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县委书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县委书记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强调要紧密结合实际工作,推动会议精神落地生根。下面网友分享多篇相关内容供您参考学习,希望有您喜欢的。
1/7县委书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县委书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金秋十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次全会,是在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为我们未来五年的发展乃至更长时期的前进道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连日来,通过原原本本学习全会公报深入研读《建议》的说明和全文,我深感使命在肩、责任如山。作为县域发展的一线总指挥,如何将全会擘画的宏伟蓝图转化为〔*〕县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是我必须深入思考和回答的重大课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谈几点初步的体会。一、深刻领会,把握国之大者,在感悟思想伟力中提升政治站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学习领会全会精神,首要的是提高政治站位,心怀国之大者,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审视和把握。(一)把握一个新字,深刻领会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全会公报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这新字,既是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精准判断,也是对我们未来发展的清醒认知。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但不稳定不确定性也明显增加。于〔*〕县而言,我们正处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期、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的关键期、城乡融合发展的攻坚期。我们既面临着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等重大机遇,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强、民生领域仍有短板等现实挑战。我们必须胸怀两个大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既不能因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固步自封,也不能因面临的困难而畏缩不前、丧失信心,必须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二)锚定一个高字,深刻领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全会《建议》通篇贯穿着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从科技创新、产业体系、国内大循环,到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县来说,高质量发展就是我们的生命线。过去我们可能过于依赖资源消耗、低成本要素投入的传统发展模式,这条路已经越走越窄。我们必须彻底摒弃铺摊子、上项目的粗放式增长思维,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把发展的立足点真正转到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这要求我们必须推动思想观念的大解放、工作方3/7式的大转变、能力本领的大提升,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落后产能,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培育新兴产业,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品质和乡村风貌。(三)贯穿一个民字,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全会《建议》将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作为十五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之一,部署了一系列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大举措。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不变的为民情怀。作为县委书记,我时刻告诫自己,我们的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的百姓过上更美好的生活。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工作的头等大事。全县发展成果要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要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我们抓经济、搞建设,最终的检验标准就是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否得到提升。二、对标对表,检视自身不足,在找准短板弱项中明确主攻方向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必须紧密结合〔*〕县的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清醒地看到我们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才能精准发力、靶向施策。(一)在产业能级上,存在不大不强的短板。〔*〕县的传统支柱产业,如建材、纺织等,近年来虽然有所提升,但总体上仍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我们引以为傲的特色农产品,也存在品牌不响、加工链条短、市场渠道窄的问题。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在这方面差距还很大。新兴产业的培育尚在起步阶段,小荷才露尖尖角,尚未形成气候,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有限。如何摆脱路径依赖,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是我们亟待破解的难题。(二)在创新驱动上,存在动力不足的短板。全会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反观我县,企业研发投入普遍偏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多,缺少领军型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平台,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许多干部对于科技前沿、数字经济等新知识学习不够、了解不深,运用创新思维和科技手段推动工作的能力有待提高。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在我们这里还没有真正发动起来。(三)在城乡发展上,存在不够协调的短板。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依然突出。县城的功能品质有待提升,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过度集中在城区,乡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还比较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存在。如何统筹城乡发展,促进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我们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课题。(四)在干部作风上,存在不深不实的短板。绝大多数干部是好的,是想干事、能干事的。但也要看到,少数干部中仍然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有的工作满足于开了会、发了文,抓落实雷声大、雨点小;有的干部缺乏攻坚克难的锐5/7气和一竿子插到底的韧劲,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问题往上交。全会强调要全面从严治党,锤炼过硬作风,这为我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敲响了警钟。三、狠抓落实,勇于担当作为,在推动实践转化中开创发展新局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作为县委书记,我将团结带领县委一班人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决策部署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以头号工程的力度,系统谋划〔*〕县十五五发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高质量编制好我县的十五五规划。县委将成立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由我亲自挂帅。我们要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人民至上统一起来。规划的编制要全面对标对表中央《建议》和省市部署,紧密结合〔*〕实际,确保目标科学、路径清晰、措施有力。要重点围绕建设现代化绿色工业强县、打造区域性生态文旅名城、创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三大战略定位,谋划一批管长远、利全局的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确保我县十五五规划既上接天线又下接地气。(二)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是第一要务,产业是核心支撑。我们将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一方面,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引导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另一方面,瞄准新材料、数字经济、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赛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在十五五期间培育起1-2个新的百亿级产业集群。同时,要做深做实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做强区域公用品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以人民满意为标尺,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我们将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每年集中力量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要持续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领域的投入,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向农村延伸。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社会稳定、风险防范等各项工作,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四)以自我革命的精神,锻造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用人导向,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要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引导广大干部发扬脚底板工作法,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到项目一线、田间地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7/7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公文包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县委书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1249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