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整理)党课:树牢正确政绩观务实笃行担使命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好干部
党课强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干部务实工作,忠诚干净担当,为新时代发展贡献力量。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整理)党课:树牢正确政绩观务实笃行担使命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好干部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党课:树牢正确政绩观务实笃行担使命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好干部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2025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在座的各位——我们XX县干部队伍中最富活力、最具潜力的中坚力量,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开班之际,县委安排我来给大家讲一堂党课,这既是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要求,更是县委对大家的关心和期许。今天,我想围绕“树牢正确政绩观,务实笃行担使命,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好干部”这个主题,和大家谈谈心、提提神、鼓鼓劲。在座的各位同志,都是经过组织严格选拔、层层推荐的优秀代表,可以说是我们XX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大家正处在干事创业的黄金时期,恰逢我们国家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XX县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你们的成长进步,直接关系到XX县未来五到十年甚至更长远时期的发展大局。因此,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事业、如何看待手中的权力,就成为摆在每一位中青年干部面前的必答题。这道题答得好不好,直接决定了我们能走多远、能飞多高,也决定了我们能否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当前,我们XX县的发展态势总体向好,但挑战与机遇并存。从宏观数据看,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了305亿元,同比增长7%,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成绩。我们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0:45:45,第三产业比重首次与第二产业持平,这标志着我们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积极变化。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2%,县城和重点集镇的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XX亿元,为各项民生事业和重点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成绩的背后是巨大的发展压力。XX亿元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体现了我们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强弱项”的决心与投入,但也反映出我们财政收支平衡的长期压力。我们的主导产业还不够强,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还有很多急难愁盼。面对这样的县情,我们是选择安于现状、小富即安,还是选择迎难而上、再攀新高?答案不言而喻。而要实现新的跨越,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特别是你们这些中青年干部,作为推动XX各项事业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见证者,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使命。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需要有一大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干部”。今天,我就从“忠诚、政绩、担当、干净”四个关键词出发,和大家谈一谈如何成为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时代好干部。一、铸牢忠诚之魂,做信念坚定、政治过硬的明白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也是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总书记反复强调,“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这种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而是体现在行动中的。第一,忠诚必须是纯粹的,要体现为理论上的清醒。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如果理论根基不牢,就容易在各种错误思潮面前迷失方向,在重大考验面前摇摆不定。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价值多元的时代,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对我们的理想信念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的人觉得马克思主义“过时了”,西方“宪政民主”才是“普世价值”;有的人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怀疑,觉得那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还有的人在网络上看到一些抹黑党史国史的言论,就信以为真、人云亦云。这些都是理论不清醒、信仰不坚定的表现。作为党的干部,我们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能满足于读了几本书、听了几次课,而是要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要深入学习总书记在XX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将其作为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根本遵循。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变化中保持政治定力,确保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第二,忠诚必须是绝对的,要体现为行动上的坚决。检验忠诚与否,最直接的标尺就是是否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这绝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具体的、现实的。它体现在我们贯彻执行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的方方面面。上级要求推动的改革,我们是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落实,还是消极应付、敷衍了事?县委部署的重点工作,我们是迎难而上、一抓到底,还是拈轻怕重、推诿扯皮?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是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还是态度暧昧、左右摇摆?这些都是检验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两个维护”的试金石。我们有些干部,开会时表态很好,口号喊得震天响,但一回到单位就“涛声依旧”,工作还是老一套;有的干部对上级政策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打折扣、搞变通,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把戏。这些行为,从根子上说,就是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表现。真正的忠诚,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闻令而动、令行禁止,是确保中央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在XX大地不折不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第三,忠诚必须是具体的,要体现为纪律上的严明。讲忠诚,就必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一些大案要案,很多都与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有关,搞“七个有之”的,最终都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惩。我们必须引以为戒,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要严格遵守党章和党内各项法规制度,决不能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要自觉抵制各种“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该请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不能搞“一言堂”,更不能先斩后奏。特别是对于组织作出的决定,即使个人有不同意见,也必须无条件服从和执行。这是组织原则,也是对党忠诚的具体体现。二、树牢政绩之观,做求真务实、造福于民的实干家政绩观是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直接关系到我们干事创业的方向和成效。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干事创业的“总开关”。总书记告诫我们,“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我们追求的政绩,应该是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政绩。首先,要深刻理解“政绩为谁而树”。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为人民。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做的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一个项目能不能上,一项政策该不该出,不能只算经济账,更要算民生账;不能只看对局部发展有无好处,更要看对增进全体人民福祉有无裨益。前些年,有的地方为了追求GDP排名,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上马高污染项目,虽然一时数据好看了,但给当地留下了难以修复的生态创伤,老百姓怨声载道。这就是典型的政绩观错位。在我们XX县,同样要警惕这种倾向。是不是修了多少公里的路、建了多少栋高楼就是政绩?是不是招来了多少投资、办了多少节会就是政ji?是,但不全是。真正的政绩,是老百姓门口那条泥泞路变成了水泥路,是孩子们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是群众看病就医更方便、更便宜,是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才是老百姓心中最大的政绩。其次,要准确把握“树什么样的政绩”。正确的政绩,必须是符合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再走过去那种粗放式发展的老路,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我们要的政绩,是绿色的政绩。就拿我们正在推进的XX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来说,这个项目投资大、周期长,短期内可能看不到明显的经济效益,甚至还要为此关停一些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影响一时的税收。但从长远看,它修复了我们的生态系统,保障了全县人民的饮水安全,为未来发展生态旅游、绿色农业打下了坚实基础。这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政绩。我们要的政绩,是创新的政绩。面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我们是墨守成规、等待观望,还是主动求变、拥抱创新?县里正在大力推动的“智慧农业云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改造传统种植业,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这需要干部们学习新知识、研究新办法,过程很辛苦,但它代表了农业发展的未来方向,是推动我们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的关键一招。这就是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好政绩。我们要的政绩,是共享的政绩。发展的成果最终要由全体人民共享。我们近几年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实施了老旧小区改造、城乡公交一体化、农村“四好公路”建设等一大批惠民工程。我们宁可少上一些“锦上添花”的项目,也要集中财力办好这些群众急难愁盼的“雪中送炭”的事。把小事办细、好事办实、实事办好、难事办妥,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好政绩。最后,要科学考量“如何树好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搞“寅吃卯粮”、“竭泽而渔”的蠢事。有的干部为了出成绩,喜欢搞“大会战”、铺大摊子,不顾客观条件,盲目上项目,结果留下一堆“半拉子工程”和沉重的债务负担。这就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干事创业,既要积极作为,也要量力而行。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有些工作,比如基础教育投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社会治理网格化等,可能短期内不出彩,甚至不为人知,但它们是社会稳定和长远发展的“压舱石”。作为党的干部,我们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甘于抓未成之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这才是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三、强化担当之要,做本领高强、善作善成的奋斗者担当是干部的职责所系、价值所在。“为官避事平生耻”。新时代的干部,必须有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担当精神和过硬本领。第一,要有“想干事”的自觉。“想干事”是一种思想境界,源于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作为中青年干部,大家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正是干事创业的大好年华。如果在这个时候就产生了“躺平”思想,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那不仅是个人的悲哀,更是组织的损失。大家要扪心自问:组织把我放到这个岗位上,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我享受待遇、安逸度日吗?当然不是。是为了让我为这个地方的发展、为这里的人民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贡献。我们要厚植为民情怀,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看到群众还有困难,就应该寝食难安;看到发展还有差距,就应该如坐针毡。只有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中,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才能真正把干事创业当作一种追求、一种乐趣。第二,要有“敢干事”的魄力。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的深水区、发展的攻坚期,我们面对的矛盾和问题,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硬骨头”。化解房地产领域的历史遗留问题,会不会得罪人?推动僵尸企业的破产重组,会不会引发不稳定因素?整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会不会捅“马蜂窝”?这些都是现实的考验。在这些考验面前,是选择当“开明绅士”,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还是选择当“战士”,敢于较真碰硬、攻坚克难?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好干部就要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在矛盾面前不回避,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当然,“敢干事”不是蛮干,不是乱干。我们要坚持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内大胆工作,既要充满激情,又要保持理性。组织是大家敢于担当的坚强后盾,县委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对那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则要严肃问责。我们要营造一种“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优秀者优先”的鲜明导光向。第三,要有“能干事”的本领。担当作为,光有热情和勇气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善作善成的真本领。总书记强调,干部要“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很多干部都或多或少存在“本领恐慌”。有的对经济工作是“门外汉”,谈起项目、产业、金融,说不出个所以然;有的不熟悉法律法规,习惯于用行政命令的老办法解决新问题,结果是欲速则不达;有的做群众工作能力弱,话说不到群众心坎里,事办不到群众点子上。这些都是能力不足的表现。这次组织大家来培训,就是要帮助大家“充电”、“加油”。大家要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整理)党课:树牢正确政绩观务实笃行担使命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好干部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21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