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整理)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
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升级,优化公共服务,加强生态保护,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整理)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XX镇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五五”规划纲要,对于我镇把握新发展机遇,应对新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结合河南省、郑州市及XX市最新战略部署,立足我镇发展实际而制定,是未来五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镇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十五五”时期是我镇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重要地位的关键五年。必须深刻认识“十四五”时期奠定的坚实基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面临的复杂环境,在变局中开新局,在挑战中寻机遇。(一)“十四五”时期发展成就回顾“十四五”时期是XX镇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迎难而上,砥砺奋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开启“十五五”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是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质量持续提升。预计到2025年末,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80亿元,年均增长达到6.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步增长,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坚实财力。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三次产业结构由“十四五”初期的5:65:30优化至2025年的4:62:34,服务业比重稳步提升,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二是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坚持“产业兴镇”不动摇,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格局初步形成。煤炭、耐火材料、特种水泥等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和绿色转型,焕发新的生机。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取得重大进展,总投资达3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园一期项目已建成投产,年产10万吨高性能纸基新材料项目顺利落地,200MW/4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完成前期规划并启动建设为我镇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能。三是文旅文创融合彰显新活力。依托辖区内国家4A级景区XX风景区,大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预计到2025年底,全镇年接待游客量将超过2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XX山水”文旅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景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智慧旅游建设走在全市前列。结合本地文化资源开发的系列文创产品受到市场欢迎,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城乡面貌展现新气象。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成功创建一批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特色种养殖业和观光农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城乡路网、供水、供电和信息网络等公共设施覆盖率和质量大幅提升。预计2025年,全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五是社会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领域投入持续加大。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岗位超过5000个。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回顾五年来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省、市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二)“十五五”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我镇的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必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从国际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为我镇在新材料、储能等领域抢占先机提供了可能。但同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对我镇传统优势产业的出口和新兴产业的关键技术引进带来不确定性。从国内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制度优势、市场优势、产业体系优势更加彰显。国家深入实施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为我镇承接产业转移、优化生态空间布局提供了重大政策机遇。省、市层面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文旅文创融合,为我镇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力支撑。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镇发展面临的挑战和短板。一是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煤炭、耐材等传统产业占比仍然偏高,能源消耗和环境压力较大,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新材料、储能等新兴产业尚处于培育期,规模效应和产业链优势尚未完全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任重道远。二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企业研发投入不足,高层次创新人才短缺,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制约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尚存。农业农村现代化相对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仍有短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任务依然繁重。四是民生保障和生态环保压力并存。人口结构变化对公共服务提出新要求,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仍需补短板、强弱项。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尚不稳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综合判断,“十五五”时期我镇机遇大于挑战。全镇上下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奋力谱写XX镇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推进产业转型、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确保“十五五”规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到2035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二)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在XX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作为发展的“指挥棒”,坚定不移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好发展与安全、速度与质量、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坚持改革创新。坚定不移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三)到2030年主要目标展望2030年,通过“十五五”时期的努力奋斗,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决定性基础。——经济实力实现新跃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到2030年总量力争突破28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产业转型取得新成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以上,新材料、新能源储能、再生纸等产业形成规模化集群优势。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文旅文创产业成为重要的支柱性产业。——文旅融合迈上新高度。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XX风景区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或5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量突破4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40亿元。“XX”文化品牌影响力享誉省内外。——乡村振兴展现新面貌。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更加完善。乡村建设行动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健全,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和美乡村示范带。——绿色发展达到新水平。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画卷更加壮丽。——民生福祉增进新内涵。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健康XX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三、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加快构建具有XX镇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一是推动耐材水泥产业绿色转型。全面落实能耗“双控”和环保要求,支持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超低排放改造和资源循环利用改造。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高附加值、特种用途的新型耐火材料和特种水泥产品,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二是促进煤炭产业清洁高效利用。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引导煤炭产业与新能源产业耦合发展。推广应用先进采煤技术和智能化工作面,提升开采效率和安全水平。探索发展煤化工、煤基新材料等精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三是实施“智改数转”工程。鼓励传统工业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全面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聚焦高性能复合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等领域,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积极对接落实《郑州市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争取市级专项资金和基金支持。加快推进总投资5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园二期、三期建设,力争到2030年,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成为区域重要的新材料生产基地。二是前瞻布局储能产业。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战略机遇,以200MW/4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为龙头,积极引进电芯制造、电池封装、系统集成等上下游企业。探索“新能源+储能”、“工业园区+储能”等应用场景,将我镇打造成为郑州市乃至河南省重要的新型储能产业示范区。重点支持磷酸铁锂电池等技术路线的发展和应用。三是加快发展再生纸产业。推动年产10万吨高性能纸基新材料项目全面达产,引进总投资超过6亿元、年产50万吨的彩印包装再生纸项目。支持企业采用先进环保技术,构建废纸回收、再生浆生产、高档纸品制造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打造绿色低碳的再生纸产业基地。(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规划建设服务于工业园区的现代物流中心,提升物资集散和配送效率。二是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结合城镇更新和新区建设,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引进新型商业业态,打造特色商业街区。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社区服务等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生活需求。四、深化文旅文创融合,打造区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整理)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217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