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整理)某副区长在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查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强调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部署专项督查工作,要求各部门加强协作,确保任务落实到位!下面是网友整理编辑的(整理)某副区长在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查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相关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喜欢就下载支持!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区2025年第二次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查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等重要文件精神,全面动员部署本次专项督查工作。刚才,会议传达了相关文件,23家单位齐聚一堂,这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生态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当前,*区正处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美丽*的关键时期,本次督查不仅是迎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实战演练,更是对全区生态治理能力的全面检验。我们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严作风,抓重点、补短板、防反弹,确保督查工作取得实效,为人民群众创造天蓝、地绿、水清的宜居环境。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筑牢思想根基,扛起千钧重担,深刻把握督查工作的政治性、战略性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这次专项督查,绝不是一般性的业务检查,而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大考、落实“党政同责”的责任大考。*区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节点和省会中心城区,我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全区180万群众的福祉,关系高质量发展成色。过去几年,通过南北两山绿化、污染防治攻坚,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8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02%,但结构性压力仍未根本缓解。比如,去年中央督察“回头看”中,天路安居园小区垃圾堆积问题虽已整改,但群众对油烟、噪音等新问题反映强烈。这警示我们,思想松懈一寸,行动就会落后一尺。必须从“国之大者”高度,深刻认识督查的极端重要性,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来,把行动落实到督查整改每一个环节。(一)要深学细悟,把握思想精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生态保护的根本遵循,其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念,深刻揭示了发展与保护的辩证关系。各单位要把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作为必修课,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培训等形式,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比如,兰州市*区在推进“烟雨*”乡村振兴带时,就以绿色发展为底色,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我们督查工作也要以这一思想为镜,照一照我们的差距在哪里、群众期待在哪里,确保方向不偏、焦点不散。(二)要认清形势,增强行动自觉。当前,*区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但“基础不牢”。2024年,全区完成造林1698亩、退化林修复2738亩,但扬尘、臭氧污染等问题突出;黄河流域排污口排查出678个点位,部分洪道仍有黑臭水体风险。督查工作就是要直面这种“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现状,绝不能有“闯关”心态。要借鉴湖北省立行立改的经验,对存量问题建立台账,对新问题动态预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督查当作推动工作的契机,而非应付检查的负担。(三)要履职尽责,强化政治担当。生态环境保护是“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硬任务。各级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推、抓落实。比如,拉萨市*区在督察“回头看”中,由街道书记带队复查垃圾堆放点,确保整改不留死角。本次督查将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对失职失责者严肃追责。各单位要把督查作为锤炼政治能力的试金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二、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动真碰硬,精准破解生态环境突出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督查的靶心。本次督查不能“雨过地皮湿”,必须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油烟、噪音、扬尘、垃圾偷倒等“身边小事”,以及黄河流域保护、散乱污企业整治等“心头大患”。近年来,*区通过三大攻坚战,整治“散乱污”企业218家,新增绿地23.88公顷,但问题反弹风险依然存在。比如,税务林公园曾因垃圾遍地被督察通报,虽已整改,但长效监管仍需加强。督查工作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敲,确保问题查得准、整改落得实。(一)要直面群众关切,破解“急难愁盼”。群众信访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晴雨表”。去年,世邦城市花园小区因垃圾清运不及时,引发居民投诉,经立行立改后实现“日产日清”。本次督查要对类似问题全面排查,建立“群众点单、督查交办、部门销号”机制。尤其对餐饮油烟、夜间施工噪音等高频问题,要借助智慧平台实时监控,做到接诉即办、办就办好。垃圾偷倒点要加强巡查,推广拉萨*区“增加清运趟次”经验,决不让小问题拖成大隐患。(二)要动真碰硬,严查典型案件。督查不是“稻草人”,要敢于亮剑。对偷排废水、非法堆放危废等行为,要参照《条例》要求,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执法。比如,兰州市*区对非道路移动机械检测挂牌1309台,对8家加油站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就是精准执法的体现。本次督查中,对整改不力、虚假敷衍的责任主体,要公开曝光、纳入失信名单,形成“查处一个、警示一片”的震慑效应。(三)要确保整改实效,杜绝形式主义。整改质量是督查的生命线。要落实“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对照问题台账倒排工期。比如,湖北省在督察整改中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避免“一关了之”。我们也要科学施策,对确需停产整治的企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扬尘污染,要严格落实施工抑尘措施。整改结果要请群众打分,满意度低的坚决“回炉重造”。三、强化系统思维,凝聚协同合力,构建齐抓共管大格局—2—生态治理如“绣花”,一针一线见功夫。当前环境问题复杂交织,单打独斗已难以应对。必须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全区一盘棋”。*区在推进黄河保护时,就统筹水利、住建、林业等多部门,实现洪道治理与景观提升双赢。本次督查要借鉴这一经验,发挥文旅、公安、城管等23家单位作用,打出协同联动“组合拳”。(一)要压实责任链条,强化“一把手”担当。督查整改是第一责任,主要领导要既挂帅又出征。比如,拉萨*区环卫局每日调度垃圾清运,局长微信步数“霸榜”就是尽责体现。我们要严格执行督查方案,分管领导分片包干,对重点问题亲赴现场督导。对推诿扯皮的单位,要依规追责,确保责任不悬空。(二)要加强部门协同,打通“中梗阻”。生态环保涉及多领域,必须联动发力。住建局要管好施工扬尘,市场监管局要严控餐饮油烟,环卫局要保障垃圾日产日清。可学习兰州市*区“街长制+林长制”模式,建立交叉检查机制。对跨区域难题,如城郊结合部偷倒垃圾,要联合相邻区县共治,扫除监管盲区。(三)要严格考核问责,树立“指挥棒”。督查结果要与绩效考核、干部任用挂钩。对整改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表彰;对履职不力的,依《条例》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去年,*区通过“周末大扫除”动员10万人次参与,就是考核激励的成果。本次督查要完善红黑榜制度,让“有为者有位、失责者受惩”。四、注重长远谋划,健全长效机制,实现生态保护常态常效督查不是“一阵风”,而要看长远、管根本。*区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先行区”,这就需要通过督查催生制度创新。比如,伏龙坪地质灾害治理、大砂沟黑臭水体整治,都需从规划层面固化成果。我们要以此次督查为契机,推动“治理一个问题”向“完善一套制度”升级,让绿水青山永驻*。(一)要举一反三,完善政策体系。对督查发现的共性问题,要深挖根源。比如,针对垃圾堆放点反复投诉,可制定《*区生活垃圾管理细则》,明确分类、清运、问责标准。要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健全本地生态补偿、绿色考核等制度,形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闭环。(二)要加大“回头看”频次,防止问题反弹。督查结束不是终点,而是长效监管起点。要建立季度复查机制,对已整改点位随机抽查。*市*区对*绿化实行“定期抚育”,就是持续跟进的范例。我们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区域,要安装智能监控,实现“人防+技防”结合,确保问题不回流。(三)要推动绿色转型,拓宽“两山”路径。生态保护最终要服务高质量发展。要支持企业绿色改造,如对218家“散乱污”企业实施转型帮扶;发展生态旅游,借鉴“读者印象”街区经验,打造黄河文旅名片。通过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让*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同志们,生态环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以此次督查为新的起点,咬定目标、迎难而上,用实干诠释忠诚,用成效回应期盼,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生态力量!—4—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整理)某副区长在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查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228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