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整理)2025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围绕中国共产党诞生背景意义展开,采用史料分析讨论法,注重学生参与和思考,激发爱国情怀!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分享的“(整理)2025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教学设计与反思一、对本课教材分析新文化运动呼唤了五四运动的到来,五四运动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开始领导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因此,教科书把《中国共产党诞生》设为了本单元的第3课。在五四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的壮大;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这些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这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作出的调整,既体现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共性,又符合中国革命的具体特点,按照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中心工作。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开始深人工人群众中领导工人运动,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工人运动高涨,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将这次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但最终却在反动军阀和帝国主义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这使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方能战胜强大的敌人,这为下一课的“国共第一次合作”提供了前提。二、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出示: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上述两幅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吗?这一历史事件又是怎样影响中国革命的面貌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4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去感受那些峥嵘岁月吧!(二、)出示学习目标和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2.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内容;3.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经过和伟大历史意义。难点:对中国共产党“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理解自主学习: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时间和内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三)教学过程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先让学生自学完成表格然后教师点拨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由五四运动的影响导入: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运动需要有先进理论作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就是指导无产阶级斗争的学说。历史解释:马克思主义由德国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具体内容我们将在以后的世界历史中学习。(1)传播的背景结合课本65页思考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国际、国内背景国内背景: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人们有了新的觉醒,马克思主义逐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国际背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2)表现:依据课本总结表现一: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补充讲解: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创办刊物、发表文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讲述过程中呈现相关刊物、著作)。五四运动以后,《新青年》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热情歌颂十月革命,《晨报》副刊、《星期评论》、《民国日报》副刊《觉雪》等也发表了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在陈独秀、李大钊的推动下,陈望道于1920年将(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了中文……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并宣传马克思主文了。表现二: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补充讲解:五四运动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组织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形成-南一北两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从北京、上海分别向各地辐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表现三: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结合起来。请学生阅读本课第二子目“材料研读”。引导学生分析:以往的革命只注重上层社会力量,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认识到人民群众才是改造中国社会的真正动力。这样的认识促使他们开始走向工人群众,马克思主开始与工人运动相结合。(2)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启发了工人阶级觉悟,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3)组织基础: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大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期组织得以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组织基础。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让学生完成表格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解释新在哪里虽然共产党在舞台上还只是一个很小的政党,但却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先进的思想武器。以坚强的革命性,领导中国最最具活力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斗争,所提出的奋斗目标,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因此,中国共产党自其诞生之时起,就充满着勃勃的生机与活力,预示着中国的光和希望。从此,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所以我们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4、中共二大学生在课本上标注时间、地点、内容、意义教师讲解:1922年7月,经过一年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中国革命不首先进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的斗争,国家就不能独立,人民就不能解放,也就谈不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共二大在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中国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提出在目前的历史条件下目标。5、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学生看书标注教师讲解:(1)工人们提出“自由”“人权”,说明工人提出了自身解放的要求。(2)京汉铁路是连接华北和华中的交通命脉重要的经济、政治、军事意义。由于京汉铁路的重要影响,罢工遭到了帝国义势力支持的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50多人牺牲,300多人,40余人被捕人狱,1000余人被迫流亡。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3)失败教训:第一次工人运动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面对老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单枪匹马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一切可以团结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此后,中国共产党与其他革命力量联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三、课堂小结还记得嘉兴南湖的那艘游船吗?这艘游船,被称为“红船”,是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二子目“相关史事”,了解“红船精神”的内涵)。秉持着“红船精神”,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战胜各种艰难除阻,不断夺取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所确定的奋斗目标,一步步地实现着。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最终一定会实现!四、课堂练习1.1919年《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六号连续刊载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长文,是先进知识分子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董必武2.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表述中,正确的是()。①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为党的诞生奠定了组织基础②中国共产党的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建立的一个代表无产阶级的新型政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的结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五、课后反思本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和增强学生对党的认识与感情。本课论性的表述较多,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直接告知其历史结论无异于让其囫囵吞枣。因此本的设计特别注意对概念的解析,并运用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或理解历史结论,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先进性、人民性的认识,进而增强学生对党的感情和对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反思本课教学,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要对史料进行恰当解读和分析,并对学生的史料研习进行必要的指导,使他们能自然生成准确的结论。2.对历史情景进行描述时,要适当铺陈,以利于学生思想、情感的升华。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整理)2025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100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