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发言 > 发言材料 > 医院领导讲话材料汇集2精选多篇
医院领导强调,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团队协作,确保医疗安全,推进技术创新,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医院领导讲话材料汇集2精选多篇”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1/72医院领导讲话材料汇集2精选多篇医院领导讲话文章汇编目录1.辽宁省金秋医院院长暴继敏:给就医老人更多友善2.内蒙古扎鲁特旗人民医院院长张铁军:破解急救难来自扎鲁特的实践3.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医药器械监管须覆盖全生命周期4.黑龙江省医院院长石耀辉:让患者感知到医院的进步5.武汉协和医院院长胡豫:关于分级诊疗落地情况的调研日记6.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鲁超:智慧医院:要有一颗体察患者的心7.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名中医传承得与时代合拍8.山西省煤炭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郝良军:全成本核算深化医改的路径选择9.福建省宁德市闽东医院院长刘昌明:现代医院管理朝哪个标靶使劲儿10.浙江义乌天祥医疗东方医院院长赵永明:医患友好抓住三个关键点1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院长李昂:专科联盟:这门功课怎么做1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院长周新科:坐标大湾区这样打品牌13.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院长项耀钧:民营医院提内涵抓住这几点14.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院长应争先:县域医改向精细化要高质量15.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孙晓阳:医院运营管理队伍从哪里来16.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朱军:发挥党的优势提升医院管理品质17.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北医院院长陈立波:打造江北家庭文化引领医院快速发展18.广东省中医院党委书记翟理祥:一场自我较量带来的变化19.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周军:三条线拧成融合发展一股绳20.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李小松:医院行政部门如何更好服务临床一线?五个立即简单中见功21.衡阳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肖友儒:3/72紧密联系医院实际狠抓党风廉政建设给就医老人更多友善(20xx年1月28日)辽宁省金秋医院于20xx年初向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提出创建国家首批老年友善医院,并于20xx年通过评审,成为全国第七家、辽宁省首家老年友善医院。医院秉承尊老、爱老、敬老、孝老、医老的文化理念,引导全体医护人员树立人文服务理念,创造符合老年人需求的医疗环境。医院坚持以病人整体健康为中心,组建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全面、有效的综合性治疗方案。目前,医院已组建5支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开展多例多学科联合诊疗;还成立了老年综合评估管理工作组,对60岁以上患者开展老年综合评估与筛查。为保障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医院采取多种方式提供连续性医疗服务:制定了老年患者用药评估管理制度,对新入院的65岁以上有用药咨询需求的患者,由药师对用药情况进行评估,并在门诊药房开设药物咨询窗口,提供咨询服务。患者出院前,医务人员会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延续护理服务、出院前居家照护指导、社区居家访视、疾病自我照护等。医院在电子病历系统中增设健康教育处方模块,由各病房为老年患者制定适宜的个性化出院指导。此外,医院不断优化环境设施,保障老年患者安全。例如,利用自动吊轨式移位机和完备先进的助浴设施,为失能和半失能患者提供助浴服务。在病房墙角安装防撞护角、直角家具粘贴海绵护角、安装坡道防滑板、电梯增加为三侧扶手、卫生间侧面安装扶手及拉绳报警器、楼梯和坡道增加安全标识。购置电动车在院内免费接送患者、提供老年人专用停车位、楼外设置长椅方便患者休息、公共卫生间安装干手器并全天提供热水、门诊大厅放置免费饮水机等,为患者提供便利。通过创建老年友善医院,医院在人文、环境、医疗、护理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医院聘请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公司,对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及职工每半年开展一次满意度调查,从多维度了解患者及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了医患共同参与管理。第三方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20xx年上半年门诊及住院患者满意度较20xx年有明显提升。破解急救难来自扎鲁特的实践内蒙古扎鲁特旗人民医院院长张铁军(20xx年1月28日)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地处祖国北疆,医疗事业发展比较滞后,尤其是急诊急救难。在人才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下,扎鲁特旗人民医院迎难而上,改变急诊急救能力不足的现状,开展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五大中心建设,提高区域协同救治能力,构建完善的急救体系,助力打造平安扎鲁特、健康扎鲁特。以胸痛中心为例,该中心以急诊科为窗口、CCU为平台、5/72心内科为依托,整合院前急救、急诊科、心内科、外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临床检验科、CT室、超声医学科等多个科室,并与多家上级医院及基层医院签订协同救治、双向转诊协议,将院前急救与院内绿色通道无缝对接,努力打造区域内急性胸痛网络协作救治体系,并承诺对高危胸痛患者实施先治疗后收费,真正做到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经过半年多的建设和持续改进,胸痛中心急性冠脉综合征救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xx年已开展200余例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手术。医院胸痛中心于20xx年6月8日在中国胸痛中心总部网站正式发起认证,历经网络数据填报、资格审核、建设材料审核、省级联盟专家现场预检、专家网上在线评审、专家暗访、专家现场核查等环节,于20xx年11月2日顺利通过认证,成为通辽市首家、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家通过国家认证的胸痛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医院对全院职工、基层医务人员、社区群众等进行分层次、分批次的宣教、培训,提高急诊急救应急意识。除了广泛的宣教之外,从院外的交通要道到院内各个入口都设置了大量醒目的胸痛中心指引标志,为患者提供方便;患者在院内一路绿灯,先救治后付费,最大限度地缩短救治时间。胸痛中心建成后,科室收治患者数量较原来提高了50%以上,心肌梗死患者的治愈率和好转率也有所提高,达到了患者受益、科室提升、医院发展的目的。同时,胸痛中心建设也带动了卒中中心、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卒中防治中心于20xx年12月16日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认证,为内蒙古自治区旗县级医院首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于20xx年12月28日顺利通过国家实地认证,并被评为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项目二级医院优秀单位。医药器械监管须覆盖全生命周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整理本报记者杨金伟(20xx年1月28日)近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的心创新,心融合,心未来20xx第272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心血管创新医疗器械论坛在京召开,旨在促进创新医疗器械研发中多学科交融,打通临床医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壁垒,为医工融合探索新途径。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带来题为《心血管医疗器械创新与监管评价》的演讲。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医疗器械的第二大市场,再过5年、10年,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中国也是心血管医疗领域的重要市场,因为我国是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较多的国家之一,所以中国对心血管领域的药品和医疗器械需求巨大。7/72同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式不断发展,医疗器械种类繁多、专业跨度大。但对比医疗器械市场的迅猛发展,我国医疗器械监管体系明显势单力薄。尽管政府下了很大决心严管医疗器械,但我们仍不得不面对差距。从一组数据来看:20xx年末,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总雇员有16000人,医疗器械直接相关部门有1600人。而我国药监系统相关人员,包括药监局内负责器械监管领域的200人,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300人。在临床前监管能力上,中国与美国能力存在差距。在硬件设备上,中国体外测试呈现手工作坊式状态,动物实验的仪器设备基本与人共用;而美国则是设备优良,独立配置。在技术能力上,我国相对粗放,专职人员极少,体外测试主要依靠高校,动物实验操作多数由临床医生替代;而美国针对动物的特殊性,配置专职的技术队伍。在管理体制上,我国重视不足,管理尚未深入,要求不明晰。在研究评价内容上,我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多在各医院、高校动物试验中心开展,生物相容性多在官方检测机构进行,但是此类机构难以开展项目,只能与医院、高校等研究机构合作;而美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生物相容性评价均可在全球范围内经FDA认证的GLP实验室开展。以心血管领域为例,我国体外测试平台短缺,每省最多一家官方测试平台,全国不足30家,仅有一家企业可以测试,但仅限于人工瓣膜。同时,体外测试平台的测试能力有限。我国动物实验的结果,以及数据真实性、可靠性均存在争议,比如选择何种动物模型,用多少只,观察多久,评价指标、把控评价标准如何等。以人工心脏为例,中国现在有六七家研制人工心脏的企业,有的企业的动物实验选择猪作为实验对象,但猪由于容易躁动和尖叫,不推荐用于长期评价,而应该选择牛或者羊。动物实验为临床试验前再次进行技术改进提供机会,在临床前应用活体数据,可验证最终版装置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是新产品上市前必须申报的重要研究内容。所以,选择符合国际标准的、规范的实验动物模型是保证实验数据真实、有效的前提。临床数据是论证临床器械最重要的根据,数据的真实性是临床数据的管理要求,良好的管理是高质量的前提保证。临床试验数据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要靠支撑技术保障,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建立科学、安全、标准化的EDC系统(临床试验电子数据采集系统)势在必行,这是提升我国临床评价能力的重要一步,以确保数据可真实获取。值得警惕的是,要选用真实世界证据,才能强化医疗器械上市后的监管,而不是选择特定的医院、特定的研究内容,要真正做到客观。医疗器械的监管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监管,从临床前的体外测试和动物实验,到上市前的1~3期临床试验,再到上市后的4期临床试验和远期结果评价。加强各个环节的能力建设,是提高我国建立覆盖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的监管体系的关键。9/72无论是政府监管部门,还是研发部门,还是使用者,我们都需要共同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业内的工作,加强我国各个层面临床能力建设。让患者感知到医院的进步黑龙江省医院院长石耀辉整理本报记者衣晓峰董宇翔(20xx年2月25日)患者在医院的短暂日子里感受如何,一直是医院关注的。我们尝试通过医疗服务接地气有温度,让医院发展目标变得具体,可以量化,可以感知。20xx年初,黑龙江省医院在该省卫生计生委(现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确立了政府放心、患者满意、百姓健康、社会认可、员工幸福的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确定了推动医院实现发展战略转型、全面提升患者就医感受、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强医保管理等16项重点工作内容。其中,最核心的目标就是让患者就医过程中的感受有所变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医院从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医疗能力等方面做起,一年来初见成效。一、在技术上提高细节魅力我们常说的大健康理念,从医疗技术层面来讲,是针对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健康。黑龙江省医院作为全省医疗行业的龙头单位,将管理精细、运营高效、特色鲜明、服务人文作为医院建设的目标,从健康管理、健康促进、技术人才、医疗技术水平、拓展患者服务等角度,对大健康进行全覆盖。例如,对门诊流程进行再造。我们要求门诊部窗口工作人员每天早晨提前30分钟、中午提前10分钟上岗,为患者节省就诊时间;以专科疾病为纽带,借助多个专科的技术力量,为患者提供一站式门诊服务,开设了母婴阻断整合门诊和糖尿病足个性化整合门诊;为重大急性病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患者救治质量和效率;院内实行一卡通,开设挂号、缴费、打印检验结果等自助服务项目,开通急诊支付宝、微信支付功能等便民措施;规范和简化门诊患者退费流程,开展为外地患者邮寄化验单等便民服务项目;增设共享轮椅,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方便。通过患者的反馈,我们发现这些细节的设置和改善,对于提升患者就医感受有很大作用。目前,医院通过技术攻关实现了住院处自动获取门诊医生站开具的患者入院信息,初步实现门诊信息和住院信息共享,缩短了患者办理入院的时间;优化完善门诊医生站床位一览功能,门诊医生为患者开具入院通知书的同时可自动获取患者待入院科室的空床情况,避免患者因没有床位而跑冤枉路。医院还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服务患者。在门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医院领导讲话材料汇集2精选多篇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107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