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在“十五五”规划座谈会上的讲话(资料)
会议强调要围绕集团战略目标,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在“十五五”规划座谈会上的讲话(资料)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在“十五五”规划座谈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刚才,我们用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分批次听取了基层业务骨干、青年干部与名校优生以及三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关于集团“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大家立足岗位,畅所欲言,既深入复盘了“十四五”的发展成效,也精准查摆了短板不足,更围绕各领域的战略性储备、核心优势锻造,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想法。内容覆盖产业转型升级、管理效能提升、人才梯队建设、数智深度融合等关键方向,展现了很高的参与热情和很强的专业精神。这次座谈会,既是一次集思广益的头脑风暴,也是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为我们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我代表集团党委,向各位参会代表和所有为此次座谈会付出努力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也是我们集团在巩固“十四五”成果基础上,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五年。科学编制好“十五五”规划,事关集团长远发展,事关每一位员工的福祉,事关我们能否更好地履行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使命。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集团实际,我讲几点意见。一、要在变局中锚定新方位“十四五”以来,集团上下同心协力,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这是我们谋划“十五五”的坚实基础。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市场竞争格局也在加速演变。这就好比航行,过去可能是在相对熟悉的水域,风平浪静;现在则进入了开阔海域,既有新的航道机遇,也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风浪。因此,谋划“十五五”,首要的就是看清大势、把握大局,因势利导,调整优化我们的发展布局,确保集团这艘航船方向正确、行稳致远。(一)要胸怀全局,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新要求。谋划“十五五”,必须将集团发展置于国家战略的宏大背景中考量。党的二十大对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清晰描绘,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总目标。集团的“十五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总目标,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合理确定我们的目标任务,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举措。比如,在国家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领域,我们有没有可能发力?在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方向上,我们能否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要对标对表,深入分析论证,确保我们的规划与国家整体目标保持取向一致性,又能体现集团特色和优势。决不能闭门造车,要确保集团的发展步伐与国家的战略节奏同频共振。(二)要聚焦主业,在优化经济布局中塑造新优势。面对外—2—部环境的深刻变化,最根本的还是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对于我们集团而言,就是要聚焦主责主业,持续优化我们的产业结构和市场布局。这就好比下棋,要有战略眼光,懂得取舍,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关键、最有价值的领域。要深入研究哪些是我们的核心优势,需要进一步巩固和锻造;哪些是短板弱项,需要加快补齐;哪些是未来发展的新赛道,需要前瞻布局。要坚持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并举。特别是要结合集团实际,思考如何利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业务,如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避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优化布局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现有基础上做精做深、做强做优,实现内涵式增长。(三)要危中寻机,在统筹发展与安全中筑牢底线。发展和发展伴生的风险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当前,各种风险挑战交织叠加,我们必须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要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有效防范化解经营风险、投资风险、债务风险、合规风险等。要特别关注外部技术限制、贸易壁垒等可能对集团产业链供应链带来的冲击,提前谋划应对之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安全是发展的前提,稳定的环境是企业行稳致远的保障。在“十五五”规划中,要把风险防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确保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不出现颠覆性问题。二、要在传承中激发新动能“守正”是根基,是坚持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和核心方向;“创新”是源泉,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场的必然选择。科学谋划“十五五”,是对“十四五”规划科学理念的继承与发展,既要立足实际,更要着眼长远。我们不能抛弃过去的宝贵经验另起炉灶,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让创新成为驱动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一)要点燃引擎,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抓手。“十五五”时期,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对于我们企业而言,这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落到提升产品竞争力、改进工艺流程、优化管理模式上。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创新体系。不仅要关注应用技术的开发,也要在可能的方向上,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抓紧攻关。比如,我们可以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决策水平;可以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研发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让创新的源泉在集团内部充分涌流。(二)要强筋健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往往体现在其所在的产业生态和内部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水平上。要坚持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4—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并举。对于我们的传统优势业务,不能视为“夕阳产业”,而要通过技术改造、模式创新,让其焕发新的生机,好比老树发新枝。对于有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要积极稳妥地进入,培育新的增长极。而对于代表未来方向的未来产业,则要保持敏锐,适时进行前瞻性布局。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加强与上下游优秀企业的协同合作,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生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就像建造一座大厦,需要坚实的基础(传统产业升级)、坚固的框架(新兴产业壮大)和面向未来的设计(未来产业布局),缺一不可。(三)要提升效能,向管理要效益要竞争力。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规划再好,最终要靠高效的管理去落实。“十五五”期间,我们要把提升管理效能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持续优化集团管控模式,明确各层级权责边界,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要大力推进精益管理,降本增效,向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要效益。要积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提升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数字化水平。数智深度融合不仅是产业升级的方向,也是管理变革的利器。要加快推动数字化技术在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打通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享,让管理更智能、更精准。管理效能的提升,直接关系到我们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关系到集团的整体运营质量。(四)要激发活力,用好深化改革关键一招。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300多项改革举措,大部分需要在“十五五”时期完成。对我们集团而言,也要将改革的精神贯穿始终。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集团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勇于突破,大胆探索。比如,在完善公司治理方面,如何进一步厘清党委、董事会、经理层的权责边界,提升治理效能?在市场化经营机制方面,如何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真正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如何积极稳妥地引入社会资本,激发内生动力?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深化改革,调整生产关系,可以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集团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三、要在人才中厚植新优势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一切宏伟的蓝图,最终要靠人去实现。集团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为集团“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夯实人才根基。(一)要筑巢引凤,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高地。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要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围绕集团“十五五”发展重点方向,精准引才、系统育才、科学用才、用心留才。要放眼内外,既要注重从外部引进集团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特别是那些能够带来新技术、新理念、新市场的领军人才和团队;也要高度重视内部现有人才的培养和挖掘,建立常态化的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给平台、压担子,—6—让内部人才脱颖而出。要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使收入分配更加倾向于做出实际贡献的人才,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要打造吸引人才的“强磁场”,让集团成为各类优秀人才向往的高地。(二)要砺剑铸盾,构建高效能人才培养体系。引进来,还要培养好、使用好。人才培养非一日之功,需久久为功。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这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要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人才的特点和需求,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对于经营管理人才,要着重提升其战略思维、领导能力和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对于专业技术人才,要为其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技术交流平台,鼓励其深耕专业、勇攀高峰;对于技能人才,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通过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方式,提升其技艺水平。要特别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他们是集团的未来和希望。要敢于给优秀年轻人才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在实践历练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培养人才就像育苗,需要阳光雨露,也需要修枝剪叶,要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培养链条。(三)要凝心铸魂,营造人尽其才的良好生态。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人才发展生态的竞争。一个好的生态,能够让人才活力迸发,让创新源泉涌流。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企业内部首要的就是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公开公平、人尽其才的内部环境。各级领导干部要光明磊落同人才交往,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鼓励人才爱岗敬业、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担当社会责任。要打破制约人才发展的“玻璃门”、“旋转门”,畅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的渠道,让每个人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人才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凝聚力,让人才真正把集团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安心、安身、安业。良好的政治生态和用人环境是最好的“粘合剂”,能够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集团改革发展事业中来。(四)要淬炼本色,强化高标准自我要求。人才队伍建设,不仅在于能力的提升,更在于品格的锤炼。特别是我们的青年职工,是集团的生力军和未来,更要秉持敢闯敢干的精神、勇担重任的魄力,以高标准自我要求。要持续提升思想站位,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个人的成长与集团的发展、国家的需要同向同行。要持续精进专业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努力成为本领域的行家里手。要坚守廉洁底线,这是干部员工安身立命的“护身符”。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集团各项规章制度,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只有德才兼备,方能堪当大任。每一位员工,特别是青年骨干,都要在思想上、能力上、作风上不断淬炼,才能更好地投身集团“十五五”规划的实践,在推动—8—集团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同志们,“十五五”规划的蓝图已经着手描绘,未来的征程充满机遇与挑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精神,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并全力以赴抓好落实。我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就一定能够不断推动集团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谢谢大家。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在“十五五”规划座谈会上的讲话(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198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