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 应急管理机关2025年度冬春救助工作情况报告范文(素材)
应急管理机关针对冬春救助工作,加强物资调配与资金支持,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下面是网友整理编辑的应急管理机关2025年度冬春救助工作情况报告范文(素材)相关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喜欢就下载支持!
应急管理机关2025年度冬春救助工作情况报告范文为切实保障冬春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根据上级关于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XX区应急管理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动2025年度冬春救助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本年度冬春救助工作自2025年10月启动,计划于2026年5月结束,覆盖全区各镇、街道及村(社区)。工作开展以来,始终遵循分类救助、重点救助、精准救助的核心原则,严格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的程序规范,确保救助政策精准高效落地。截至目前,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冬春救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救济救灾股,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全区冬春救助工作。制定印发《XX区2025年度受灾群众冬春生活救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救助范围、对象、标准、程序及时间节点,为工作开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重点任务,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确保责任层层压实、任务落实到人。(二)深入开展摸排,精准核定对象。自工作启动之初,即组织力量深入基层一线,指导各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受灾困难群众生活状况摸底排查。重点关注因灾倒房重建户、农作物严重绝收户、因灾致伤致残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以及低保户、特困供养人员、残疾人家庭、留守老人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走访、信息比对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需救助人员的家庭基本情况、灾害损失情况、自救能力及存在的生活困难,建立健全《冬春需救助人员摸底台账》。截至目前,初步摸排确定需救助对象约530户,涉及群众约1580人,为精准施救奠定了坚实基础。(三)严格规范程序,确保公正透明。程序公正是救助工作公信力的生命线。工作中,重点强化对村级评议和公示环节的督导检查。工作组下沉到村(社区),现场查阅救助对象摸底台账、民主评议记录、张榜公示资料及相关会议纪要,确保整个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规定,做到程序一个不减、环节一个不漏。坚决杜绝优亲厚友、平均分配等现象,确保救助过程公开、公平、公正,让救助政策在阳光下运行。对于民主评议中争议较大的对象,要求乡镇层面进行复核,确保认定结果经得起检验。(四)强化政策指导,提升基层效能。针对部分基层干部对政策理解不深、标准把握不准等问题,采取座谈交流+现场指导的方式,与镇、村干部进行面对面深入沟通。系统解读冬春救助的最新政策精神、救助对象的界定标准、不同类别的救助档次以及资金发放的具体要求。通过答疑解惑、案例分析,帮助基层工作人员更准确地理解和执行政策,切实提升冬春救助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同时,积极推广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数据录入和审核效率,为后续资金发放提供准确依据。二、存在问题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精准识别的深度与广度有待加强。虽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摸排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对象认定的精准性仍面临挑战。部分群众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呈现动态性、隐蔽性,信息不对称问题依然存在,给精准识别带来一定困难。少数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可能因信息更新不及时或主动申报意愿不强而未能被及时发现和纳入救助范围。此外,对于因灾与因贫叠加的复杂情况,其困难程度的量化评估标准尚需进一步细化,基层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自由裁量空间,可能影响政策的精准执行。(二)基层执行能力与保障存在短板。冬春救助工作千头万绪,最终落实离不开广大基层干部。当前,部分村(社区)工作任务繁重、人员力量相对薄弱,个别干部在政策理解、业务操作、群众沟通等方面能力有待提升。同时,督导服务中发现,部分村级档案资料整理不够规范,会议记录、公示图片等佐证材料收集不完整,影响了工作的可追溯性和规范性。在后勤保障方面,部分偏远村庄的交通不便,也给工作人员的入户核查、物资运输等带来一定的现实困难,增加了工作成本和时间成本。(三)资金保障压力与结构性矛盾显现。尽管上级财政给予了大力支持,但面对复杂多重的灾害形势和群众日益增长的救助需求,资金保障压力依然较大。根据初步测算,本年度全区冬春救助资金需求总额约为51万元,目前上级预拨资金与区级配套资金之和尚存在一定缺口。资金的结构性矛盾也值得关注,部分地区、部分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需求较高,而现有资金总量和救助标准上限的限制,可能导致救助水平难以完全覆盖其实际困难。此外,资金拨付的时效性要求高,对财政部门的调度能力和应急管理部门的执行效率都构成了考验。三、下步打算针对上述问题,下一步将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全力确保冬春救助工作圆满完成,切实筑牢民生保障底线。(一)优化工作机制,持续提升救助精准度。一是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民政、乡村振兴、残联等部门的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困难群众进行精准画像,主动发现潜在救助对象,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二是细化评估标准。在现有政策框架下,研究制定更具操作性的困难程度评估指标体系,对受灾情况、家庭收入、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量化评分,为精准分类和分档救助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强化动态管理。建立冬春需救助人员动态跟踪机制,对因突发意外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及时启动绿色通道,按程序纳入救助范围,做到应救尽救、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二)强化基层基础,全面筑牢执行保障线。一是加强业务培训。计划组织开展覆盖全区镇、村两级的冬春救助业务专题培训会,重点讲解政策要点、操作流程、档案规范和群众工作方法,全面提升基层干部的政策执行力。二是推动流程简化与信息化。进一步优化一卡通资金发放流程,探索线上申报、线上公示等模式,减少人工操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三是充实基层力量。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在关键时段协调增派工作力量支援基层,同时关心关爱一线工作人员,为其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交通、通讯等后勤保障,解除其后顾之忧。(三)拓宽资金渠道,着力增强保障可持续性。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根据全区实际需求和资金缺口,及时向上级应急管理部门、财政部门报告情况,争取更多资金倾斜。二是落实本级配套。主动协调区财政,将冬春救助配套资金足额纳入年度预算,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三是探索社会参与。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救助与社会力量参与的衔接机制,鼓励和引导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等社会资源通过捐赠、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对政府救助形成有益补充,共同帮助困难群众安全过冬。(四)深化督导检查,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坚持督导服务贯穿工作全过程。下一步,将组建若干专项督导组,由局领导带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重点镇、村进行随机抽查和明察暗访。重点核查救助对象是否精准、程序是否合规、资金是否按时发放到户、群众是否满意。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问题彻底解决。对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以严明的纪律保障冬春救助这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让困难群众在寒冬中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应急管理机关2025年度冬春救助工作情况报告范文(素材)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246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