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整理)区林业局“十五五”发展规划(草案)
区林业局未来规划聚焦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绿色发展,增强森林资源管理,提升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面网友分享多篇相关内容供您参考学习,希望有您喜欢的。
区林业局“十五五”发展规划(草案)为科学谋划未来五年我区林业发展蓝图,全面贯彻落实国家、XX自治区及XX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局职能和XX区林业发展实际,特编制本规划草案。一、“十四五”规划执行情况简要评估与形势分析“十四五”时期,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有力指导下,我局紧紧围绕“生态立区、绿色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林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态支撑。(一)主要目标与任务完成情况“十四五”期间,我局牵头负责的核心指标、重大任务和重点项目均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截至2024年底,全区林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一是生态底色持续增厚。预计到2025年底,全区森林覆盖率将稳定在61.5%,森林蓄积量达到1580万立方米,均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我们成功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如“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新造林2.8万亩,森林抚育5.1万亩有效提升了森林资源的总量和质量。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得到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二是重点项目扎实推进。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营。其中,XX乡土树种保供繁育基地项目已形成年产500万株优质乡土树苗的生产能力,为区域国土绿化提供了有力保障。XX河自然教育基地初步建成,成为我区生态文明宣传的重要窗口。XX山林下生态循环创新发展区建设初见成效,成功探索了桉树珍贵树种混交林示范区和林下梅花鹿生态养殖模式,为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区在持续深化国有林场改革、保护培育森林资源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三是绿色产业初具规模。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以XX林场马尾松林下经济示范点、XX山林下梅花鹿生态养殖为代表的特色产业逐步壮大,带动了林区群众增收致富。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稳步发展,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得到初步探索。(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盼,“十四五”末期我区林业发展仍面临诸多短板与挑战。一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林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仍以传统的木材生产和初级产品为主,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化、品牌化水平有待提升。区域之间林业发展水平存在差距,部分偏远林区的基础设施依然薄弱。—2—二是资源保护与利用矛盾日益显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用地需求与林地保护红线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部分林分质量不高,中幼林抚育、退化林修复任务艰巨。同时,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网络尚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三是科技创新与人才支撑不足。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育苗、智慧林业等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仍显滞后。基层林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短缺,成为制约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在与XX林业大学等高校的交流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基层实践与前沿科技结合的巨大潜力尚未充分挖掘。四是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尚不健全。作为未来林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林业碳汇的价值实现路径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方法学、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持,守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仍不够通畅。二、“十五五”时期发展环境与需求分析“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期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我区林业发展既面临重大战略机遇,也面临深刻挑战。(一)宏观形势与政策导向从国家层面看,“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双碳”战略深入实施,为林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顶层设计文件明确了到2030年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双增长”的目标,强调要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这要求林业在巩固和提升森林碳汇方面发挥核心作用。同时,国家持续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和林业产业发展,为我区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创造了有利条件。从XX自治区层面看,XX自治区党委、政府已出台“双碳”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到2030年的阶段性目标,如XX自治区的目标是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2.6%,森林蓄积量达到10.5亿立方米。这些具体指标为我区林业工作设定了清晰的导向和硬性要求。林业改革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将持续重点投向森林资源管护、良种培育、生态修复和防灾减灾等领域为我们规划重大项目提供了资金保障预期。(二)区域发展定位与要求XX区作为XX市的重要生态屏障和XX城市群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定位要求我们必须在区域生态协同治理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上级规划明确要求我区要筑牢生态安全格局,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这对我局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守好山、护好林”,更要推动森林从“绿色仓库”向“绿色银行”转变,为区域整体发展贡献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我们需要主动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将林业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紧密衔接,实现多规合一、协同发展。(三)内部发展基础与条件—4—优势:我区拥有良好的生态本底。根据2024年底的统计,全区森林面积达18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1.5%,活立木总蓄积量1580万立方米。拥有XX山、XX河流域等生态禀赋优越的区域,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在“十四五”期间,我们积累了乡土树种繁育、林下特色养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拥有XX国有林场等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劣势:林业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林区道路、通讯、防火等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林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优,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困难;资金投入渠道单一,过度依赖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机遇:国家和自治区层面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对林业碳汇、“两山”转化的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对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高品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智慧林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可能。挑战: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森林火灾和病虫害风险加大;周边地区在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方面竞争日趋激烈;林业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的特点,对吸引社会资本构成挑战。(四)重大战略需求研判一是服务“双碳”战略的迫切需求。作为固碳增汇的主力军,我区林业亟需通过科学的森林经营和碳汇项目开发,量化和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为全区乃至全市完成“双碳”目标做出实质性贡献。二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的生态环境、安全的生态产品、丰富的生态文化体验需求日益增长。林业部门需要提供更多样化的生态服务,如森林公园、自然教育、康养基地等。三是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必须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亟需在良种繁育、林下经济、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和价值链延伸上下功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统一。三、“十五五”时期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维护生态安全、增进民生福祉为根本,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国家“双碳”战略为牵引,着力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着力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着力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奋力谱写新时代XX区林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绿色发展。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林业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林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坚—6—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二是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林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区域经济、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动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林场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强化科技赋能,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模式,培育发展新业态。四是坚持民生优先,共建共享。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富民惠民的绿色产业,让林业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三)主要目标到2030年,全区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更加健全,林业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努力建成XX自治区领先的林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具体指标分为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森林覆盖率:达到62.5%。【设定依据:在现有较高基数上稳中有升,与XX自治区2025年目标(62.6%,基本持平,体现巩固提升的原则。】森林蓄积量:达到1800万立方米。【设定依据:在2025年1580万立方米的基础上净增220万立方米,年均增长约2.7%,体现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要求,服务“双碳”战略。】林地保有量:稳定在280万亩以上。【设定依据:落实最严格的林地保护制度,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以下。【设定依据:对标国家和自治区先进水平,保障森林资源安全。】预期性指标林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设定依据:在“十四五”末期约30亿元的基础上年均增长约8%,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林下经济产值:达到15亿元。【设定依据:重点培育特色产业,使其成为林业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成功开发并注册2-3个具有示范性的林业碳汇项目。【设定依据:响应“双碳”战略,迈出价值转化的实质性步伐。】良种使用率: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到85%。【设定依据:夯实林业发展基础,从源头提升森林质量。】森林生态旅游和康养年接待游客:达到80万人次。【设定依据: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推动产业融合。】四、“十五五”时期重点任务与举措围绕总体目标,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实施四大提升行动。(一)生态系统质量与稳定性提升行动—8—一是实施森林资源精准管护。严格落实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应用三维激光等现代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和精细化管理。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完成中幼林抚育60万亩,退化林修复10万亩,着力优化林分结构,提升单位面积蓄积量和生态功能。二是构建现代化森林防火体系。全面落实林长制,压实各级防火责任。大力推进“智慧防火”建设,增设高山视频监控和热成像预警设备,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加强森林消防道路、隔离带、取水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对现有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伍进行装备升级和实战化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开展全区林业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加强对XX山、XX河流域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实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修复工程。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检疫御灾体系建设,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二)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构建行动一是打造区域性良种繁育高地。以现有XX乡土树种保供繁育基地为基础,扩建升级为XX区林木种苗繁育中心。加强与XX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引进推广组培快繁等先进技术,重点开展耐火、速生、材优的乡土珍贵树种的选育和规模化繁育,强化良种繁育体系,为森林质量提升提供优质种源支撑。二是推动林下经济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总结推广“XX山林下梅花鹿生态养殖”等成功模式,支持扩大养殖规模和产品深加工,开发鹿茸、鹿血酒等系列产品。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中药材、林下食用菌、林下养蜂等模式。鼓励发展“企业+合作社+林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1-2个在XX市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林下经济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三是促进林文旅康养深度融合。依托XX河自然教育基地、XX山等优质资源,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森林康养基地、森林人家和汽车营地。开发以自然科普、生态体验、休闲度假为主题的精品旅游线路。深入挖掘林区文化,将生态景观与民俗风情相结合,全力打造生态文明教育示范窗口和知名的森林生态旅游目的地。(三)林业改革与创新赋能行动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明晰功能定位,激发内生动力。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三权分置”的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整理)区林业局“十五五”发展规划(草案)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102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