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 (参考)思想政治工作要抓好“五种意识”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需强化责任、服务、创新、法治、廉洁意识教育,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参考)思想政治工作要抓好“五种意识”教育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思想政治工作要抓好“五种意识”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适应社会群体发展变化,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是具体的、可感可知的,不是抽象的、难以觉察的。小到为人处事的行为,大到是非曲直的态度,都是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反映,这种反映时刻在发生,可能平时会“不经意”,但永远没有“缺席过”。特别是面对多元思想交织、社会环境复杂、网络力量强势的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更需守正创新、主动作为,更需聚焦重点、靶向发力,要把纪法意识、规则意识、协作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教育作为重要任务,筑牢思想根基、规范日常行为、保障健康成长。一、纪法意识是底线红线意识,必须时刻讲、反复讲。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纪法意识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它不仅是维护秩序、维护稳定的“安全阀”,更是明辨是非、恪守正道的“导航仪”。生活中,我们看到一些人纪律意识松弛、法治意识淡薄,以为无人察觉就可以无视纪法,以为身份匿名就可以为所欲为,表面上看,这些行为是个体言行的偏差,实则反映出在纪法意识上存在明显短板。我曾经提过,思想政治教育要讲道理,不仅要讲是什么,更要多讲为什么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守底线更要重教育。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维度纪法教育不能停留在“读文本”这种为“是什么”而作上,还要生动地讲后果、讲损失,讲清楚纪法要求不单单是“管住人”,更重要的是“保护人”。要通过反复讲清道理,让纪法知识从“书上”走到“身边”,让纪法要求从“口号”变为“行动”,逐渐成为为人处事的思维习惯和行为自觉。二、规则意识是保障秩序的基石,必须时时守,处处守。规则是社会运行的准则,也是集体和谐的保障。无规则不成方圆,每一项规则的背后,都承载着维护公共利益的期待、尊重他人权利的要求、约束个人言行的目标,需要知行统一,利己利他统一。生活中,个别人我行我素、漠视规则,对别人讲规则、对自己讲捷径的现象时常存在,反映出规则意识在“知”与“行”之间存在断层,在“利己”与“利他”之间存在割裂。强化规则意识,不能仅靠宣教,更需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比如日常管理中坚持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特殊、不打折扣,在潜移默化中传达出“按规则办事”的态度和行动;还要注重实践,比如引导相关人员参与规则制定,深度了解规则制定过程中的总体考虑、需要考虑的多维平衡和期望实现的总体目标,明白其中的缘由道理,从而认同规则治理逻辑,进而认同规则,遵守规则。三、协作意识是推动进步的动力,需要愿协作,会协作。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人是社会的人,人靠协作发展到今天,也必然靠协作走向未来。特别是当今时代,科技创新最新讲话系列、社会发展滚滚向前,要成事更离不开团队协作。培育协作意识,一方面需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另一方面需要有组织地推进团队建设,创造条件搭建协作平台,让成员在合作探究中学会沟通、产出成果、获得启示,逐渐摒弃“个人主义”“单打独斗”的想法。当然,必须要指出的是:团队协作不是简单的拉团队、派任务,团队成员之间不存在权力层级,团队任务的牵头者(不是团队领导者)同其他人一样,是具体工作的执行者、具体任务的细分者、工作成果的推出者,而不是“中转站”;团队成员是推进该任务目标中“齿轮”,必须主动参与、做好本职,小团队最忌讳“官僚主义”“推诿塞责”。如果脱离这个原则,就不是能生产成果的团队协作,是缺乏协作意识的典型表现,这是可以避免的,必须要避免。四、风险意识是防范风险的屏障,必须知敬畏、常清醒。不论何时,未来都充满不确定性,风险时刻存在,研判不到位、化解不及时,就可能引发“灰犀牛”事件;同时,风险可以预防,需要经常复盘分析,及时补齐短板,将风险防范抓在平常、融入日常。对长期身在校园的学生来讲,风险也并非遥远,甚至可能就在日常某次不经意的选择或行动中。比如考试时心存侥幸作弊、网络上随意发表不当言论、因琐事与他人起争执攻击污蔑对方,都需要承担实质性的后果,而不是简单受批评认错了事。培养风险意识的重点,就是让他人明白每一个不当行为都有代价,学会在行动前权衡利弊、预判后果。加强风险意识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安全宣讲宣传上,更要善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让人们直观看到违规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算清“后果账”。在日常管理中,要对苗头性、倾向性的不良行为及时介入纠正,引导他们学会行为预判,在做出选择前多问一句“这样做会有什么风险”“我能承担这个后果吗”?只有真正把“大意需担责”刻在心里,才能主动约束行为、不铤而走险。五、责任意识是发展必须,必须能担当、敢担当。《现代汉语词典》对“责任”一词的解释有两个层面:应尽的职责;应该承担的过失。也就是说,尽职尽责是责任,勇于担当也是责任。责任意识是从“青椒”走向成熟的必备素养,这其中包含自我责任、他人责任、集体责任和社会责任,可以说贯穿每个人成长发展的方方面面。培育责任意识,要从“小事”抓起,引导他人自觉涵养负责任的心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对责任范围内的事要主动负责,对因个人疏忽造成的损失也要主动负责,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不推诿、不回避,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待人接物谋事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培育责任意识需要制度作保障,在考核评价“指挥棒”设计上,要将责任担当作为重要观测点,引导人们主动承担、积极作为;还要在制度设计上明确责任范围,不无限扩大责任边界,承担“无限责任”。当然,做好这些工作,需要集中教育,也需要精准思政,集中式教育重点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精准思政要解决好不同个体“为什么”的追问。二者同步推进的关键在“知情况、明需求”,重点在“分层次、差异化”,核心在“重实效、接地气”。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五种意识”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想方设法不断推进,才能让“五种意识”真正走进心里,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参考)思想政治工作要抓好“五种意识”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242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