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 (参考)XX单位2025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优质)
单位法治建设稳步推进,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依法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全员法治意识增强,未来如何持续深化?下面是网友整理分享的(参考)XX单位2025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优质)相关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XX单位2025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精品)为全面总结2025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成效,分析存在问题,明确未来方向,特将本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2025年,XX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总体目标,以提升人社工作法治化水平为核心,以规范执法、优化服务、深化普法为重点,全面推进法治人社建设,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一)聚焦执法规范化,筑牢法治根基始终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作为法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不断夯实执法基础,提升执法效能。一是严格落实“三项制度”。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结合人社领域执法特点,细化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关键环节的操作规程。本年度,进一步明确了25项执法行为的标准化流程、办结时限与责任主体,确保每一项执法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全年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检查186次,涉及用人单位432家,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7起,所有案件均依法依规进行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资料完整归档,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率达100%,有效提升了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二是强化执法能力建设。高度重视执法人员法治素养与业务能力的提升,年内组织开展了4次法治业务专题培训,累计培训执法人员120余人次。培训内容紧密围绕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程序、新颁布法律法规适用、疑难案例剖析等实用内容,通过集中授课、案例研讨、模拟执法等多种形式,有效强化了执法人员的程序意识、证据意识和责任意识。推动执法工作从“经验驱动”向“法治驱动”转变,努力实现执法既有力度更显温度。三是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执法监督与外部评议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定期开展执法案卷评查与执法质量考核,对发现的执法不规范问题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有效防范了执法风险,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二)聚焦服务高效化,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法治化、规范化、便利化为导向,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体验,不断提升群众与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一是系统梳理服务事项。对本单位承担的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最终确认并公布6项核心服务事项的办理依据、申请材料、流程节点和承诺时限。通过制定标准化办事指南,实现了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从源头上杜绝了模糊地带和自由裁量空间。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一网通办”“一窗受理”改革向纵深发展,积极推动更多服务事项线上办理,减少企业和群众跑腿次数。截至目前,已有超过85%的政务服务事项可实现全程网办。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安排业务骨干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政策法规解读、办事流程指引和疑难问题协调服务。全年累计服务群众2300余人次,窗口一次性办结率达到98%,群众办事更省心、更安心,政务服务的法治成色和温度显著提升。三是畅通权利救济渠道。健全完善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机制,依法妥善处理行政争议。本年度共接到行政复议申请3件,行政诉讼案件2件,均按时答复、积极应诉,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三)聚焦宣传多元化,提升法治素养坚持普法与治理相结合,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渠道,努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开展主题普法活动。结合“五一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全年累计开展各类专题宣传活动12场,深入企业、社区、工地发放《劳动合同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宣传材料80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5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二是创新线上普法载体。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打造“指尖上的法治课堂”。通过推送图文解读、以案释法、动漫短视频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将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动鲜活的案例故事。年内累计发布普法推文86篇,总阅读量突破5万人次,增强了普法的吸引力和覆盖面。三是抓好内部学法用法。将法治教育纳入干部职工年度学习计划,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法治专题讲座、线上学法考试等方式,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工作人员自觉用法。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年度学法用法考试,参考率与合格率均达到100%,干部职工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得到普遍增强。二、存在问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对照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高标准、严要求,工作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执法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前,人社领域法律法规更新快,新型劳动争议案件增多,对执法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挑战。执法队伍中具备深厚法学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骨干人才相对缺乏,部分执法人员在处理复杂疑难案件时,对法律条款的理解和适用还不够精准,执法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仍有提升空间。二是法治宣传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虽然普法宣传活动覆盖面较广,但在宣传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上还存在不足。宣传形式相对传统,针对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差异化普法产品供给不足,互动性和体验感不强,部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依法维权意识仍需持续加强。三是智慧法治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赋能执法监管和政务服务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执法办案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不高,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存在壁垒,影响了整体服务效率的进一步提升。部分服务的线上办理流程仍有优化空间,距离“零跑动”“秒批秒办”的更高要求还有差距。三、下步打算针对上述问题,下一步,XX单位将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持续发力,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深化执法能力建设,锻造高素质法治队伍。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组织开展全员执法能力轮训,重点围绕新修订的法律法规、证据规则、文书制作等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并引入模拟法庭、案例对抗赛等实战化教学方式。探索建立执法人员资格等级管理和年度考核退出机制,激发队伍活力。同时,积极引进法律专业人才,优化队伍结构,力争到2026年底,具有法学背景的执法人员比例提升15%。第二,创新法治宣传模式,提升普法工作实效。推动普法工作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计划在2026年,联合本地主流媒体,制作一系列关于劳动用工、社会保险、工伤预防等主题的普法短视频,利用新媒体平台精准推送。针对快递员、外卖员等新业态劳动者,开展“送法上门”专项普法活动。建立企业普法联系点制度,定期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服务,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第三,推进智慧法治建设,赋能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动“智慧人社”建设,力争在2026年内完成现有执法监察系统与政务服务平台的深度整合,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探索运用大数据分析,对劳动用工风险进行预警预测,实现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变。进一步梳理服务事项,简化线上办理环节,再推动3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秒批秒办”,力争到2026年底,政务服务事项线上办理率达到90%以上,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全面提升法治建设的质量和效率。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参考)XX单位2025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优质)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240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