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党课: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红色土地上续写新时代荣光(参考)
党课强调在红色土地上,以青春和奋斗续写新时代荣光,激励青年投身国家发展与建设。下面网友分享多篇相关内容供您参考学习,希望有您喜欢的。
党课: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红色土地上续写新时代荣光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把全镇的年轻干部召集在一起,召开这次专题党课,我感到非常高兴。看到大家一张张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脸庞,我仿佛看到了XX镇未来发展的希望和力量。你们是XX镇事业的未来,是这片红色土地薪火相传的中坚。今天,我不想讲太多空泛的理论,而是想结合我们脚下这片土地厚重的革命历史和当前基层工作的具体实际,和大家谈谈心,聊一聊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我们应该如何校准成长航向、凝聚奋进力量。我将围绕“强党性、敢担当、讲奉献、办实事、守清廉”这五个关键词,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勉。一、以“忠诚之魂”强党性,筑牢理想信念的政治根基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一片浸润着红色血液、承载着光荣历史的土地。90年前,英勇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此地,在这里完成了命运转折的关键一步。回望历史,红军之所以能在这里转危为安、绝处逢生,最根本的保证就是坚强的党性。当年,面对党内出现的分裂危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超凡的政治智慧和钢铁般的党性原则,坚定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在XX镇进行了著名的政治整训,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最终作出了“到革命圣地去”的伟大战略抉择,引领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历史的烽烟虽已散尽,但党性原则的光芒却穿越时空,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对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年轻干部而言,讲党性,永远是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是必须牢牢守住的政治生命线。讲党性,首要是做到“政治过硬”。年轻干部身处基层一线,是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最终的执行者和落实力。我们的政治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因此,我们必须持续不断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政治逻辑,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自觉把我们XX镇的工作放到全县、全市乃至全国的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确保我们前进的每一步都始终与党中央的步调保持高度一致,决不出现任何偏差。讲党性,核心是做到“信念坚定”。当年红军在历经千难万险、前途未卜的困境中,支撑他们作出“到革命圣地去”这一抉择的,是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革命必将胜利的无比信心。这种信仰的力量,就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我们年轻干部成长于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精神上容易缺“钙”。因此,我们更要自觉地、持续地补“钙”。要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2—汲取信仰的力量。要时常叩问自己的入党初心,想一想“当初为什么出发”,看一看“现在走到了哪里”,明确“未来要走向何方”。只有理想信念的根基扎得深、扎得牢,我们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才能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讲党性,关键是做到“团结奋进”。当年红军在XX镇进行大整编,各部队摒弃前嫌,凝聚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极大地增强了战斗力。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团结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XX镇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乡镇,维护班子团结、干群团结、民族团结尤为重要。年轻干部有思想、有活力,但也容易有主见、有棱角。我希望大家能把这种个性和活力,更多地运用到开拓创新、干事创业上,而在集体中,要多一份顾全大局的胸怀,多一份相互补台的担当。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形成众志成城、无坚不摧的强大合力,让党的旗帜,始终在这片光荣的红色土地上高高飘扬。二、以“攻坚之力”敢担当,勇挑改革发展的时代重担担当,是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政治品格,更是从这片红色土地传承下来的英雄血脉。90年前,红军将士在XX镇休整之后,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没有丝毫畏惧,毅然发起了当年那场扭转乾坤的关键战役,在绝境中敢于决策,遭遇强敌勇于亮剑。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担当精神,正是共产党人本色的生动体现。今天,我们虽然告别了战火硝烟,但我们面临的“战场”同样严峻,我们肩负的使命同样艰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每一项任务都是一场硬仗,都需要我们拿出“敢担当”的铁肩膀、硬脊梁。年轻干部要敢于接“烫手山芋”。基层工作纷繁复杂,矛盾和问题无处不在。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锤炼干部的能力和作风。在座的各位,都是镇里和村里的骨干力量。当项目推进遇到阻力,群众因为征地拆迁问题情绪激动时,我们是躲在后面、绕道走,还是第一时间冲上去、顶上去?当两个村因为灌溉用水发生纠纷,剑拔弩张时,我们是当“和事佬”各打五十大板,还是深入调查、依法依规、合情合理地去化解矛盾?真正的担当,不是在办公室里写报告、画表格,而是在矛盾的第一线、在群众的身边,敢于直面问题、敢于迎难而上。我们正在推进的“XX新能源光伏基地项目”,总投资近6亿元,涉及上千亩的土地流转,初期很多群众不理解、不支持。正是我们一批年轻干部,不厌其烦、挨家挨户去做工作,白天在田间地头讲政策,晚上到农家炕头算细账,用真诚和汗水,最终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保障了项目的顺利推进。这就是担当。年轻干部要善于啃“硬骨头”。敢担当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不能凭老经验、老办法办事,更不能有“本领恐慌”。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成为自己—4—分管领域的行家里手。XX镇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如何在新时代继续扛起传承民族团结基因的重任,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这是一块需要我们用心用情去啃的“硬骨头”。我们不仅要组织好常规的宣传活动,更要探索如何将民族团结教育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繁荣深度融合,让各族群众在共同奋斗、共享成果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比如,我镇的特色中药材产业虽然有一定基础,但长期面临种植分散、标准不一、产业链条短的问题。如何推动产业升级,打造我们自己的拳头品牌,带领群众走上高质量的致富之路?这也是一块“硬骨头”。希望大家能主动思考,大胆创新,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党委、政府会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正如一位革命先辈的诗句所赞:“红军越那座巍峨的雪山,XX大整编”。越是艰险越向前,这不仅是长征精神的精髓,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年轻干部铭刻在骨子里的座右铭。三、以“赤诚之心”讲奉献,传承鱼水情深的红色基因奉献,是XX镇这片红色土地最鲜明、最温暖的底色。1935年的那个秋天,当疲惫的红军将士来到这里,XX镇的父老乡亲们推开了自家的大门,拿出了珍藏的粮食和美酒。义斋的掌柜们敞开货栈,让红军按需采购。数以千计的热血青年,踊跃报名参军,跟随红军走上了革命道路。这种军民一家、水乳交融的奉献情怀,是我们XX镇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的奉献,或许没有战火纷飞中的慷慨悲歌,没有生死抉择中的惊心动魄,但同样需要一颗“赤诚之心”的无私付出。这种奉献,就体现在我们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之中。奉献,体现在“舍小我为大我”的价值选择中。基层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加班加点是常态。当防汛抗旱的命令传来时,我们需要有人彻夜坚守在河堤上;当森林防火进入关键期,我们需要有人日夜巡查在山林里;当全镇的产业规划需要集中攻坚时,我们需要有人放弃周末休息,在办公室里通宵达旦地讨论方案。大家都很年轻,都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生活。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党的干部,当“小我”与“大我”发生冲突时,我们必须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因为我们的岗位,意味着责任;我们的身份,意味着担当。看到全镇的产业一天天兴旺,群众的腰包一天天鼓起来,这种成就感,是任何个人享乐都无法比拟的。奉献,融入在“扎根基层为群众”的日夜奔波里。真正的奉献,从来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用脚步丈量民情的具体行动。当年红军在XX镇,和百姓同吃一锅饭、同睡一个炕,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今天,我们更要传承这种作风,把根深深地扎在群众之中。我很高兴地看到,我们很多年轻干部,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有的同志为了给村里的留守老人讲解新的养老保险政策,不惜跑五六趟;有的同志为了帮助农户对接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自己对着手机研究到半夜;有的同志在调解邻里纠纷—6—时,设身处地为双方着想,最终让两家人握手言和。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恰恰是奉献精神最生动的写照。它不在别处,就在田间地头的奔波里,在群众满意的笑容中,在每一个默默坚守的岗位上。我们选择了基层,就意味着选择了一份辛苦,选择了一份清贫,更选择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希望大家都能在这份选择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青春抱负。四、以“务实之举”办实事,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干实事、求实效,是XX镇红色历史的又一个宝贵启示。当年红军在XX镇,一切行动都从实际出发,不搞任何花架子。缺衣少食,就实打实地开展物资补给;部队思想不统一,就扎扎实实地进行政治整训;为了赢得民心,就切切实实地保护商铺、公平交易。正是这种务实的作风,让红军赢得了“仁义之师”的美誉,当地的一位老先生曾赋诗称赞:“哪知仁义胜王师”。“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对于我们基层工作而言,更是如此。群众看我们,不仅是听我们怎么说,更是看我们怎么做。一切工作,最终都要落到一个“实”字上。办实事,首先要做到“脚下沾有泥土”。基层的情况千变万化,坐在办公室里是想不出来的,只有深入一线,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我要求我们的年轻干部,都要争当“侦察兵”和“活地图”。要经常性地到村里去,到田间地头去,到群众家里去。要知道你负责的村子有多少户人家,有多少党员,有多少困难户;要知道村里的主导产业是什么,发展的瓶颈在哪里;要知道群众当前最关心、最盼望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把现代化的种植技术、最新的医保报销政策、国家的惠农补贴标准,像“快递员”一样,精准地送到每一户需要的人家中。只有把群众的家门跑熟了,把村里的小路走遍了,你的脚下沾满了泥土,你的心中才会沉淀下为民办实事的真情。办实事,核心要做到“心中装着群众”。我们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要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一件一件去梳理,一件一件去落实。前两年,有群众反映XX村的孩子们夏天没地方玩水,存在安全隐患,而且村里缺少一个集体的活动场所。我们的年轻干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调研,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最终推动了“XX村生态文旅水乐园项目”的落地。这个项目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娱乐场所,还带动了周边的农家乐和民宿,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这就是“心中装着群众”的生动实践。我们就是要通过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来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办实事,更要做到“着眼长远发展”。为群众办实事,既要解决好眼前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环境整治等民生“小事”,更要着眼长远,为全镇未来的发展打基础、谋大局。同志们,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我镇的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全年将历史性地突破—8—5.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超过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达到21000元。这些数字的背后,正是我们一件件实事累积起来的成果,更是我们着眼长远、科学谋划的结果。无论是光伏基地的建设,还是特色中药材产业链的延伸,或是红色文旅资源的深度开发,这些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实事。希望年轻干部们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又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让我们的发展成果真正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五、以“敬畏之心”守清廉,永葆纯洁干净的政治本色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我们党赢得人民拥护和信赖的根基。当年,红军在XX镇颁布并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严明的群众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住百姓空房,用铁的纪律赢得了民心。可以说,没有当年的清廉作风,就没有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对我们年轻干部而言,人生的道路还很长,从一开始就要系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守不住清廉的底线,就守不住事业的底线,更守不住人生的底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党课: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红色土地上续写新时代荣光(参考)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080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