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交流 > 经验交流 > 在2025年全区二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讲话
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经济形势,强化政策落实,加速项目推进,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在2025年全区二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讲话”相关材料,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在2025年全区二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区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核心任务就是清醒把脉当前态势,深刻剖析问题症结,凝聚共识、精准发力,动员全区上下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分秒必争的拼劲,奋力冲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刚才,**同志传达了市里“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二季度推进会精神,**同志通报了1—5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并部署了近期重点工作,讲得都很实在,分析到位、要求明确,我完全赞同。下面,结合当前形势和**实际,我再强调几点意见。一、正视严峻挑战,在科学研判中坚定信心、加压奋进开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锚定目标、承压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在艰难跋涉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必须清醒看到,我们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形势逼人、任务催人、时间不等人。(一)主要指标承压前行,稳增长基础尚不牢固。洪忠同志刚才通报的数据,真实反映了我们的处境。1—5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维持在合理区间,但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重大项目储备不足、接续乏力的问题日益凸显,部分领域投资后劲堪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预期,传统商圈如北京路沿线、白云路等核心区域客流恢复不及预期,大宗消费、新型消费的拉动作用尚未充分释放。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乏力,茨坝生物科技片区等重点园区部分企业产能释放不足,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的紧迫性愈发强烈。财政收支矛盾加剧,“三保”压力持续加大。这些数据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区经济韧性经受着严峻考验,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亟待进一步夯实。(二)区域竞争态势逼人,“标兵渐远、追兵已近”的危机感空前强烈。放眼全市乃至全省发展大局,兄弟县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势头异常迅猛。我们在一些关键领域的传统优势正受到挑战,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尚未形成压倒性优势。部分领域的先行先试步伐还不够快,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广度、创新的力度都有待提升。若不能在产业能级跃升、新旧动能转换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在全市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将面临严峻挑战。慢进是退,不进更是大退!全区上下务必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三)深层矛盾问题交织,高质量发展瓶颈亟待破解。一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艰巨。现代服务业占比虽高,但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有待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集群效应。二是重大项目支撑力不足。具有全局性、引领性、引爆性的“顶天立地”项目偏少,项目前期工作深度不够、要素保障协同性不强,导致建设进度滞后。三是市场主体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仍较困难,预期不稳、信心不足问题依然存在,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仍需持续打通。四是城市更新与产业导入协同度不高。部分更新片区产业定位模糊,高端要素导入能力不足,未能有效转化为经济增长新引擎。五是干部能力作风与新要求仍有差距。面对复杂经济形势和艰巨发展任务,部分同志存在本领恐慌,专业素养、攻坚克难能力亟待提升,个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时有表现。在正视困难挑战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区发展的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坚定必胜信心。信心来自中央及省市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来自我区长期积累的坚实家底:中央商务区(CBD)的金融、总部集聚效应日益增强,楼宇经济持续提质增效;北京路、东风广场等传统商圈底蕴深厚,转型潜力巨大;茨坝生物科技特色产业基础扎实;北部山水新城、东白沙河等重点片区开发空间广阔;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如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是宝贵财富。特别是全区干部队伍在历次攻坚克难中锤炼出的过硬作风,是我们最可依靠的力量。关键是要把信心转化为决心,把优势转化为胜势,以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进度赶上去!二、聚焦关键要害,在精准攻坚中力挽狂澜、扭转战局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聚焦最突出矛盾、最紧迫任务,实施靶向攻坚,全力以赴打好翻身仗。(一)扭住项目“牛鼻子”,全力扩大有效投资。投资是稳增长的“压舱石”,项目是促发展的“生命线”。必须把项目投资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一是争分夺秒抢进度。对在建的三峡集团区域总部、恒隆广场二期、车行天下二期、赛诺制药生物医药基地等重大项目,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实施“日跟踪、周调度、月通报”,及时扫清障碍,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对进度滞后的项目,要逐一解剖麻雀,找准卡点堵点,明确责任主体和解决时限,区级领导要亲自包保、靠前协调。二是千方百计抓入库。统计入库是形成有效投资的关键一环。各街道、相关部门要主动服务、靠前指导,确保达到入库标准的项目“颗粒归仓”。要紧盯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如小窑村、伍家村)、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如地铁沿线TOD开发),提前介入指导,完善入库要件,做到应统尽统、及时入统,坚决杜绝因工作不到位导致的投资“流失”。三是全力以赴谋储备。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定位,聚焦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生物医药、都市工业、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精心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要深度研究国家和省市政策导向、资金投向,加大向上汇报衔接力度,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大盘子”,争取更多政策、资金、土地指标支持。要创新投融资模式,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破解资金瓶颈。四是优化环境强保障。深化“放管服”改革,对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强化土地、规划、环评、能评等要素协同保障,探索“标准地”供应、弹性年期出让等模式。严厉打击阻挠施工、强揽工程等违法行为,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二)激活消费“主引擎”,加速释放内需潜力。消费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必须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措并举提振消费信心、激发市场活力。一是提升传统商圈能级。支持恒隆广场、同德昆明广场、欣都龙城、瑞鼎城爱琴海等核心商圈优化业态、升级品牌、改善体验,打造沉浸式、互动式消费场景。加快北京路、人民路沿线商业更新改造,提升商业氛围和吸引力。鼓励发展首店经济、品牌经济、夜间经济。二是打造特色消费场景。依托871文化创意工场、花之城、世博园等载体,大力发展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康养体育等融合消费。挖掘龙泉古镇、闻一多公园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旅消费街区。支持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绿色建材等大宗消费。积极发展在线教育、智慧医疗、数字文化等新型消费。三是创新消费促进活动。精心策划举办“**购物节”、“美食文化节”、“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等系列促消费活动,线上线下联动,营造浓厚消费氛围。持续发放消费券,重点向受疫情冲击大的餐饮、零售、文旅等行业倾斜,放大乘数效应。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四是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市场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价格欺诈等行为,营造安全放心诚信的消费环境。完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特别是提升北部涉农街道冷链物流能力,打通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堵点。(三)打好招商“主动仗”,着力培育新增长点。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必须坚持“外引新量”和“内生增量”并重,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效。一是突出精准专业招商。围绕我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绘制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地图,锁定目标区域和目标企业,开展定向精准招商。聚焦金融服务业,着力引进持牌金融机构区域总部、金融科技企业;聚焦科技服务业,大力引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等机构;聚焦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瞄准龙头企业和潜力项目;聚焦数字经济,吸引平台型、技术型企业落户。强化专业招商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二是创新招商方式方法。强化“一把手”招商,区级领导带头“走出去”。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资本招商、校友招商。积极对接商协会、中介机构、投资机构,拓展招商渠道。精心组织参加进博会、南博会等重大展会活动,策划高质量专题招商推介会。三是持续壮大市场主体。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既要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也要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落实落细助企纾困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完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支持“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四是大力发展“飞地经济”。突破空间限制,积极探索与高新区、经开区、滇中新区等地合作共建“飞地园区”,承接产业转移,拓展发展空间。研究制定专项支持政策,引导我区优势企业“走出去”布局研发、生产基地,实现互利共赢。五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这是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要对标先进地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强化政策兑现,提升政府公信力。让各类市场主体在**投资放心、发展安心、办事顺心、生活舒心。三、锤炼过硬作风,在狠抓落实中凝聚合力、决战决胜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非常之时,必须下非常之功,用非常之举,以超常的担当和过硬的作风,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要压实责任链条,确保“人人肩上有担子”。严格落实经济工作责任制,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各街道、各部门、各责任人,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健全完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单位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各街道要切实扛起属地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带头干;发改、商投、住建、统计等经济部门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加强业务指导和统筹协调;其他部门要树牢“一盘棋”思想,主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对完不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责问责,坚决不打和牌!(二)要强化能力提升,锻造“善作善成真本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干部要加强经济、金融、科技、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努力成为懂经济、会管理的行家里手。要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项目一线,摸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要提升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善于在复杂局面中把握规律、破解难题。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干部经济工作能力培训。(三)要优化运行调度,做到“时时心中有底数”。坚持和完善经济运行“周监测、月分析、季调度”机制,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指标的动态监测和预警预判。统计部门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做好统计工作,加强数据质量核查,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反映发展成效。对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精准性。(四)要弘扬实干作风,力戒“形式主义走过场”。全区上下要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少开会、开短会、开解决问题的会,少发文、发管用的文,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抓落实上。区级领导要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现场办公、解决问题。督查部门要加大督查力度,紧盯不落实的事,问责不落实的人,确保各项决策部署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对作风漂浮、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五)要凝聚攻坚合力,营造“万众一心加油干”的氛围。充分发挥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法依章程履职尽责。加强宣传引导,及时宣传报道经济发展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先进典型,讲好**发展故事,营造全区上下关心经济、支持发展、共克时艰的浓厚氛围。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安全生产风险、社会稳定风险,为经济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同志们,**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亦是退!当前,我们正处于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形势异常严峻,任务极其艰巨,时间刻不容缓。全区上下务必警醒起来、紧张起来、行动起来,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充分凝聚到稳增长、促发展的主战场上来。要拿出“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劲,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紧盯每一天、抓实每一周、攻坚每一月,全力以赴冲刺三季度、决战下半年!狭路相逢勇者胜!我相信,只要全区各级干部勠力同心、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我们就一
本文标题:在2025年全区二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027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