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整理)市审计局2025年度招标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报告
市审计局开展招标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工作,加强监管力度,提高透明度,确保公平公正,成效显著。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整理)市审计局2025年度招标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报告”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市审计局2025年度招标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报告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及上级纪委监委关于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的决策部署,XX市审计局立足经济监督职责定位,将招标投标审计监督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整治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具体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2025年以来,XX市审计局紧紧围绕规范招标投标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目标,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部署并深入开展招标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创新监督方式、深化部门协作,有效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夯实整治工作根基局党组对本次专项整治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年度审计工作的核心议程,作为检验审计机关履职能力的重要标尺。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局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科室协同落实的三级联动工作格局,确保了整治工作指挥有力、推进有序。为确保整治工作方向明确、标准统一,工作组系统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详尽的《XX市审计局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不仅明确了整治的范围、重点、方法和步骤,还细化了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为全体审计人员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引。面对招标投标领域专业性强、政策法规更新快的特点,局里组织了3场专题业务培训,邀请行业专家、纪委办案一线人员进行授课,内容涵盖招标文件编制要点、评标过程常见舞弊手法识别、大数据分析方法应用等,累计培训审计干部150余人次,显著提升了审计队伍的专业能力和实战水平,为高质量开展监督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二)聚焦关键环节,实施精准高效审计监督在整治工作中,市审计局始终聚焦问题易发多发的关键环节和风险领域,实施靶向监督,力求查深查透。监督重点主要围绕“程序合规性”和“主体行为规范性”两个维度展开。在程序合规性方面,审计组紧盯项目从立项到合同签订的全过程,严查招标文件编制是否存在量身定制、设置不合理门槛等排斥潜在投标人的问题;严查开标、评标过程是否存在泄密、暗箱操作、干扰评委独立评审等行为;严查定标程序是否合法合规,合同签订是否与招标结果及投标文件实质性内容一致。通过对全市重点工程、重大采购项目的逐一排查,揭示了部分项目存在的“明招暗定”“虚假招标”“评标不公”等违规操作。—2—在主体行为规范性方面,审计监督的触角延伸至招标投标活动的各个参与方。对招标人,重点审查其是否存在规避招标、化整为零、违反规定程序发包等问题;对投标人,通过大数据分析投标报价规律、关联关系等,深挖围标串标、挂靠资质、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等违法行为;对招标代理机构,检查其是否遵守执业规范,是否存在与招标人、投标人恶意串通,操纵招标结果的情况;对评标专家,则重点评审其评标行为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查处存在倾向性打分、滥用自由裁量权等问题的专家。截至2025年10月底,累计完成专项审计项目35个,涉及项目资金总额达XX亿元,有效规范了各方主体的市场行为。(三)创新方式方法,全面提升监督综合效能面对招标投标领域违法行为日趋隐蔽化、复杂化的新形势,市审计局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着力提升监督的穿透力和震慑力。一是推行“嵌入式”与“穿透式”相结合的审计模式。改变以往单一开展专项审计的做法,将招标投标监督“嵌入”到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投资项目审计等各类常规审计项目中,做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实现了监督全覆盖与重点深挖的有机统一。同时,采用“穿透式”审计方法,沿着项目决策、审批、招标、采购、建设、资金拨付的全链条,以及资金流向的全路径,一查到底,深挖问题根源,揭示了一批隐藏在合法程序背后的利益输送和腐败问题。二是强化跨部门协同联动,形成监管合力。审计部门主动打破信息壁垒,积极与纪委监委、财政、发改、住建等主管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通过建立月度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共享审计发现和监管信息;依托电子政务平台,探索建立招标投标审计监督信息数据库,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在线索移送方面,建立了“绿色通道”,对审计中发现的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时梳理、精准定性、快速移交。2025年以来,已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问题线索12起,涉及金额XX万元,有效增强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和震慑效应。三是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审计监督的最终目的在于规范管理、促进发展。审计过程中,注重揭示问题与督促整改并重,通过制发审计建议书、整改督办函等形式,督促相关单位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对审计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相关主管部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压实招标人的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实现了“审计一点、规范一片”的良好效果。二、存在问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照专项整治工作的更高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改进之处。一是制度执行仍有偏差。部分单位虽然建立了招标投标相关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上紧下松”“有章不循”的现象,制度刚性约束未能完全转化为行动自觉,为违规操作留下了空间。二是部门协同机制有待深化。跨部门信息共享尚不完全通畅,—4—“数据孤岛”现象依然存在,导致监督存在盲区。部分领域部门联动不够紧密,协同作战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形成,影响了监督效能的整体提升。三是监督覆盖面需进一步拓展。面对数量庞大、类型多样的招标投标活动,现有审计力量难以实现全面、动态的实时监控。对一些小型、分散的工程项目,监督力度相对不足。四是专业能力建设仍需加强。随着新型招标模式和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部分审计人员在数据分析、电子取证等方面的能力尚有欠缺,面对更加隐蔽的违法行为时,发现和查证的能力面临新的挑战。三、下步打算针对上述问题,下一步,XX市审计局将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持续巩固和深化专项整治成果。一是强化制度约束与追责问责。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严肃揭示并督促整改。推动建立健全招标投标领域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对发现的典型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提出完善制度的意见建议,并提请有权部门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追责问责,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健全跨部门联动长效机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牵头或参与建立统一的招标投标监管信息平台,打破数据壁垒,实现各监管部门信息的实时共享。固化联席会议、线索移送、联合督查等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边界,形成信息互通、监督互动、成果互用的监管大格局。三是拓展监督广度与挖掘深度。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招标投标审计数据分析模型,提升对异常行为的预警和发现能力。在继续抓好重大重点项目审计的同时,探索对部分领域小型项目的常态化抽查和轮审,扫除监督盲区,提升监督的整体性和均衡性。四是深化专业培训与人才建设。持续开展分层分类的专业培训,重点加强对审计人员数据分析能力、新兴招标模式业务知识、法律法规更新内容的培训。探索培养一支精通招标投标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专家团队,提升审计队伍应对复杂局面的核心能力,为专项整治工作向纵深推进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6—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整理)市审计局2025年度招标投标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227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