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参考)2026年保密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达标题)
保密员考试涵盖法律法规、保密技术、案例分析等内容,全面测试应试者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如何有效备考?下面网友分享多篇相关内容供您参考学习,希望有您喜欢的。
2026年保密员考试题库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1、共产党员丢失秘密文件资料或者泄露党和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A.撤销党内职务B.严重警告C.开除党籍D.留党察看【答案】:C2、单位定密工作的直接依据是()。A.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B.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C.上级文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D.保密法及有关规定【答案】:A3、测绘成果资料由()提供。A.测绘管理部门B.测绘队C.借领单位D.档案部门【答案】:A4、设计、建设、维护应当按照()要求进行,选择具有()的单位承担。A.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信息系统建设资质B.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C.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信息系统建设资质D.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答案】:B5、我国第一部保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颁布于()。A.1989年B.1988年C.2010年D.1951年【答案】:B6、各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应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的保密培训,并定期进行保密教育和检查。A.工作中B.定期C.上岗前【答案】:C7、单位保密委员会组成人员是()。A.单位法定代表人B.主要负责人C.单位负责人D.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答案】:ABCD8、书籍、影视作品,不得涉及()。A、政府信息B.国家秘密C.个人资料【答案】:B9、单位的上级机关发现不符合保密范围规定的,应当()。A、及时自行采取措施予以纠正B.、及时通知确定密级的机关、单位纠正C、及时通知有关保密工作部门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答案】:B10、进入新时代,保密就是保党的长期执政。保国家安全.().()。A.保人民幸福。保民族复兴B.保国家利益。保网络安全C.保政治安全。保民族安全D.保国家安全。保人民安全【答案】:A11、对外提供涉及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国家秘密时,批准机关应当向()通报有关情况。A.级政府的保密工作部门B.同级政府的保密工作部门C.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的保密工作部门【答案】:B12、对于上级机关或者有关保密工作部门要求继续保密的事项,在所要求的期限内()。A.自行解密B.可以解密C.不得解密【答案】:C13、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介质,应按所存储信息的()密级标明密级,并按相应的密级文件进行管理。A.最高B.最低C.相应【答案】:A14、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应当在()公布。A.社会范围内B.有关范围内C.机关。企事业范围内D.【答案】:B15、()不属于违反保密法律应承担的责任。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D.党纪处分【答案】:C16、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A.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二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五年B.绝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五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一年C.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答案】:C17、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我国家秘密的,应按照()的原则,报有关机关批准。A.“谁主管,谁负责”B.”一事一批”C.”谁主管,谁负责”和“一事一批”【答案】:C18、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分为()。A.绝密机密秘密B.核心重要一般C.重要一般内部D.特殊重点普通【答案】:B19、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依法追究()。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经济损失【答案】:B20、机密级计算机,身份鉴别口令字的更新周期为()。A.3天B.7天C.15天【答案】:B21、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工作主管部门审查后,报科技部审批的是()。A.秘密级技术B.机密级技术C.绝密级技术D.各类秘密技术【答案】:B22、某机关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携带秘密载体外出,其下述做法中正确的是()。A.采取保护措施,使秘密载体始终处于自己的有效控制之下B.报经本机关主管领导批准后,独自携带绝密级文件外出C.报经本机关主管领导批准后,二人共同携带绝密级文件外出参加涉外活动【答案】:A23、下列()事项不得确定为国家秘密。A.已经依法公开或者无法控制知悉范围的B.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C.法律。法规或者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公开的D.以上皆是【答案】:D24、传递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的途径是()。A.只能通过机要通信传递B.可以通过机要通信。机要交通或派专人传递C.只能专人直接传递【答案】:B25、泄露军事设施秘密,或者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军事设施秘密构成犯罪的,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B.套问。搜集。非法提供C.套问。搜集。收买D.窃取。刺探【答案】:A26、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依法追究()。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经济损失【答案】:B27、电报的,()。A.可以使用密码传真、密码电报B.不得使用密码传真、密码电报C.有时可以使用密码传真、密码电报D.使用密码传真、密码电报应当严格遵守规定【答案】:B28、涉密计算机的标签应当()。A.贴在显示器上B.及时更换损毁的标签C.不得自私修改。涂抹D.标签应注明密级及使用人【答案】:ABCD29、印刷。复印等行业在复制国家秘密载体方面,接受县级以上各级政府()的指导和监督。A.公安部门B.工商部门C.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答案】:C30、提出借领绝密级测绘成果资料的申请,应报()部门或()批准。A.省级测绘行政主管省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B.省级保密行政管理国家测绘行政主管部门C.省级测绘行政主管国家测绘行政主管部门D.省级保密行政管理国家保密局【答案】:C31、机关。单位违反保密规定,对应当定密的事项不定密,或者对不应当定密的事项定密,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给予处分。A.直接责任人员B.其他直接责任人员C.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答案】:C32、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确定密级。A.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B.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C.本机关单位的保密规定【答案】:B33、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同时确定()和知悉范围。A.保密期限B.定密责任人C.承办人D.公开日期【答案】:A34、定密的根本依据是()。A.保密事项范围B.定密目录C.保密法D.国家秘密定密管理暂行规定【答案】:C35、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公民发现国家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立即()并及时报告有关机关。单位。A.销毁B.采取补救措施C.采取隐藏措施D.采取保密措施【答案】:B36、过失泄露绝密级()件。机密级()件或秘密级()件的,应予立案。A.1,2,3B.1,3,3C.1,3,4【答案】:C37、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的损害。A.一般B.严重C.特别严重D.以上都正确【答案】:B38、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A.社会效益技术信息B.经济效益经营信息C.社会效益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D.经济利益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答案】:D39、收发涉密载体,应当履行()手续。A.清点。登记。编号。签收等B.交接C.签字【答案】:A40、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第一份关于保密工作的专门文件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B.《加强党的秘密工作通告》C《关于秘书工作技术问题的通知》D.《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保密工作通告》【答案】:B41、各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依照保密范围的规定及时确定密级,最迟不得超过()。A.10日B.20日C.30日【答案】:A42、单位,或者虽有定密权但经常产生超出其定密权限的国家秘密事项的机关、单位,可以向授权机关申请定密授权。这里“经常”是指()。A.3年来年均产生5件以上国家秘密事项B.2年来年均产生6件以上国家秘密事项C.3年来年均产生6件以上国家秘密事项D.2年来年均产生5件以上国家秘密事项【答案】:C43、有关涉密人员管理正确的说法是()。A.涉密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单位组织的保密资格审查和培训B.单位应当与涉密人员签订保密承诺书C.对在岗涉密人员每年都应当进行保密教育培训D.涉密人员严重违反保密规定的应当调离涉密岗位【答案】:ABCD44、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A.国家公务员B.共产党员C.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答案】:C45、单位发生泄密事件时,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同时报告()。A、市保密局B.自治区保密局C.当地保密工作部门【答案】:C46、某文件为机密级,除另行规定外,该文件保密期限最长可以确定为()。A.5年B.10年C.20年D.30年【答案】:C47、根据《保密法》和《保密法实施办法》,()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A.国家保密工作机构B.国家保密局C.国务院【答案】:B48、涉密人员的涉密等级如何划分()。A.绝密。机密。秘密B.核心。重要。一般C.重要。一般。内部【答案】:B49、()是党中央统一领导党政军保密工作的领导机构。A.各级保密委员会B.国家保密局C.中央保密委员会D.保密工作机构【答案】:C50、销毁涉密文件。资料要履行()手续,并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到指定场所监销。A.清点B.交接C.审批。登记【答案】:C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参考)2026年保密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达标题)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151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