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 (参考)乡镇创新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经验材料
通过文艺演出、专题讲座、线上互动等形式,乡镇有效宣讲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增强了群众的理解和认同。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参考)乡镇创新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经验材料”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1/5乡镇创新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经验材料乡镇创新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经验材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会后,〔*〕乡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将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紧密结合乡镇实际,坚持守正创新,探索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三维联动、虚实结合宣讲模式,打通了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让全会精神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在群众心中开花结果,为全乡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思想动能。一、高位统筹,系统部署,筑牢理论学习主阵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乡党委深刻认识到,抓好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首要在顶层设计,关键在责任落实。(一)坚持第一议题引领,高标定位学。乡党委第一时间响应,于2025年10月27日即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将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作为第一议题,由乡党委书记带头原原本本、逐字逐句领学,并结合国家发展大局和本乡实际,深入解读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通过领导班子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为全乡党员干部树立了标杆、作出了示范,迅速在全乡范围内掀起学习热潮。(二)构建三级联动体系,压实责任学。为确保学习不留死角、不走过场,乡党委精心制定了《〔*〕乡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工作方案》,构建了乡党委牵头抓总、各村(社区)党组织具体落实、全体党员干部全员参与的三级联动学习体系。方案明确了学习目标、细化了学习内容、规定了时间节点,将学习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形成了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确保学习宣传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二、创新载体,全面覆盖,激活理论宣讲新动能为破解传统理论宣讲上热下冷、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强等难题,〔*〕乡党委积极创新宣讲模式,打造了覆盖广泛、群众喜闻乐见的立体化宣讲矩阵,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板凳课堂接地气,理论宣讲零距离。针对农村党员群众居住分散、集中学习不便的特点,〔*〕乡广泛开展板凳课堂宣讲活动。由乡领导班子成员、驻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和土专家田秀才组成多元化宣讲队伍,利用农闲时分,在村民院坝、榕树底下、文化广场等场所,搬几条小板凳,围坐在一起,用通俗易懂的家常话实在话解读全会精神。宣讲内容既有关于国家发展蓝图的宏大叙事,也紧密结合乡村振兴、惠农政策、医疗保障等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这种面对面心贴心的互动式宣讲,变固定讲台为流动课堂,化文件语为百姓话,让理论宣讲充满了泥土气息和生活温度。3/5截至2025年10月底,全乡累计开展板凳课堂宣讲活动80余场,覆盖党员群众3500余人次,实现了全乡12个行政村(社区)的全覆盖。据会后抽样调查,群众对该形式的满意度高达%,纷纷表示这样的宣讲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二)田间课堂重实用,政策解读面对面。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乡将宣讲课堂直接搬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开设田间课堂。在〔*〕村的淡水鱼养殖基地、〔*〕合作社的果蔬大棚里,宣讲员们结合全会精神中关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等重要论述,现场为种养殖户讲解产业发展政策、分析市场前景,并邀请农业技术专家现场把脉问诊,提供技术指导。这种将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方式,使党员群众深刻领会到全会精神不仅是高大上的理论,更是指导发家致富的金钥匙。全乡共组织田间课堂50余次,参与党员、农户超过2000人次,现场解决病虫害防治、品种改良、销售渠道等实际技术难题120余个,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发展生产的内生动力。(三)云端课堂破时空,自主学习不打烊。为满足年轻党员、流动党员等群体的学习需求,〔*〕乡充分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乡政府微信公众号等线上载体,打造永不下课的云端课堂。乡党委宣传部门每日精选并及时转发关于全会精神的权威解读、专家访谈、图文解析、短视频等学习资料,方便党员干部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开展指尖学习。同时,组织线上专题研讨、知识竞赛等活动,鼓励党员在线上交流学习心得、碰撞思想火花,营造了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通过乡级线上平台推送学习资料400余条,全乡党员干部线上累计学习时长超过万小时,平台总访问量突破10万人次,有效拓展了学习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三、学用结合,注重转化,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合力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乡党委始终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将从全会精神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一)聚焦产业兴旺,拓宽富民增收新路径。在学习研讨中,〔*〕村党员邓〔*〕深受全会关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精神的鼓舞,立志要在家乡的绿水青山间闯出一条新路。他主动向乡党委和村两委汇报了扩大淡水鱼养殖规模、走生态养殖道路的想法,得到了大力支持。在全会精神指引下,邓〔*〕牵头成立了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了周边30余户村民以土地、资金等形式入股。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销售,预计2025年全年,合作社产值可达300万元,带动参与农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有力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二)聚力乡村建设,描绘和美宜居新画卷。〔*〕村党支部书记李〔*〕在学习中深刻认识到,改善人居环境是落实全会精神、提升群众幸福感最直接的体现。他表示:全会为我们描绘了美好的未来,我们也要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他带领村党支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行动方案,组织党员群众开5/5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20余次,重点对村内垃圾死角、乱堆乱放进行集中清理,并利用闲置土地新建微菜园微花园50余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2025年第三季度全区农村人居环境评比中,该村排名由原来的中下游跃升至前三名,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三)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基层治理新效能。乡党委将学习宣传全会精神的过程,作为密切联系群众、提升治理效能的契机。板凳课堂等宣讲活动不仅是理论的传播站,也成了民意的收集站和矛盾的化解站。在宣讲互动环节,群众提出的道路修缮、饮水安全、养老服务等问题被一一记录在案,并由乡、村两级明确责任人和解决时限。通过各类宣讲活动,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10余条,其中180余条已得到及时解决或回应。同时,宣讲员们还化身法律明白人和金牌调解员,运用从全会精神中学到的法治思维和群众工作方法,成功化解邻里纠纷、土地界限等矛盾35起,基层治理效能和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下一步,〔*〕乡党委将持续巩固和深化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成果,坚持常态化学习、精准化宣讲、项目化落实,推动全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将其转化为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强大动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参考)乡镇创新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经验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226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