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机关公文应避免这8类常见错误
机关公文需严谨准确,避免格式不规范、逻辑混乱、用词不当等问题,确保信息传达清晰有效,能做到吗?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机关公文应避免这8类常见错误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1/7机关公文应避免这8类常见错误机关的同志都知道,要想提高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水平,需要不断的总结、探索。任何一点随意和主观都能造成疏忽错漏,有的甚至还会对单位和个人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扒一扒公文处理中常见的八类错误形式,扫除这些公文中的“钉子户”。一、内容提法不够准确主要是有的没有认真与上级文件、领导讲话、形势政策“对表”,表述不够准确规范;有的引用重要文件和领导批示与原文不一致、有出入;1.有的关注形势不够,想问题、提建议没有站在全局上思考;有的对上级指示精神吃得不透,提出的意见建议不符合领导意图;2.有的了解掌握情况不够准确全面,与事实不太相符;有的条理不清晰、层次不分明,核心内容没写明白,文字逻辑混乱;有的文字表述不严谨,存在用口头语代替书面语、用方言土话代替标准语言的情况;3.有的对党、国家和军队方针政策,以及有关规定要求掌握的不准,提出的处理意见不符合政策规定,被领导退回来重新研究,作了很大修改,基本上推倒重来。二、情况研究不够深透一些件之所以质量不高,与工作研究不深不透有很大关系。比如:①有的筹划工作或起草文电站立点不够高,没有从工作全局出发,考虑业务工作多一些,与上级决策指示对不上路子;②有的关注形势不够,把握工作时机不好,造成呈报事项与当前形势和阶段性工作任务不协调、不吻合;③有的对一些政策性、专业性强的工作没有研究透,处理问题的意见缺乏政策依据,让领导不好定夺;点此加群④有的没有认真研究工作中遇到的矛盾问题,提出的解决办法不科学,甚至没有提出本部门的倾向性意见,有一种让领导“看着办”的感觉;有的对实际情况掌握不够准确,若明若暗,对策措施缺乏针对性有效性。三、文种格式不够正确每个文种都有特定的使用范围,每种公文都有固定的体例格式,但在起草和印制时执行不够严格。比如:①有的对无需请示审批的事项,也使用呈批件;②有的上行文、下行文用的是同一种文头;有的文件该用“批复”的写成“通知”,该用“函”的写成“批复”,该用“请示”的写成“报告”,该用“报告”的写成“请示”;③有的涉密文件不标“密级”和“份号”,④有的虽然标了密级,但标准掌握不准;有的文件缺少无正文说明、印制数量、承办人、联系电话等文尾标注;⑤有的字体、字号、字距、行距没有按规定处理,存在随3/7意性;⑥有的报告参加会议情况,按规定没有请示事项应使用白头件,但是还使用呈批件;⑦有的以部党委名义印发文件,代拟稿使用的却是直属党委红头;⑧有的发文把版记放在附件之前,实际应该放在最后;⑨有的呈送情况报告,里面还带有请示事项。四、基本要素不够全面1.有的件背景信息介绍不到位,对涉及到的有关问题要么避而不谈,要么三言两语,自己清楚但别人看不懂;2.有的涉及经费事项,只说多少钱,没说从哪里出,也没有详细预算;有的报件有主件无附件,或者附件不全;3.有的没有附上代拟稿或文电稿,造成一项工作多次请示、重复补报;4.有的文字表述过于简单,什么事、怎么干、谁来干等关键要素缺胳膊少腿,或多或少地存在遗漏;5.有的件中没有把有关情况讲清楚,领导看不懂是怎么回事,报上来之后不敢签;6.有的召开会议的件,开会的原因理由、时间地点,什么人参加,要解决什么问题,具体的程序安排,领导讲话稿的准备,经费保障等,要么没有写,要么写的不全或不太清楚,造成多次改件和补件,耽误时间,影响效率。五、办件校改不够细致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呈报件中出错的现象时有发生,如:1.有的甚至是低级错误。有前后错行的,有丢字、别字、错字的,2.有标点运用混乱的,有前后表述不一致的,有装订漏页、倒页的;3.有的比较注意正文部分,忽视大小标题、开头称呼、字号、落款、成文日期等,结果造成差错;4.有的前面用“2018年”后面又出现“17年”;5.有的数字分项与总数不一致,经费前面用“元”,后面又用“万元”;有的对人名、单位等疏忽大意,凭印象、靠推断,没有认真核对,拿出来的东西不准确;6.有的件中把“2018年工作”写成“2108年工作”;7.有的件中把遗孀名字写错等。六、办理程序不够规范按程序办文是机关工作的基本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同志坚持得不够好。以下不规范例子最常见:1.有的重要事项没有预先请示报告领导原则同意,就直接上件或办理;2.有的报送的领导有差错,分管领导漏报、无关领导多报;3.有的不按“一文一事”的要求报请示,请示一个问题又涉及其他问题;5/74.有的行文内容涉及其他部门的没有协商,或未达成一致意见就行文;5.有的以部门名义向领导行文,以领导名义向机关行文;6.有的需要会签的文件,没有会签就上报,致使领导无法审批;7.有的需要以上级机关名义行文的,不在请示中说明理由,也不附代拟稿;8.有的不按正常渠道办文,非专报件不经文电秘书直接报送领导;9.有的从领导处直接取回批件,未告知办件秘书登记注销,也没有交给保密室存档,散落在个人手中,不符合档案资料管理规定;10.有的报件没有走正常办文程序,越过核文部门直接送件,由于少了一道把关,差错没有及时发现,被领导指出;11.有的件中所办事项涉及其他部门,没写清楚是否已协商,事前也没有通气就派任务抽人员。七、工作统筹不够科学主要是有的考虑不周密,如:1.有的内容相近、关联性强的工作没有统筹结合起来;2.有的安排不合理,任务过满、时间过急,节奏把握不好;3.有的部门办文办件前期抓得不紧,耽误时间很长,把平件拖成急件;4.有的件不按要求呈报,提前量留得太少,给机关核文把关和领导审批的时间很紧张,出现催着领导的现象;5.有的公文时限要求并不很急,却非要按急件进行处理,人为造成忙乱等;6.有的检查内容、时间接近,去的单位有交叉,没有很好地协调商量,都在争领导、争时间、争单位,各想各的事、各上各的件;7.有的马上就要开会了,才给领导呈报会议材料,让领导没有时间看件;8.有的听说要开党委会、办公会了,才急忙呈件搭车上会,不符合议事办公规定。八、办理工作不够迅捷以下情况最常见:①有的件办理不及时,拖拖拉拉,很长时间没有回音,推一推动一动,领导不催不报,不到时间不报;②有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领导交办的事项迟迟不见行动,出手的东西缺乏精雕细琢,满足于应付差事;③有的对份内业务工作不靠前,全靠身边的同志加班加点,自己溜边当配角;④有的缺乏主动干工作的劲头,该打提前量的不打提前量,该加班的不加班,拖到不能拖的时候才去干,结果匆匆办理,质量大打折扣,影响了工作效果;⑤有的对领导交代的事情不上心,最后时限快到了还迟迟没有动静,领导不催不问就不落实不反馈;7/7⑥有的等靠思想比较严重,办件不动脑筋,功夫下得不到家,拿个“半成品”就上报,总认为领导会审改把关,报上去让领导修改就行了,典型的偷懒耍滑。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机关公文应避免这8类常见错误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116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