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整理)在XX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环境治理,推进绿色发展,构建美丽宜居城市。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整理)在XX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喜欢。
在XX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XX省、XX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最新部署要求,分析当前我市面临的严峻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特别是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任务。刚才,相关部门通报了全市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的进展情况,传达了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方案和2025年省水污染防治攻坚专项督察反馈的问题情况,内容详实,问题导向明确,各单位要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切实增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责任感与紧迫感今年以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持续加大治理力度,严格落实各项措施,生态环境质量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持续改善。根据市生态环境部门的监测数据,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4%;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60天,同比增加10天,这些成绩凝聚了全市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汗水,值得充分肯定。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根基尚不稳固,取得的成果依然脆弱,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弹。当前,我们已经进入秋冬季这一传统重污染天气高发时段,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压力陡然增大。具体来看,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指标出现波动,形势不容乐观。虽然PM2.5等关键指标稳中有降,但一些指标不降反升,亮起了“红灯”。数据显示,进入第四季度以来,我市的PM10平均浓度同比上升了1.5%,氮氧化物(NOx)的削减进度也未达到预期。这些反常的波动警示我们,污染存量依然巨大,治理成效极易受到不利气象条件、区域传输和本地排放叠加影响,任何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都要不得。二是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根源治理任重道远。我市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运输结构偏公路的“三重”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部分重点工业企业虽然实施了环保改造,但“减污降碳”的协同治理水平不高,精细化管理能力不足,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仍然是主要的排放贡献源。同时,移动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全市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高排放老旧柴油货车淘汰进度滞后,对氮氧化物浓度的影响持续加大。三是督察反馈问题尖锐,整改任务刻不容缓。近期,XX省专项督察组对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回头看”,反馈了一批问题,措辞严厉,切中要害。这些问题不仅暴露了我们在水环境治理领域的短板,更举一反三地反映出一些单位和部门在思想认识、责任落实、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顽瘴痼疾。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按期、高质量整改到位,不仅会影响全市的生态环境大局,更会严重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四是末端治理压力巨大,精细化管控亟待加强。扬尘污染、秸秆焚烧等面源污染,看似是“小问题”,实则严重影响群众的切身感受和环境空气质量。一些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要求落实不到位,渣土车“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个别乡镇在秸秆禁烧工作中仍然存在监管盲区,一到关键时期,“狼烟四起”的现象未能完全杜绝。这些问题反映出我们的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体系还存在短板和漏洞。面对这些严峻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污染防治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要坚决克服“环保无所谓”的麻木思想、“歇歇脚、喘口气”的松懈心态以及“等风来、靠天收”的消极情绪,以“退无可退、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全力以赴打好这场污染防治的收官之战、荣誉之战。二、聚焦关键,精准施策,以超常举措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实施精准化、科学化、差异化管控。接下来,要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突破。第一,以最坚决的态度抓好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这既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也是改进工作、提升水平的重要契机。针对XX省水污染防治攻坚专项督察反馈的问题,以及我们历次自查发现的各类问题,必须建立清单化、闭环式管理机制。各责任单位要制定详尽的整改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确保每一个问题都整改到位、见底清零。市级层面将成立专项督导组,对整改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销号管理。要强调的是,整改不能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层面,必须深挖问题根源,从制度机制上查找漏洞,实现“整改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治理一个领域”的综合效应。第二,以最严格的标准深化工业污染源头治理。工业污染是大气污染的“主战场”,必须实施最严格的减排措施。一要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深度治理。确保年底前全市所有钢铁、水泥、火电等重点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全部完成并稳定运行。特别是XX钢铁企业的焦炉烟气脱硫脱硝项目,必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在供暖季到来前投入使用,预计每年可削减氮氧化物排放超过300吨。二要系统推进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聚焦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广使用低(无)VOCs含量的原辅材料,从源头上减少排放。XX化工园区的泄漏检测与修复项目要实现常态化运行,确保治理效果。三要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要建立网格化监管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已取缔的“散乱污”企业死灰复燃、异地转移。对新发现的,要坚持“两断三清”,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取缔一起。第三,以最精细的管控防治城乡面源污染。面源污染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必须下足“绣花”功夫。在扬尘管控方面,要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所有建筑工地、拆迁工地必须严格执行“六个百分百”标准,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备,并与市级智慧环保平台联网。对中心城区的50条主次干道,要将机械化清扫率提升至98%以上,并加大夜间湿扫和雾炮作业频次。要借鉴XX港口建设全封闭“电子煤棚”的经验,推动全市所有大型煤炭、矿石、砂石等堆场实施密闭化改造,从根本上解决无组织排放问题。在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方面,要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强化“人防+技防”,利用无人机巡查、高空瞭望等技术手段,实现全天候、全覆盖监控,确保“不见火光、不闻烟味”。另一方面,要大力拓宽综合利用渠道,加快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要确保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让秸秆从“包袱”变成“财富”。第四,以最有力的举措构建绿色清洁运输体系。移动源污染治理是硬骨头,必须多管齐下,协同发力。一要持续优化调整运输结构。要积极对接国家铁路网规划,加快推进XX货运铁路专线建设,引导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力争到2026年,全市大宗货物铁路运输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二要大力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在城市公交、环卫、邮政、出租以及公务用车等领域,新增或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必须达到100%。要通过提供通行便利、停车优惠、充电补贴等综合性措施,鼓励引导社会车辆向新能源转型。要加快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老旧柴油货车,力争明年上半年全面完成清零任务。三要加强油品质量和车用尿素监管。市场监管、商务、公安、生态环境等部门要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使用不合格油品和车用尿素的违法行为,确保在用车辆的减排设备能够正常发挥作用。三、强化担当,压实责任,汇聚起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关键在人,关键在责任落实。如果责任的链条不能环环相扣、层层压实,再好的蓝图也只是“空中楼阁”。首先,要逐级压实领导责任。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办。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分管负责同志要靠前指挥,深入一线,现场解决问题,不能只当“甩手掌柜”,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其次,要全面夯实部门监管责任。生态环境保护不是生态环境部门一家的“独角戏”,而是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大合唱”。发改、工信、住建、交通、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要严格按照“管发展的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的必须管环保、管行业的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切实履行好各自领域的监管职责。要摒弃部门本位主义,加强协调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格局。对于职责交叉地带,要主动向前一步,绝不允许出现“三不管”的真空地带。最后,要坚决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企业是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必须依法履行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全市所有排污企业都要清醒地认识到,环保投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成本,不是可有可无的额外负担。要加大环保设施的投入和运行维护,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对于那些心存侥幸、偷排漏排、数据造假的环境违法企业,一经发现,必须依法从重、从快、从严处理,实施高额罚款、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直至追究刑事责任,让其付出沉重代价,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强大震慑。同志们,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是我们对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民生承诺。当前,污染防治攻坚战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我们没有任何退路。全市上下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以决战决胜的姿态、精准有力的举措、抓铁有痕的作风,坚决打赢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这场硬仗,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进人民群众生态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整理)在XX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225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