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十四五”工作总结及“十五五”工作规划(资料)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十四五”期间优化服务流程,扩大受益群体,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十五五”规划继续深化制度改革,强化科技支撑,确保安全稳定运行。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十四五”工作总结及“十五五”工作规划(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有所用途!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总结“十四五”工作、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的统一部署,我中心紧紧围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推动住房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面回顾了“十四五”时期的工作成效,系统分析了新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蓝图。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十四五”工作总结“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目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支持职工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归集扩面持续突破,制度普惠性凸显。“十四五”期间,中心坚持将扩大制度覆盖范围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归集规模实现稳步增长。截至2025年8月,全市住房公积金累计归集总额达到1267.27亿元,较“十三五”末大幅提升。“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开户单位6807家,实缴单位总数达1.26万家;新开户职工22.54万人,实缴职工人数稳定在68.12万人。年缴存额突破130亿元,年均增长7.55%。制度受益面不断拓宽,非公有制单位职工缴存人数占比上升至33.78%,较“十三五”末提升7.96个百分点。特别是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缴存范围,并给予1%的缴存补贴,有效吸引了新市民、青年人等重点群体参与,推动了住房公积金从单位职工“专享”向全体劳动者“共享”转变。(二)保障功能充分发挥,住有所居成效显著。中心持续优化使用政策,有力支持了职工基本住房消费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十四五”期间,累计为百万名职工办理提取318.57亿元;发放个人住房贷款5万余笔、金额200余亿元,支持职工购建房面积显著增长。政策导向更加精准,2024年,发放的公积金贷款中,用于购买首套住房的比例高达87.99%,较“十三五”末提高4.06个百分点;40岁以下青年职工成为贷款主力军,占比达81%,提高20.5个百分点;中低收入群体受益明显,占比94.18%。通过提供低息贷款,对比商业住房贷款,累计为职工节约利息支出近5亿元(2024年当年节约4.94亿元),有效减轻了职工购房负担。同时,积极支持租赁住房消费,租房提取额年均增长18.29%。(三)政策体系持续优化,住房消费有力支持。面对市场变化和职工需求,中心灵活调整政策工具包,打好“组合拳”。先后20余次调整优化缴存使用政策。取消省内购房提取、偿还贷款提取的户籍地和工作地限制,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优化房屋套数认定标准,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至20%。实施“商转公”、“带押过户”、异地贷款等政策,平均每笔贷款额较“十三五”末上升11.74万元。响应国家生育政策,提高多子女家庭贷款最高额度,并与购买“好房子”、现房销售等政策叠加,最高贷款额度可达165万元,位居省内前列。这些政策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支持了合理住房消费。(四)管理服务提质增效,便民惠企水平提升。中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服务效能显著增强。扎实推进贷款“一件事”集成办理,完成企业开户、注销、“个转企”等8个事项“一件事”改革。依托数字赋能,持续优化线上服务,提升网办效率。坚持以缴存人为中心,开展“惠民公积金、服务暖人心”服务提升三年行动,打造“捷诚服务、满意儒乡”服务品牌。加强资金精细化管理,在存款利率下行的形势下,2024年仍实现增值收益5.56亿元,同比增长2.77%,为城市廉租住房建设补充资金5.23亿元,占增值收益的94.06%,有力支持了全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资产质量保持优良,贷款逾期率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梯队。(五)文化建设深度融合,队伍根基持续夯实。中心立足孔孟之乡文化底蕴,创新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基层党建、业务实践深度融合。构建了以“积金惠民安居儒乡”为核心的单位文化体系,形成了“人本文化、服务文化、合规文化、廉洁文化”一体推进的“1+4+N”治理新模式。打造了“公权为民,积廉成金”的廉洁文化和“心有规矩,行有方圆”的合规文化。通过“党员儒学修身行动”等载体,提升干部队伍素养。成功获评“全国文明单位”等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城区第五管理部获评国家级“表现突出星级服务岗”,多项成果入选省级优秀标准,单位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制度覆盖的广度和深度仍有提升空间,非公企业、灵活就业人员的参制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政策工具箱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需持续优化,对“好房子”、绿色建筑、城市更新等新领域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三是数字化治理和服务能力与人民群众的更高期待相比,仍有改进余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水平需进一步提升;四是风险防控的预见性和精准性需进一步增强,应对复杂形势的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问题需要在“十五五”期间着力解决。—2—二、“十五五”规划背景(一)建设成效。“十四五”时期的扎实工作,为“十五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归集资金的“蓄水池”更加深厚,保障功能的“稳定器”作用更加凸显,政策体系的“调节器”手段更加丰富,管理服务的“助推器”效能更加显著,文化建设的“软实力”支撑更加有力。特别是中心在党建引领、制度创新、风险防控、服务优化等方面探索积累的“*经验”,如率先制定贷款合作楼盘管理办法、开发“征信查询前置系统+风控模型”贷款审批模式、构建特色单位文化体系等,为未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借鉴。中心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在各类评价中位居前列,为谋划“十五五”增强了底气。(二)形势分析。“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也是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深化、作用提升的重要机遇期。从宏观政策看,中央强调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这要求住房公积金在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好房子建设等方面展现新作为。从城市发展看,*市正处于城市能级提升、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央和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公积金制度更好地服务于“人口集聚”、“存量提质”、宜居城市建设等目标。从技术变革看,数字化浪潮为公积金服务的智能化、便捷化、精准化提供了强大支撑。从群众需求看,缴存职工对住房品质、居住环境、服务体验有了更高期待,要求公积金政策更普惠、服务更贴心、管理更精细。面临的短板弱项主要体现在:思维认知上,部分领域对新时代公积金工作的战略性、系统性认识有待深化,前瞻性研究需加强。制胜能力上,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破解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专业化人才储备需加强。制度机制上,跨部门协同、政策评估动态调整、灵活就业人员参与等长效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综合保障上,资金长期平衡压力、信息系统安全韧性、基层服务能力均衡发展等需持续关注。(三)发展机遇。“十五五”时期,住房公积金事业发展面临多重机遇。国家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公积金制度吸引、留住人才,支持县城建设提供了广阔舞台。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为公积金发挥普惠金融优势、参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发展,为公积金提升治理效能、创新服务模式注入了强大动力。全社会对民生福祉的高度重视,为公积金彰显制度价值、增进人民福祉营造了良好氛围。*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为公积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必须牢牢把握这些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推动公积金事业再上新台阶。三、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及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住房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制度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保障缴存职工基本住房需求为根本,更加注重制度的公平性、普惠性和可持续性,更加注重支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更加注重服务城市更新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更加注重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谱写新征程上*住房公积金事业服务民生新篇章,为我市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贡献更大力量。(二)规划原则1.坚持党的领导,把准方向。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党对住房公积金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2.坚持人民至上,保障民生。始终将满足缴存职工对美好居住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住房领域急难愁盼问题。3.坚持制度创新,精准施策。顺应形势发展,持续优化政策体系,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灵活性,更好支持合理住房消费。4.坚持数字赋能,智慧高效。将数字化贯穿于管理、服务、监管各环节,提升业务协同、数据共享、线上服务能力,打造智慧公积金。5.坚持安全稳健,防控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资金运行、信息安全、廉政风险等全方位防控,守牢安全底线。6.坚持文化引领,提升素养。延续“积金惠民安居儒乡”文化品牌,提升队伍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三)目标任务1.五年总体目标:到“十五五”期末,基本建成制度更加完善、覆盖更加广泛、使用更加便捷、管理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优质、运行更加安全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体系,制度对各类就业群体的吸引力显著增强,对职工住房消费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主要发展指标预期:——制度覆盖:实缴职工人数年均保持稳定增长,灵活就业人员参制比例显著提升。—4—————资金归集:年缴存额年均增长率保持在合理区间,归集总量稳步扩大。————资金使用: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额稳步增长,贷款逾期率持续控制在低位水平,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业务“全程网办”率、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争创更多服务品牌荣誉。————风险防控:构建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确保资金、信息、管理安全。2.逐年分项目标:——2026年(开局之年):重点完成规划启动和机制建设。明确各项任务路线图、时间表。研究出台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具体政策细则。数字化重点项目建设取得初步进展。————2027-2028年(攻坚之年):重点推动改革深化和任务攻坚。制度扩面取得新突破,政策工具箱更加丰富。智慧公积金平台核心功能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2029-2030年(收官之年):重点实现目标冲刺和成效巩固。全面评估规划完成情况,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收官。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谋划“十六五”发展思路。四、主要任务(一)持续扩大制度覆盖,增强普惠共享水平1.深化非公单位扩面。聚焦上市后备企业、“四上”企业等重点目标,开展精准归集扩面。深入落实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完善缴存补贴机制,适时提高补贴标准,加强政策宣传,吸引更多新市民、青年人自愿缴存。2.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落实国家关于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要求,探索构建适合农业转移人口特点的政策支持体系,更好满足其安居需求。3.强化依法缴存。完善行政执法机制,用好诉调对接等手段,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持续开展未缴欠缴清理工作。(二)优化政策供给体系,精准支持住房消费1.助力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对购买保障性住房的贷款支持力度。落实差别化信贷政策,鼓励缴存人购买现房、高品质住宅、绿色建筑,引导住房品质升级。2.加力支持城市更新。积极支持缴存人提取公积金用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等。研究对参与城中村、危旧房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政策。3.深化租购并举。持续优化租房提取政策,提高提取便利度,支持新市民、青年人通过租赁解决住房问题。完善购房贷款政策,重点保障首套刚需,合理支持改善性需求。4.强化重点群体保障。持续对多子女家庭、高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十四五”工作总结及“十五五”工作规划(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195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