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发言 > 发言材料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讲话强调了性别平等与妇女赋权的重要性,倡导全球合作,共同推动妇女事业进步,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精神心得体会10月13日至14日,全球妇女峰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者、推动者、传承者,推进妇女事业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30年风雨兼程,从《北京宣言》的庄严承诺到“巾帼建功”的生动实践,中国妇女始终以“半边天”的担当,在历史浪潮中书写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时代答卷。广大党员干部应从“巾帼力量”中汲取奋进动能,勇担时代使命,展现担当作为,共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奋进力量。以信仰为烛,让许党报国的初心照亮强国奋进路。新时代的中国妇女,正在以坚定的信仰在不同领域勇毅前行,在科技攻关的“主战场”,中国商飞C929总设计师赵春玲,在大飞机研发的攻坚现场坚守30余年,带领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让“中国蓝天梦”照进现实;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黑龙江“新农人”陈雨佳带着以科技赋能黑土地,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的信仰,毅然放下城市高薪工作,回到家乡七星河乡接过父辈的水稻田,在黑土地上种出了“致富粮”,更带出了一群懂技术、会经营的“巾帼新农人”。这些新时代的巾帼英雄,正是将“许党报国”的初心熔铸为前进的不竭动力。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她们为榜样,坚定报国初心,把“听党话、跟党走”融入血脉,在妇女群众中当好思想政治引领的“宣传员”,凝聚起“巾帼心向党”的强大共识,在实践中淬炼信仰,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把信仰转化为“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的担当,让信仰的光芒照亮强国复兴的奋进之路。以实干为火,以为民造福的担当点燃民生行动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30年来,北京世妇会“以行动谋求发展”的理念,在中国转化为无数巾帼党员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当代女愚公”邓迎香,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牛劲”,历经13年凿穿大山,凿通乡村致富路;社区网格员林丹,40年如一日走街串巷,把“群众小事”当作“心头大事”,用“铁脚板”走出了社区治理的“温情路”。这些女性党员以“敢闯敢拼、善作善成”的姿态,将为民造福的担当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绩。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她们为标杆,将实干为民刻进工作日常,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以“敢于打破坛坛罐罐”的智慧破题、不墨守成规,以“敢于啃硬骨头”的勇气冲锋、不畏惧挑战,以“敢于接烫手山芋”的胆识担当、不回避矛盾,直面发展中的“急难险”,让民生福祉真正落地生根。以奋斗为笔,用开拓创新的魄力书写时代新篇章。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途中,闪耀着无数巾帼英雄的奋斗身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员王志勤,主持创立5G全周期一体化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我国实现信息通信领域跨越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河狸公主”初雯雯,建立起我国首个专业河狸救助中心,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两山”誓言。这些巾帼奋斗者们,凭借着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突破自我、超越极限,在各自领域创造出非凡的成就。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她们为楷模,永远秉持在绝境中开拓新路的勇气与胆识,面对发展中的“娄山关”“腊子口”,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闯劲,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摸着石头过河”的胆—2—识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领域先行探索,用开拓创新的魄力书写出属于我们的时代新篇章。“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她力量”中汲取奋进动能,一步一个脚印把战略目标变为现实,奋力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更加绚丽的篇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精神心得体会2025年10月,全球妇女峰会再次聚首北京,与30年前的北京世妇会形成历史呼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主旨讲话,以“弘扬北京世妇会精神,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为主题,既回望30年妇女事业奋斗历程,又擘画未来发展蓝图,为全球妇女事业注入强劲动力。一、以“回望三十春潮涌”的世妇初心锚定妇女发展坐标30年前,北京世妇会以“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为旗帜,将性别平等刻入时代议程;30年后,峰会再聚北京,正是对“北京共识”的传承与升华。一是目标引领,树起全球妇女事业“灯塔”。《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指引国际社会将性别平等纳入联合国发展议程、189国批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190多国制定1600余项保障妇女权益法律,这些数字背后,是全球对“平等”价值的共同坚守。正如讲话所言,“追求男女平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这一共识的形成,正是北京世妇会精神最深刻的遗产。二是实践赋能,激活妇女主体“动能”。从“女性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中发挥更重要作用”,从“杰出女性走上国际舞台”到“演绎精彩人生”,30年实践证明,妇女主体意识被不断唤醒,妇女不是发展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文明的创造者、推动者、传承者。三是成果彰显,绘就人类进步“亮色”。全球妇女事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最生动的注脚。孕产妇健康改善、贫困妇女脱贫、教育机会扩大……这些具体而微的进步,与“人类文明进步增添了亮丽色彩”的表述相互印证,让“妇女全面发展”从理念变为可感可触的现实。二、以“共践平等新征程”的系统思维破解发展现实挑战讲话直面“实现妇女全面发展仍然面临复杂挑战”的现实,从“6亿妇女和女童深陷战乱冲突”“10%生活在极端贫困”到“暴力歧视痼疾难消”“性别数字鸿沟加大”,既不回避问题,更以“4点建议”给出解决方案。一是筑牢安全之基,营造妇女发展“和平港湾”。讲话提出“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既与全球安全倡议同频共振,更精准回应妇女群体对安全的核心诉求。从“加强战乱冲突、贫困灾害地区妇女和女童保护”到“支持妇女在预防冲突和重建家园中发挥作用”,既强化外部环境托底保障,更注重激发妇女主体能力,为妇女“远离战争动荡阴霾、沐浴幸福安宁阳光”构建起双重支撑。—4—二是厚植发展之势,培育妇女事业“创新动能”。“世界现代化应由广大妇女参与和分享”的深刻论断,揭示了妇女发展与全球发展的共生逻辑。既以参与权激发妇女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内生动力——为妇女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独特优势搭建平台,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抢占创新先机创造条件,又以分享权促进发展成果对妇女群体的反哺增益,让妇女从“现代化跟跑者”跃升为“共跑者”“领跑者”。三是完善治理之策,构建权益保障“制度屏障”。讲话紧扣“治理”这一关键维度,将性别平等从价值理念转化为制度实践。从“完善制度法律”的顶层设计,到“推出可感可及政策举措”的基层落地;从“优质健康和教育资源普惠所有妇女”的资源供给,到“营造包容和谐社会环境”的文化浸润;从“拓宽妇女参政议政渠道”的参与机制,到“使性别平等内化为文明共识”的观念塑造,真正实现妇女权益从“形式平等”向“实质平等”的跨越。三、以“同书巾帼新华章”的中国担当引领全球妇女事业从“6.9亿妇女同步迈进小康”到“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近80%”,从“就业女性占比超四成”到“互联网创业女性超一半”,中国用实践证明:妇女事业是现代化的“晴雨表”,更是“推进器”。一是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妇女赋能,树立“平等发展”新典范。脱贫攻坚中“6.9亿妇女同步小康”,是共同富裕的生动注脚;“妇幼健康核心指标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是民生福祉的直接体现;“女性在奥运会奖牌占比超60%”,是精神自信的集中展现。这些历史成就根源于“将妇女事业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自觉。二是以“全球公共产品”为妇女搭台,展现“命运与共”新担当。从“文明对话国际日”到“女童和妇女教育奖”,从“妇幼健康工程”到“一带一路”妇女交流合作,中国始终以“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推动全球妇女事业。讲话中宣布的“未来5年捐款1000万美元”“1亿美元南南合作基金”“1000个民生援助项目”“5万名妇女来华交流”等举措,既延续了中国“言必信、行必果”的担当,更以“小而美”“实而惠”的方式,让全球妇女共享中国发展机遇。三是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愿景,凝聚“美美与共”新合力。“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的古训,既是对北京世妇会精神的传承,更是对全球妇女事业的期许。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支持妇女参与全球治理”“深化交流互鉴”等主张,将妇女事业从“区域议题”上升为“全球议题”,从“发展问题”拓展为“治理问题”,推动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全球妇女事业新格局。妇女全面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集中体现。作为妇女事业的参与者、推动者,我们要以北京世妇会精神为指引,共同书写妇女全面发展的时代华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巾帼力量!—6—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232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