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整理)某区“十四五”商务发展工作总结及“十五五”工作规划
商务发展工作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显著成效,未来“十五五”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整理)某区“十四五”商务发展工作总结及“十五五”工作规划”,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有所用途!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认真做好“十四五”规划总结评估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区商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商务工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紧紧围绕省委、市委工作安排,结合*区商务发展实际,对“十四五”时期工作进行系统总结,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商务发展蓝图。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十四五”工作总结“十四五”时期是*区商务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商务系统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市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目标,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增强,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十四五”期间,*区始终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多措并举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步增长,从2020年的**亿元增至2024年的**亿元,年均增长*%,高于全市平均增速*个百分点。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服务消费占比从2020年的**%提升至2024年的**%,新型消费快速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日益深化。成功打造“全闽乐购”等促消费活动品牌,每年组织开展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约千场,形成“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场景”的消费促进机制。传统消费与新型消费协同发展,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同步提升,城市消费与农村消费差距逐步缩小。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从2021年的2804.79亿元上升到2024年的3791.09亿元,增长35.2%。农村电商发展迅猛,农村网络零售额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从2021年的357.1亿元上升到2024年的638.1亿元,增长78.7%。全区人均社零额与城镇人均社零额比例从2022年的35.4%上升到2024年的41.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差距逐步缩小。(二)对外贸易韧性显著提升,结构布局不断优化。面对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和疫情冲击,*区全力以赴稳外贸,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区进出口规模接近**亿元,超额完成“十四五”目标,出口稳居全市前列。外贸主体不断壮大,实施“助力万企成长”行动,培育外贸主体超**家,较2020年净增**家。连续四年实施“福品销全球”行动,累计组织近万家次企业参加800余场境外展会。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成效显著,跨境电商海外仓总面积超**万平方米,跨境电商进出口成为外贸新增长点。市场布局更趋多元,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出口占比从2020年的**%提升至2024年的**%。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分别提升至**%和**%。服务贸易稳步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逐年提高,贸易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三)招商引资量质齐升,开放型经济迈出新步伐。“十四五”期间,*区坚持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不断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全区实际使用外资累计**亿美元,保持全市前列;外商投资企业利润再投资占比从2020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24.4%。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从2020年的**%提升至2024年的**%。建立全省招商统筹协调机制,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聘任首批省级招商顾问20名。充分发挥“四通四到”、外资企业圆桌会议、“清单+首席服务官”等机制作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400多项。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开放平台效应持续释放,成为“投资*”的重要名片。积极推进内外资一体化招商,2023年区商务局加挂区招商局牌子正式运作,进一步强化全区招商工作统筹。(四)开放平台能级提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开发区整合提升成效显著,全区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区*家,核准面积**平方公里。2025年考评数据显示,省级以上开发区贡献了全区71%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67%的实际使用外资,64%的外贸进出口额。口岸开放水平提升,新建港区扩大开放项目获国家批准,黄岐港区对外开放,完成福马“一日生活圈”建设的关键一环。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大力推广“提前申报”“两步申报”“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便利化措施。深化区域口岸合作,签署闽赣两省口岸区域合作协议,实现“福建口岸+江西腹地”更高水平协同发展。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市商务局全面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深化承诺制改革,成为全省唯一的政务服务“一站通办”和政务服务标准化“双试点区”。目前,228项审批事项实现“就近办、网上办、马上办”,709项实现“一网通办”,网上可办率达100%,实现了企业群众不跑腿、不见面也能办成事。(五)民生商务扎实推进,便民惠民成效显著。*区坚持商务为民,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家政、餐饮等生活服务业提质扩容,社区商业体系不断完善,打造“五分钟便民服务圈”。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持续深化,实现国家级贫困县全覆盖,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产品流通体系逐步健全,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稳步推进,冷链物流设施不断完善。面对疫情冲击,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确—2—保基本民生不断档。商务扶贫成效显著,电商扶贫、家政扶贫、对外劳务扶贫、产业扶贫、边贸扶贫五大商务扶贫举措有力有效,带动大量贫困人口就业增收。二、“十五五”规划背景(一)建设成效。“十四五”时期,*区商务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十五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是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区现代农业发展蹄疾步稳,“万元钱”产业面积已达7.68万亩,带动1.6万户群众增收。围绕品牌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重点打造高端乳品、优质苹果、高端食用菌等九大产业集群。大力培育和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依托酸枣仁道地优势,以国金太行中医药产业园为龙头,形成种植、采摘、收购、生产、加工、科研、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持续扩大“浆水苹果”“邢台酸枣仁”“邢台贡梨”品牌影响力,实现由“论箱卖”向“论个卖”、从“论斤卖”向“论克卖”的转变。二是大项目带动战略成效显著。*区争列省级重点项目9个、市级重点项目34个,上半年完成投资额分别占年度计划投资的67.05%、69.53%。中基杭萧钢构项目一期开始试产,二期建材生产线建设工程紧张推进;德玉泉乳制品生产基地项目安装设备;江水制药蒸馏水机生产项目一期试产;联想科技城、问道健康自然城、燕赵康养小镇、德龙专用铁路线等项目前期手续顺利推进。为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区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广泛开展“访万家帮万企解万难”活动。全区31名区领导帮扶155家企业,57个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帮扶245家企业,各乡(镇、街道办)、各村(社区)领导班子成员发挥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积极主动帮扶企业。三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区打造“*号”服务动车,区主要负责人作为车长,带领相关部门走进企业,由“叫企业来参会”变“派‘小分队’到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针对摸排出的困难、问题,进行分类处置,建立“办实事”问题清单和化解台账,落实挂号、销号制度,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真正做到“墙内的事帮办,墙外的事包办”。同时,该区深入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升级加力”行动,建立全程代理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通过晾晒企业办事进展情况、设置“红黑榜”等措施,褒先促后,倒逼各级各部门主动、超前走心为项目单位提供“妈妈式”服务。(二)形势分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区商务发展仍面临不少短板和挑战。一是消费增长基础不牢。传统消费增长动能减弱,新型消费培育尚需时日,消费市场活力不足。农村消费市场潜力释放不够,流通基础设施短板明显,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乡渠道仍需畅通。消费环境有待优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不够健全。消费供需匹配度不高,高质量商品和服务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二是外贸竞争优势减弱。传统成本优势逐步削弱,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瓶颈。外贸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缺乏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贸易新业态占比偏低,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模式发展不充分。服务贸易发展滞后,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竞争力不强。国际市场布局过于集中,抗风险能力有待提高。三是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区域化、本土化趋势明显,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利用外资结构不优,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外资占比偏低。外资项目储备不足,重大外资项目引进难度加大。开发区主阵地作用发挥不充分,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产业链配套不完善。投资便利化水平有待提高,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存在。四是开放平台能级不高。开发区集约发展水平不高,低效用地问题突出。自贸试验区等高端开放平台缺失,制度创新和压力测试空间有限。口岸功能不完善,通关便利化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有待提升,口岸收费不规范、不透明问题依然存在。开放型经济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能力不足。五是商务数字化转型滞后。商务领域数字化应用广度深度不足,数字技术与商务经济深度融合不够。传统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缓慢,数字商务龙头企业缺乏。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不充分,数据共享、开放和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环境有待优化,数字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发展机遇。“十五五”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区商务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区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了战略指引。强大国内市场优势日益显现,为*区优质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广阔空间。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消费基础性作用将持续增强,为*区消费升级和流通创新提供强大动力。二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加快,为商务发展注入新动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商务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贸易—4—数字化加速推进,为培育外贸新优势提供契机。消费数字化蓬勃发展,为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条件。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全球共识,为绿色商务发展指明方向。三是国家重大战略叠加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为*区深化与共建国家经贸合作创造有利条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深入实施,为拓展亚太市场提供制度红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纵深推进,为*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提供契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为农村商务发展注入新动力。四是制度型开放带来的机遇。我国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区深化改革开放指明方向。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深入实施,有利于*区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外商投资法全面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连年缩减,为吸引高质量外资提供制度保障。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商务发展和安全,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加快建设现代化商务经济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二)规划原则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商务实践、推进商务工作,不断完善党领导商务工作的制度和机制,为商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商务工作各领域、各环节,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整理)某区“十四五”商务发展工作总结及“十五五”工作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228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