻炼,有效提升了其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通过系统培养,已有23名后备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补充力量。(二)各村选情分类与研判情况为全面掌握选情动态,乡党委组建了由班子成员带队的工作组,对全乡14个行政村(社区)进行了“地毯式”摸排。通过入户走访480余人次、召开座谈会15场,围绕班子运行、风险隐患、群众诉求、后备力量、集体经济等维度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各村历史遗留问题、宗族势力影响、干群关系、潜在竞争激烈程度等因素,将全乡14个行政村(社区)划分为三个类别:1.平稳村(10个):这些村班子凝聚力强,运行顺畅,干群关系和谐,历史遗留问题较少,后备力量充足,换届工作预期平稳。2.关注村(3个):这些村存在一些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如个别村存在邻里纠纷、干群矛盾的情况,或后备力量人选竞争比较激烈。对这类村,已明确由乡党委副书记牵头,实行“一村一策”包保责任制,加强动态监控和矛盾化解。3.重点村(1个):该行政村历史遗留问题相对较多,宗族势力对基层事务有一定影响,往年选举中曾出现过非组织活动的苗头。对此,乡党委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专项工作组,进驻该村开展集中整治和深度研判,制定了详细的工作预案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风险可控。—2—(三)现任班子结构分析与换届后预测当前班子结构:根据初步统计,我乡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存在一定的结构性问题。年龄结构方面,全乡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约为49.55岁,50岁以上成员占比偏高,35岁以下年轻干部仅占12%,队伍年龄老化问题较为突出。学历结构方面,高中及以下学历成员占比约为68%,大专及以上学历成员仅占32%,整体文化水平有待提升。性别结构方面,女性干部在村“两委”班子中的占比为28.5%,但担任正职的比例偏低。基于当前充足的后备力量储备和明确的选拔导向,预计换届后村“两委”班子结构将实现“一降一升”的显著优化。年龄方面,预计班子成员平均年龄将降至39岁左右,35岁以下干部比例有望提升至35%以上。学历方面,预计大专及以上学历成员比例将大幅提升至80%以上,实现班子整体知识化、专业化。性别方面,通过“专设岗位、单列名额、定向培养”等措施,预计可确保每个村“两委”班子中至少有1名女性委员,女性正职比例也将有所提高。(四)新提名书记来源及关键指标落实情况本次换届中,新提名的村党组织书记人选坚持“从后备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计划全部从储备的41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中产生。这批后备干部经过了严格的政治审查、能力测试和群众评议,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能够有效确保新任书记队伍的源头质量和整体活力。关键指标落实情况:1.关于“一人兼”:根据上级关于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指导意见,结合我乡后备干部综合素质较强、群众基础较好的实际,预计换届后能够实现100%的村(社区)“一肩挑”目标。2.关于40岁以下干部配备:鉴于后备干部库中35岁以下人员占比高达78%,且经过系统培养,完全有能力胜任岗位要求。预计换届后,40岁以下干部在村“两委”班子中的配备比例可达35%以上,每个班子至少配备1名35岁左右的年轻干部。3.关于女干部配备:通过前期摸排和专项培养,已储备一批优秀的女性后备人才。预计换届后,能够确保100%的村“两委”班子中至少有1名女性委员,女性在村“两委”成员中的总体比例将稳步提升,达到或超过上届水平。二、存在问题在扎实推进换届准备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面临的一些挑战和问题:(一)后备干部实战经验有待加强。部分后备干部,特别是年轻的大学生和返乡创业者,虽然文化程度高、创新意识强,但对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处理征地拆迁、矛盾纠纷、突发事件等实际问题的经验尚浅,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需要进一步通过实践检验和提升。(二)部分村庄选情存在潜在风险。划定的3个关注村和1—4—个重点村,虽然已制定应对预案,但风险隐患依然存在。重点村中宗族势力可能以“暗箱操作”等方式干预选举;关注村中可能因竞争落选而引发信访举报或网络舆情。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确保选举过程风清气正,是对我们工作能力的重大考验。(三)“一肩挑”后的权力监督机制需同步完善。“一肩挑”模式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使得村党组织书记的权力更加集中。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防止“一肩挑”变成“一言堂”,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换届后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四)女性干部作用发挥尚有提升空间。虽然能够完成女干部配备的“量”的要求,但部分女性干部在进入班子后,往往被安排分管妇联、计生等传统工作,在参与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核心业务方面机会较少,其潜能和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三、下步打算针对上述问题,乡党委将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换届工作。(一)深化实战锻炼,提升履职能力。持续深化“导师帮带”制度,将后备干部全部编入乡重点工作组,让他们在产业发展一线、项目建设一线、服务群众一线“墩苗壮骨”。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参与处理矛盾纠纷、接待群众来访等急难险重任务,在实践实干中增长才干、锤炼作风,确保其上任后能迅速进入角色、打开局面。(二)强化风险防控,确保平稳过渡。严格执行换届纪律,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对关注村和重点村,由包保责任人驻村指导,动态掌握选情,及时疏导化解矛盾。乡纪委将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对违反换届纪律的行为实行“零容忍”,快查严办,形成强大震慑。同时,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对各类突发情况能够快速响应、妥善处置。(三)健全监督体系,规范权力运行。换届后,将把加强村级权力监督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全面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确保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等全程公开透明。二是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支持其依法依规对村级事务进行监督,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三是完善对村党组织书记的考核评价体系,将群众满意度、民主评议结果作为重要考核依据,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四)拓宽发展平台,优化队伍结构。着力为女性干部成长成才创造更好条件。一是在教育培训中设置针对性课程,提升女性干部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二是在分工上敢于给女性干部压担子,鼓励她们参与经济建设、乡村治理等中心工作,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三是积极宣传优秀女性干部的先进事迹,树立榜样,营造重视、支持女性干部发展的良好氛围,鼓励更多优秀女性参选参政,为基层治理注入更多“她”力量。下一步,XX乡党委将继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紧盯关键环节,狠抓工作落实,确保换届工作圆满成功,换—6—出心齐气顺、干劲十足的新班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乡村级组织换届准备工作情况汇报(参考)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079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