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县委社会工作部关于2025年度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总结报告(参考)
县委社会工作部在新兴领域党建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创新举措推动组织覆盖与作用发挥,未来如何进一步深化?以下由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的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县委社会工作部关于2025年度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总结报告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XX县始终将加强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置于战略高度,作为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自年初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凝心聚力,扎实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在组织覆盖、政治引领、服务赋能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与主要成效2025年是推进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的关键之年。XX县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以系统化思维谋篇布局,以精准化举措攻坚克难,推动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显著增强。(一)高位统筹,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县委高度重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将其纳入年度党建工作总体部署和重要议事日程。县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自部署,年初即召开全县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动员会,明确提出“管行业也要管党建”的刚性要求,为全年工作定下了基调。为确保责任层层压实、工作环环相扣,我县组建了由组织部门、社会工作部门牵头,相关行业主管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专班。这一举措有效破解了过去职责不清、力量分散的难题,构建起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宏观指导、社会工作部统筹协调、行业部门具体落实、乡镇(城区)兜底管理的工作新格局。通过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现场会商调度会等方式,及时研判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堵点难点,确保各项任务稳步落实。(二)精准发力,实现“两个覆盖”量质齐升在集中攻坚行动中,我县坚持“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的原则,对全县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进行全面摸排,建立详实台账,为精准施策提供了数据支撑。截至2025年国庆节前,全县新兴领域“两个覆盖”任务已基本完成。在组织覆盖方面,成效尤为显著。全县现有的357家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三有”非公企业中,已建立党组织85个,其中包括本年度新建的7个独立或联合党支部。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覆盖率达到了87.7%,在重点行业、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实现了党组织“应建尽建”的目标。在工作覆盖方面,针对部分暂不具备单独组建党组织条件的企业或群体,我县创新工作方法,新选派了11名政治素质好、熟悉党务、热心服务群众的党员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通过党建指导员的派驻,实现了党的政策宣传、党员教育管理、思想政治引导等工作在这些单位的全面覆盖。同时,为进一步夯实组织基础,我县还对过往建立的党组织进行了全面“体检”,同步清理规范了11个长期不开展活动、无党员的“空壳”或“僵尸”党组织,有效提升了党组织建设的整体质量。—2—(三)多措并举,激发组织活力与党员动力为破解新兴领域党组织活动难、凝聚力不强的问题,我县精心策划并组织了“凝‘新’向党、暖‘新’赋能”为主题的“七个一”系列活动,旨在强化政治引领,激发党员队伍的内生动力。具体活动包括:组织一次新党员入党宣誓暨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引导党员牢记初心使命;邀请党组织书记讲授一堂专题党课,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为党龄达到50年的老党员颁发一次“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激励其持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一次“敬老助老显担当”慰问捐助活动,引导新兴领域从业者主动践行社会责任;组织党员参观一次廉政教育基地,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开展一次党员进社区“美化环境、共建家园”志愿服务,推动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走访慰问一批生活困难党员,将组织的关怀与温暖送到他们心坎上。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县还特别组织了以外卖配送员、快递员、出租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为主角的“国旗飘扬共庆华诞”红色主题巡游暨歌咏比赛。活动吸引了上百名从业人员参与,他们身着工装,在车辆上插上鲜艳的国旗,穿行于城市主干道,用嘹亮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极大地增强了这一群体的职业认同感、社会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四)强化服务,打造暖心阵地与关爱体系服务是最好的引领。我县坚持以服务聚人心、以关爱暖人心,着力解决新兴领域从业人员,特别是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县级层面高标准建成了集学习、交流、休息、维权于一体的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同时,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现有资源,在从业人员聚集区、主要商圈规划设立了7个“暖心驿站”,为他们提供包括手机充电、饮水休憩、应急药箱、餐食加热等在内的“菜单式”暖心服务,让这些奔波在外的劳动者有了“累了能歇脚、渴了能喝水、没电能充电、饭凉能加热”的温馨港湾。此外,我县还积极拓展服务外延,联合县总工会、县妇联等群团组织,成功举办了“会聚良缘·XX湖有你”新就业群体单身职工相亲联谊会,吸引了40余名单身职工踊跃参与,现场成功牵手3对,有效拓宽了他们的社交渠道。“夏日送清凉”“冬日送温暖”等品牌活动也得以持续开展,累计为新就业群体送去防暑降温物资、保温杯等暖心礼包千余份,将党的关怀和温暖实实在在地送到了他们手中,显著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二、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兴领域快速发展的态势,我县的党建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和短板。这些问题既有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共性特征,也反映出我县工作的薄弱环节。(一)组织覆盖的广度与深度仍需拓展尽管我县党组织覆盖率已达到87.7%,但“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的转化仍任重道远。一是“空白点”依然存在。剩余超—4—过12%的未覆盖企业,以及大量规模更小、更分散的经济实体、网络平台中的个体从业者等,仍然是组织覆盖的“盲区”。这些群体人员流动性极强,组织形态呈现去中心化、平台化特征,传统的建组织模式难以适用。二是覆盖质量有待提升。部分已建立的党组织,特别是联合党支部,存在组织生活不规范、活动吸引力不强、党员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少数党组织仅仅停留在“挂牌”层面,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发挥不充分,与企业经营发展、职工个人成长结合不紧密,存在“两张皮”现象。如何激活这些“神经末梢”,让党组织真正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二)资源保障的稳定性和匹配度尚有不足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坚实的人、财、物保障,而这正是我县当前面临的现实瓶颈。一是在人员配备上,专业力量有所欠缺。目前承担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干部多为兼职,身兼数职,导致投入精力有限。派出的党建指导员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专业化水平、指导能力仍有待通过系统性培训进一步提升。同时,党员队伍本身也面临挑战,新就业群体中党员基数小、发展党员接续乏力、流动党员管理难等问题较为突出,后备力量储备不足。二是在经费保障上,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目前党建活动经费部分依赖于财政临时拨付或上级补助,企业自身投入意愿不强。虽然有如5万元用于“新兴领域全覆盖工作”的预算项目但面对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和活动需求,经费来源的单一性和不确定性制约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在阵地建设上,服务半径与功能亟待优化。我县已建成的7个“暖心驿站”发挥了良好作用,但相较于庞大的新就业群体规模和广阔的活动范围,驿站的布局密度和15分钟服务圈的构建仍有差距,服务功能也有待从基础保障向综合服务升级。(三)工作机制的协同性与创新性有待增强新兴领域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条块多个部门,对工作机制的协同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在协同机制上,存在“条块分割”的潜在风险。虽然我县已建立起齐抓共管的格局,但在实际运作中,组织、社工、市场监管、交通、人社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力量协同还不够顺畅,有时会出现“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情况,难以形成“一盘棋”的强大合力。如何推动责任清单向行动清单、效果清单转化,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二是在工作方法上,创新能力仍需加强。当前开展的活动虽然有声有色,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延续了传统党建工作的模式。面对思想活跃、注重体验、习惯于网络化生活的新兴领域从业人员,如何创新党建话语体系,运用更多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的手段开展工作,如何设计更具吸引力、更贴近其工作生活场景的活动载体,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三是在作用发挥上,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路径尚需拓宽。党建工作如何与企业发展战略、业务提升、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如何引导党员在技术创新、—6—安全生产、优化服务中担当作为,从而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这方面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党建引领发展的价值彰显有待加强。三、下步工作打算与努力方向针对上述问题与挑战,立足当前工作基础,着眼长远发展,我县将坚持守正创新、系统施策,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力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一)实施“组织力深化”工程,推动覆盖质量全面跃升工作重心将从扩大覆盖数量转向提升覆盖质量。一是开展“堡垒指数”评估行动。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制定出台XX县新兴领域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评估体系,从组织设置、班子建设、党员管理、制度执行、作用发挥等维度,对全县85个新兴领域党组织进行全面“体检”和星级评定,对评估为“后进”的党组织,实行“一对一”帮扶整改。二是探索“党建孵化”新模式。针对互联网企业、平台经济、自由职业者等组织孵化难题,探索建立行业性、区域性、网络性党组织,推广“党建+社群”“云上党支部”等灵活设置方式,力争到2026年底,实现党的工作对新兴领域的动态全覆盖。三是启动“党员先锋”培育计划。加强在新兴领域优秀分子中发展党员的力度,重点关注青年骨干、技术能手和管理人才,计划年度发展新党员数量较上年增长15%以上。同时,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和线上管理平台,确保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二)实施“资源力保障”工程,构筑坚实支撑体系聚焦人、财、物等核心要素,提供可持续的坚实保障。一是构建多元化经费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经费以更高标准列入县级财政年度预算,确保每年有不低于50万元的专项经费用于阵地建设、活动开展和党务工作者补贴。同时,探索建立“财政拨付一点、上级支持一点、党费返还一点、企业赞助一点”的多元化投入渠道,并出台经费使用管理细则,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二是打造专业化党务工作者队伍。计划每年举办至少两期新兴领域党务工作者专题培训班,内容涵盖政策理论、业务知识、群众工作方法等,并组织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探索设立专职党务工作岗位,并将其纳入社区工作者管理序列,畅通职业发展通道,稳定工作队伍。三是推进“暖心驿站”升级扩面。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新增10个“暖心驿站”,优化布局,实现主要商圈、物流园区、交通枢纽全覆盖。同时,推动驿站功能从“基础保障型”向“综合服务型”升级,引入法律咨询、心理疏导、技能培训等增值服务,打造“15分钟暖心服务圈”2.0版。(三)实施“融合力创新”工程,打造党建引领发展新引擎打破壁垒,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一是深化“党建+”融合模式。围绕新兴领域的业务特点和发展需求,广泛开展“党建+安全生产”“党建+服务创优”“党建+技术攻关”等主题实践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引导党员在关键岗位亮身份、作表率,将党建成效转化为实实在—8—在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二是健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固化并提升现有工作专班的运行效能,建立每季度一次的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形成数据互通、问题共商、资源共享、活动共办的常态化协同格局。将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纳入各相关单位及乡镇(城区)的年度绩效考核,并加大权重,以刚性约束推动责任落实。三是创建“XX红新”党建品牌。整合现有活动资源,设计统一的品牌标识,打造具有XX县辨识度的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品牌。围绕品牌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如举办“新新向荣”技能大赛、评选“最美新业态劳动者”等,并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加强宣传,讲好新兴领域党建故事,持续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下一步,XX县委社会工作部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不断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奋力开创我县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新局面,为谱写XX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县委社会工作部关于2025年度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总结报告(参考)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08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