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整理)县2025年冬季道路交通安全暨第四季度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讲话提纲
强调冬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重要性,部署第四季度安全工作重点,确保交通安全形势稳定。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整理)县2025年冬季道路交通安全暨第四季度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讲话提纲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县2025年冬季道路交通安全暨第四季度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讲话提纲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冬季道路交通安全暨第四季度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第四季度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针对冬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确保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一、第四季度工作成效第四季度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乡镇、各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隐患排查治理成效显著。全县共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200处,整改180处,整改率达90%。重点针对国省道、县乡道和农村地区危险路段开展整治,完成危桥改造5座,增设警示标志30处,修复破损路面45公里,道路本质安全水平得到提升。二是路面执法管理持续强化。公安交警部门持续开展“冬季攻势”专项行动,查处酒驾醉驾违法行为20起,超速行驶150起,货车超载130起,电动自行车违法2000余起。三是重点企业监管不断深化。交通运输部门对全县“两客一危一货”企业开展全覆盖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整改安全隐患35处,淘汰不符合安全标准车辆15台。四是学生交通安全工作稳步推进。教育、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开展学生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查处校园周边非法营运车辆25台,组织交通安全教育讲座100场次,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五是交通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全县共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3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曝光典型案例50起,营造了浓厚的交通安全氛围。六是恶劣天气应急管理更加完善。县应急管理局、气象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联合制定冬季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储备融雪剂100吨、防滑链500套、除雪车10台,确保了极端天气下道路安全畅通。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乡镇、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奋战在道路交通安全一线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全县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一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部分乡镇对国省道、县乡道和农村地区危险路段排查整治不到位,特别是急弯陡坡、临水临崖、平交路口等事故易发多发路段,标志标线不清、防护设施不全的问题依然存在。二是路面执法管理存在薄弱环节。部分区域执法力量不足,执法覆盖面不广,对“三超一疲劳”、酒驾醉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不够,执法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三是重点企业管理不严格。部分“两客一危一货”企业主体责任—2—落实不到位,动态监控系统使用不规范,驾驶员安全培训不足,车辆维护保养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四是学生交通安全风险突出。未成年人违规驾驶二轮、三轮电动车问题仍然存在,监护人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学校周边非法营运车辆屡禁不止,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有待增强。五是交通宣传教育针对性不强。部分宣传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力,群众参与度不高,宣传效果有待提升。六是恶劣天气应急管理存在短板。部分乡镇应急物资储备不足,应急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预警信息传递不及时,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高。三、冬季道路交通安全重点工作当前,我县已进入冬季,低温寒潮、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频繁,客货运输需求旺盛,学生寒假临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各乡镇、各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冬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一)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一是强化重点路段排查治理。针对国省道、县乡道和农村地区危险路段,特别是急弯陡坡、临水临崖、平交路口、长下坡等事故易发多发路段,开展“三查三治”专项行动。查道路基础设施,治防护设施不全;查桥梁隧道安全,治隐患桥梁;查标志标线,治标识不清。确保到2025年底,县道、乡道和通客车村道安全隐患治理达标率达到100%。二是加强重点企业安全监管。交通运输部门要对全县“两客一危一货”企业开展每月不少于一次的督导抽查,重点检查车辆维护保养、动态监控系统使用、驾驶员安全培训等情况。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货运装载场站、车辆检测机构、驾驶人培训学校的执法检查,确保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发现的问题,要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限期整改,确保隐患清零。三是深化农村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公安交警等部门要联合开展农村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农村“两危”、“三超一疲劳”、无证驾驶、酒驾醉驾、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加强对农村集市、庙会等有举办方的集市食品安全监管,推动“XX链”落地应用,强化进货查验,督促举办方履行事先备案、审核审查和经营管理等主体责任。四是加强施工路段安全管理。住建、交通、公安等部门要加大对边坡、基坑支护、脚手架工程、施工用电等区域和岗位的巡查检查力度,及时消除各类隐患。遇暴雪、大风、低温等极端天气时,要按规定停止相关作业,大型起重机械要采取抗风防滑措施。(二)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行为一是严查“三超一疲劳”违法行为。公安交警部门要采取“定点检查+流动巡查”、“白天严查+夜间突击”相结合的方式,在城区餐饮娱乐集中区、城乡结合部、国省县道重点路段等关键区域设卡布控,对过往车辆进行逐一检查。要加大对超速、超员、超载和疲劳驾驶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始终保持高压严管态势。二是严查酒驾醉驾违法行为。针对冬季聚会、娱乐活动增多—4—的特点,公安交警部门要高频开展酒驾醉驾专项整治行动,特别是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期间,要加大查处力度,形成震慑效应。要严格执行“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教育一起”的工作要求,始终保持对酒驾醉驾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三是严查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公安交警、市场监管、城市管理部门要联合开展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骑乘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违规载人、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要加强对共享电动车、线上租车平台的监管,严查平台审核不严、未成年人使用假证件租用车辆等问题。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电动自行车销售环节的监管,严禁违规向未成年人出售或提供车辆,以及提供非法改装服务。四是严查农村交通违法行为。公安交警、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部门要联合开展农村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农用车非法载人、无证驾驶、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要加强对农村地区交通违法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交通安全意识。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地区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形成震慑效应。(三)加强重点车辆和重点企业管理一是强化“两客一危一货”车辆监管。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对“两客一危一货”车辆的分类分级监管和全过程动态监控,严查“三超一疲劳”等行为。要深化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营运车辆逾期未检验、未报废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发现的问题,要建立隐患清单,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隐患及时整改到位。二是加强校车安全管理。教育、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要联合开展校车安全管理工作专题检查。所有校车必须完成冬季保养和安全检测,配齐防滑链等应急设备。学校要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与校车服务提供者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的安全管理责任。要定期开展校车驾驶员安全培训,确保驾驶员具备相应的安全驾驶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学校周边非法营运车辆的查处力度,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三是加强货运源头企业监管。交通运输部门要对辖区内重点货运源头企业开展走访排查,坚持“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加强普法宣传和警示教育,引导货运从业人员合法装载、平安出行,夯实源头企业治超主体责任。要建立隐患信息转递机制,督促车辆所属企业或所有人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整改隐患。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要依法从严查处,形成震慑效应。四是加强新业态监管。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对直播带货、社交电商、平台经济等新业态的监管,特别是涉及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直播带货销售行为。要强化对直播电商食品经营活动的管辖适用、协同监管、监督检查和信用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对抽检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者、经营者依法处理,对抽检不合格食品涉及的直播电商平台经营者和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服务机构依法通报。(四)切实保障学生交通安全一是强化校园交通安全教育。教育部门要将交通安全教育纳—6—入常规教学计划,每月至少安排1课时进行系统化教学。通过主题班会、开学第一课等形式,开展实景模拟、互动体验等多样化教育活动。可以邀请交警进校园开展讲座,结合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二是严查校园周边交通违法行为。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要联合开展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整治行动,重点查处非法营运车辆、违规停放车辆、电动车违规骑行等违法行为。要加强对学校周边道路的巡查管控,及时发现和纠正交通违法行为,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三是加强监护责任落实。各乡镇、社区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监护人的宣传教育,提高监护人对学生交通安全的重视程度。要引导监护人妥善管理家中电动车辆,严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骑行电动车。对监管不力导致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监护人,要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四是加强校车安全运行管理。校车服务提供者要严格按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要求,确保校车安全运行。校车必须配备齐全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带、灭火器、急救箱等。校车驾驶员必须具备相应的驾驶资质,有无酒后驾车、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学校要与校车服务提供者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的安全管理责任。校车运行企业及个体经营者要加强对校车的动态监管,确保校车安全运行。(五)深入持久开展交通宣传教育一是创新宣传教育形式。要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VR/AR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可以借鉴会东县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基地的VR沉浸式体验模式,让学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亲身体验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地区“大喇叭”广播、微信群等宣传手段的运用,提高宣传覆盖面和实效性。二是精准宣传教育内容。要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宣传教育。对学生群体,要重点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和安全知识;对驾驶员群体,要重点宣传冬季安全驾驶技能和应急处置知识;对农村居民,要重点宣传农用车非法载人、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的危害。要结合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加强部门联动宣传。公安、交通运输、教育、应急管理等部门要联合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要利用“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要通过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恶劣天气预警、路况信息和安全出行提示,引导群众安全出行。四是强化社会共治。要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共治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行业自律。要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阳光餐饮”等社会共治模式,提高公众参与度。要建立质量共治平台,促进企业、消费者、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交通安全宣传教育。—8—(六)健全完善恶劣天气应急管理机制一是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县应急管理局、气象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要联合制定冬季恶劣天气应急预案,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充足。要按照“应备尽备”原则,储备融雪剂、防滑砂、除雪车等应急物资,确保降雪时能快速撒布、精准投放。要科学规划物资储备点位和量级,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二是强化预警信息传递。气象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密切关注极端天气对交通安全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要畅通预警“叫应”渠道,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和群众手中。三是完善应急响应机制。要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和协作流程。一旦发生恶劣天气,要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应急队伍开展除雪防滑保通作业。要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快速报告,及时有效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四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要组建专业化、高素质的应急抢险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加强对应急队伍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要加大对应急装备的投入,提高应急处置效率。要完善应急救灾物资调拨使用管理程序,确保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四、工作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各乡镇、各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整理)县2025年冬季道路交通安全暨第四季度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讲话提纲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220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