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 (参考)在县卫健系统医德医风专题培训班上的研讨发言
研讨聚焦医德提升与作风建设,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加强自我约束,如何更好地践行医者使命?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参考)在县卫健系统医德医风专题培训班上的研讨发言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1/6在县卫健系统医德医风专题培训班上的研讨发言在〔*〕县卫健系统医德医风专题培训班上的研讨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同交流探讨。刚刚过去的六期医德医风专题培训,对我而言,不啻为一场及时而深刻的思想洗礼与精神淬炼。委领导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专家们振聋发聩的剖析,以及各位同仁结合实际的分享,都让我对新时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有了远比以往更具体、更滚烫、更触及灵魂的理解与感悟。作为一名在血防战线工作多年的公共卫生人员,我的日常工作不像临床一线的同事那样直面生离死别,也不常有惊心动魄的急诊抢救。我们的战场,多在田埂草洲、河网沟渠;我们的手术刀,是监测预警的数据、是精准投送的药包、是苦口婆心的健康宣教。也正因如此,我时常反思:医德医风,对于我们这样一群看不见的健康守护者,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次培训,给了我清晰而坚定的答案。下面,我结合自身在〔*〕县血防站的工作,从个人角度谈三点粗浅的体会与反思,希望能与大家共勉。一、重塑认知:从职业要求到信仰基石,深刻领悟医德医风的时代价值在参加培训之前,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医德医风,我的回答或许会停留在救死扶伤、廉洁行医等一些相对宏观的概念上。它更像是一系列写在手册里、挂在墙壁上的行为准则,是一种职业的基本要求。然而,通过这次系统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医德医风远不止于此,它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安身立命的信仰基石,是我们事业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我们〔*〕县的血防工作,承载着一部厚重的历史。我刚参加工作时,听站里的老前辈们讲过许多战瘟神的故事。他们说,在那个药物匮乏、条件艰苦的年代,前辈们靠着一双脚板,踏遍了全县的每一个疫水角落;靠着一颗真心,赢得了群众的无条件信任,才有了全民动员,送走瘟神的伟大胜利。那时的他们,或许没有系统学习过医德医风的理论,但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那种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无限热爱与绝对负责,那种豁出去、顶得上的忘我精神,正是医德医风最纯粹、最生动的写照。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中,面对的环境和任务已大不相同。血吸虫病传播的风险依然存在,但我们拥有了更先进的监测技术、更高效的防治药物和更完善的保障体系。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们是否还需要像前辈那样强调医德医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要求更高。因为群众的期盼在变,他们不仅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期盼获得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和人文关怀。对于我们血防工作者而言,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的工作不仅要确保他们不感染血吸病,更要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3/6府的温暖,看到一个健康、美丽、充满希望的乡村未来。因此,优良的医德医风,不再仅仅是完成任务的保障,它成为了我们与群众建立情感连接、赢得社会认同、凝聚起巩固防治成果磅礴伟力的无形纽带。它让我们在面对复杂的数据和繁琐的流程时,永远不会忘记背后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和一个个家庭的幸福安康。二、躬身反思:从四个维度审视日常工作,将医德医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培训中的案例与教诲,如同一面面镜子,让我得以对照反思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点滴言行。我认识到,将崇高的医德医风真正落到实处,需要我们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从每一个细微的环节入手,进行持续的自我修炼。第一,是责任与担当的厚度。作为副站长,我不仅要对业务数据负责,更要对一方百姓的健康福祉负责。我反思,在制定年度防治方案时,我是否真正做到了脚步向下?我是否不仅仅是坐在办公室里分析历史数据,而是真正走到了最偏远的村落,去听一听船家渔民最真实的担忧,去了解留守老人儿童最迫切的需求?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在一个重点村推广安全防护知识,最初准备的材料充满了专业术语,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我们同一位老村支书聊天,他用几句生动的地方諺语,就把不接触疫水的道理讲得明明白白。这件事给我极大触动:真正的担当,不是把文件发下去就了事,而是要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能接受的方式,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确保我们的工作能真正惠及最后一公里的每一个人。第二,是严谨与求真的精度。血防工作是一门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和马虎。每一片钉螺孳生地的确认,每一次人群尿检或粪检的结果,都直接关系到防治策略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我时常警醒自己,必须对数据抱有绝对的敬畏之心。我们曾为了核实一个疑似阳性的血检报告,驱车几十公里,反复与当事人及其家人沟通,追溯其近几个月的所有涉水活动轨迹,最终排除了本土感染的可能,明确了输入性病例的源头。这个过程虽然繁瑣,但它确保了我们对本地疫情形势的判断没有出现偏差。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坚信,杜绝任何形式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让每一份报告都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是我们血防工作者必须坚守的科学精神,也是对人民健康最基本的医德承诺。第三,是服务与关怀的温度。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淳朴的乡民,他们或许不善言辞,但内心对关爱和尊重同样渴望。我常常告诫自己和身边的年轻同事,我们下乡,不仅仅是去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更是去传递一份关怀。在走访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询问病情、发放药品上。我曾接触过一位老人,疾病的折磨让他变得沉默寡言,家庭的贫困更让他对未来失去信心。我们除了为他落实医疗救助政策,还主动联系民政部门为他申请了临时困难补助,站里的同事们也自发捐款,为他送去过冬的衣物和米油。当我看到老人眼中重新燃起5/6光亮,紧紧握着我们的手连声道谢时,我深切地感受到,这种超越了医疗本身的人文关怀,或许比任何药物都更能给予患者力量。医者仁心,这个仁字,就是要求我们常怀悲悯之心,学会换位思考,努力成为群众可以信赖和依靠的贴心人。第四,是廉洁与自律的硬度。血防站每年都会涉及项目经费、药品采购、物资管理等诸多环节。作为分管领导,我深知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心存戒惧,手握戒尺。每一次项目招标,我们都严格遵守程序,确保公开透明;每一笔经费支出,都仔细审核,确保用在刀刃上。我告诉自己,公与私的界限,就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我们守护的是血防事业的生命线,更是我们这支队伍几十年如一日积累下来的荣誉碑。只有我们自己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才能在群众中树立起威信,我们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才会更有分量,更有说服力。三、砥砺前行:从一次培训到终身课题,在自我革命中实现职业升华为期六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它在我心中点燃的火焰,将照亮我未来整个职业生涯的道路。医德医风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需要我们用一生去践行、去修炼的课题。这次培训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我将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持续前进的动力。接下来,我将把对职业道德的尊崇与敬畏,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一方面,要向下扎根,持续精进业务。面对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新挑战,我要带头学习掌握更精准的监测技术、更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更高效的应急处置流程,努力成为血防领域的行家里手,用过硬的本领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另一方面,要向上生长,不断加强人文社科、心理学、沟通艺术等方面的修养,提升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我将常以焦裕禄、李桓英等先辈楷模为镜,时时照鉴自身的不足与差距;常以人民群众的期盼为尺,刻刻衡量自己工作的成效与短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愿意主动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多听批评意见,在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净化、自我革新中,实现个人思想境界和职业素养的持续升华。各位领导、同仁,我们这代血防人的使命,就是要彻底巩固前辈们浴血奋战换来的成果,确保〔*〕县瘟神不再复返,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永享安康。这既是沉甸甸的责任,也是无上的光荣。我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与〔*〕县卫生健康系统的所有战友们一道,恪守医德初心,筑牢健康屏障,为护航人民健康、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全部光和热!我的发言完了,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参考)在县卫健系统医德医风专题培训班上的研讨发言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228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