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 > (整理)某县政法委书记在平安建设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强调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加强综合治理,确保社会稳定,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以下由公文包网友为您分享的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之用。
同志们:刚才,我们召开了全县平安建设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分析了当前平安建设形势,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论述,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压实责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下面,我讲四点意见。一、立足“防”的基点,以如履薄冰的警觉筑牢思想防线平安建设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当前,我县正处于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关键期,新老风险交织叠加,安全隐患点多面广。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风险隐患的隐蔽性、突发性、关联性日益凸显,任何一丝麻痹都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近期国内外一系列安全事故警示我们,思想上的“松懈点”就是风险最大的“爆发点”。只有从根源上树牢底线思维,才能掌握平安建设的主动权。(一)要“识势”,认清风险演变的严峻性。当前我县平安建设总体平稳,但深层次隐患不容忽视。从全县数据看,刑事案件总量仍在高位运行,道路交通、消防火灾、建筑施工等领域事故苗头时有发生;从基层调研情况看,部分乡镇存在“重显性隐患、轻隐性风险”的倾向,对新兴领域风险研判不足。例如,某地因未及时检修老旧燃气管道引发泄漏,最终酿成火灾,教训深刻。我们必须动态把握风险规律,既要关注传统领域的安全漏洞,也要警惕新兴产业、网络空间等新型风险,做到“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二)要“顺势”,把握平安建设的规律性。平安建设不是“一阵风”,而是需要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我们通过实施“平安细胞”工程,推动80%以上村镇达到平安标准,但部分领域问题反复回潮,说明长效机制尚未完全扎根。要遵循“治未病”理念,将被动应对转为主动防控,把专项整治与日常管理结合。例如,针对电动车入户充电屡禁不止的问题,不能仅靠突击检查,而要同步规划充电设施、加强社区宣传,从源头上减少风险增量。(三)要“乘势”,凝聚全民参与的共识性。平安建设是为了人民,更要依靠人民。目前群众对安全感的满意度虽稳步提升,但参与度仍显不足。要创新“平安合伙人”机制,通过有奖举报、网格积分等方式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例如,某社区推行“安全隐患随手拍”,一周内收到居民反馈200余条,及时化解多起潜在事故。我们要让“平安*”成为全民行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共同体。二、聚焦“治”的难点,以靶向发力的精准消除风险盲区专项整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聚焦重点、精准拆弹。要坚持“拉网式排查”与“点穴式整治”相结合,既要全面覆盖不留死角,也要紧盯关键领域打好歼灭战。尤其要对标上级要求,针对我县事故易发环节,建立“风险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的闭环体系,确保整治工作掷地有声。(一)要“盯点”,攻坚高危领域硬骨头。道路交通、消防火灾、化工企业等领域是事故高发区,必须作为整治重中之重。在道路交通上,要严查“两客一危”车辆,完善农村公路防护设施,坚决退制酒后驾驶、超载运输等违法行为;在消防安全上,要对高层建筑、老旧小区开展“生命通道”清障行动,杜绝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消防设施缺损等问题;在化工企业监管上,要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推动自动化改造和应急演练。这些领域风险集中,必须挂牌督办、限期整改。(二)要“布线”,构建全域覆盖防控网。风险隐患具有流动性,仅靠单点突破难以根治。要依托“县-乡-村-网格”四级体系,将排查触角延伸到角落。例如,针对燃气安全,既要排查管道老化、商户违规用气等显性问题,也要建立智能监测平台,实时感知泄漏风险;针对建筑施工,要推行“网格员日常巡查+专家定期会诊”模式,对脚手架、深基坑等危险源实现动态监管。通过“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形成“一处预警、全域响应”的联防格局。(三)要“控面”,筑牢长效治理防火墙。整治成效关键看能否固化为制度成果。要建立“隐患销号”制度,对整改完成的项目开展“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例如,某乡镇在矿山整治后引入第三方评估,每季度对边坡稳定性进行监测,有效杜绝了塌方复发。同时,要推动“技防+人防”融合,在重点区域布设物联网传感器,实现风险自动预警。只有将临时措施转为常态机制,才能避免“整治—反弹—再整治”的循环。三、创新“机制”的亮点,以常态长效的智慧提升治理效能平安建设非一日之功,必须依靠科学机制保障持续发力。当前部分乡镇存在“运动式整治”倾向,排查时轰轰烈烈,结束后偃旗息鼓。要打破这一怪圈,需在制度设计上推动“短期治标”与“长期治本”有机结合,让风险防控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一)要“明责”,健全责任链条传导机制。责任落空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平安建设纳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对履职不力的实行“一票否决”。例如,某县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为隐患排查第一责任人,每月上报整改台账,县委督查室跟踪问效,推动解决了一批长期遗留问题。同时,要压实企业—2—主体责任,推行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对整改不到位的企业依法限贷、限产,形成震慑效应。(二)要“赋能”,打造数字监管智慧机制。传统人海战术已难以应对复杂风险。要加快建设“智慧安监”平台,整合交通、消防、燃气等数据,实现“一图感知、一键调度”。例如,某市搭建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分析气象、交通流量等因素,提前预警事故高发路段,事故率下降30%。我们也要推动“人工排查”向“数据溯源”转变,让科技成为风险防控的“千里眼”“顺风耳”。(三)要“聚力”,完善社会协同共治机制。平安建设涉及多方利益,仅靠政府单打独斗难以奏效。要推广“平安联盟”模式,鼓励保险机构、行业协会、志愿者参与治理。例如,某社区引入物业公司参与电梯安全维护,建立“维修基金+保险赔付”双保障机制,故障率下降50%。还要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对重点区域开展“综合查一次”,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扰民。四、强化“保障”的支点,以攻坚克难的决心确保整治实效专项整治最终要体现在成果转化上。如果保障不到位,再好的蓝图也是纸上谈兵。必须从人员、资金、作风等方面全面发力,为整治工作提供坚实支撑,确保“攻出氛围、攻出成效、攻出实绩”。(一)要“强基”,建强专业人才保障线。基层队伍能力不足是突出短板。要组建“专家智库”,聘请退休政法干部、工程师担任安全顾问,开展“点对点”指导;同时,要加强基层干部培训,每年对网格员进行轮训,提升风险识别能力。某县开展“平安标兵”评选,对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有效激发了队伍活力。我们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让基层成为平安建设的“尖兵连”。(二)要“增效”,优化资源配置保障线。资金投入分散会削弱整治效果。要设立“平安建设专项基金”,优先保障隐患排查、技术升级等项目。例如,某镇将分散的安防资金整合使用,统一采购智能监控设备,覆盖了以往盲区。还要推动“以奖代补”,对整治成效显著的乡镇给予资金倾斜,形成“干好有激励”的导向。(三)要“正风”,严格督查问责保障线。作风不实是最大的风险。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暗访,对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通报批评。近期某县因隐患排查敷衍了事,导致事故发生,相关责任人被严肃追责。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对整改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完成一项、核查一项、巩固一项,绝不允许“纸面整改”。同志们,平安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让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扎实推进专项整治行动,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为全县人民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4—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整理)某县政法委书记在平安建设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228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