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公文包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 > 讲话稿 > (8篇)《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发言精选
此条例强调了党政机关应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导合理使用公共资源,提高行政效率,树立良好形象。以下由网友整理分享的(8篇)《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发言精选相关文档,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吧!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发言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勤俭节约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品质,是一种美德,更是我们国家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优良传统。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生活品质的提高,更是一种健康生活的表现,因此,勤俭节约更应成为融进每个人骨子里的道德品质。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历史阶段,资源消耗刚性增长和环境容量遭遇挑战,而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既是缓解现实矛盾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既传承传统美德,又紧扣时代主题,正逢其时、势在必行。尤其是身在党政机关单位的每一位同志来说,更应该从自己做起,从手头工作做起,视单位为家,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为整个社会树立楷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古人关于“节俭养德”的论述很多,这些古训不仅是持家守业的金玉良言,更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如果任由奢靡之风和腐败现象滋长,都必然会损耗国家财富,腐蚀人民心灵,污染社会风气。纵览中国古代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王朝的更迭、社会的变迁、政权的兴衰,无不证实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警示,无不提示了“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的至理,无不验证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定律。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世界里,身为国家干部更应该让“节俭养德”成为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这既是党员干部自身修养的重要课题,也是基本的职业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成为勤俭节约的表率,在为民服务、公务活动中严格执行各项规定、自觉厉行节俭节约,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反对铺张浪费和浮华攀比,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更好地树立为民务实清廉节约的形象,以优良的党风政风促进民风进一步转变,共同形成节俭养德、全民节约的社会风尚。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用理性控制奢侈之念,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真正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不仅是一种精神、一种文明,更是一种底蕴、一种本色。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勤俭节约或许只是不铺张、不浪费,记得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记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但是对于我们的国家干部而言,勤俭节约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宋史?范纯仁列传》有云:“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勤俭节约之人能够时刻约束自己,始终遵纪守法,长此以往自然而然能够形成一身清正廉洁的浩然正气,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所以古人说:俭则无贪淫之累,故能成其廉。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当官员欲壑难填而又囊中羞涩之时,贪污腐败便会随之应运而生。大量落马贪官的事实表明,领导干部的蜕化堕落大多是从一些小事开始,然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小事,却在不知不觉之中蚕食了官员的道德与精神,从而打开了腐败的缺口,清正廉洁之堤便不攻自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如果任由奢靡之风和腐败现象滋长,都必然会损耗国家财富,腐蚀人民心灵,污染社会风气。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王朝的更迭,社会的变迁,政权的兴衰,无不证实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警示,无不提示了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的至理,无不验证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定律。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面对随时可能反弹,甚至更加隐蔽的四风问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近年来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举措,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制度建设。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世界里,身为国家干部更应该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用理性控制奢侈之念,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真正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党发展壮大的传家宝。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表明了我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积极行动起来,继承优良传统,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以时不我待的精神面貌,坚决扛好勤俭节约的大旗,特别是党员干部,更要作好表率。勤俭节约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有人说,现在国家富裕了,生活条件好了,没有必要再过简朴的苦日子。这是对勤俭节约的误解,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误读。生活富裕不等于铺张浪费,生活质量提高不等于生活奢靡。勤俭节约不是省钱,更不是小气,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价值观,一种文明意识。生活条件越是改善,越要发扬勤俭节约这个优良传统,培育健康向上的文明风尚。勤俭节约是一种忧患意识。古人云:”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历史上,不少灾荒之年因为缺粮少粮,导致路有冻死骨。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解决了吃饱饭这个大难题。但是,粮食总产量有限,而我国人口多、基数大,如果每人浪费一点,就会是惊人的量。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勤俭节约是一种使命担当。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中曾提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时刻提醒我们勤俭节约关乎家国兴旺。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冲刺阶段,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更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担起时代重任,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应有贡献。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倡导俭朴文明之风,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每个人都要从现在抓起、从生活工作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节约体现在工作、学习、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从而形成氛围,成为个人的文化、家庭的文化、社会的文化。唯有如此,勤俭节约之风才能越吹越劲、越吹越久。2025年学习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同志:大家好!近年来,我单位积极响应“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对机关食堂管理进行全方位优化,聚焦管理效能提升、能源高效利用、餐饮节约实践等重点环节,在法院机关形成了崇尚节约、文明用餐的新风尚。1、强化精细管理,构建高效运行体系。不断加强机关食堂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细化管理制度。制定标准化流程,明确食材采购、入库、加工、烹饪、分发及餐具清洗消毒等各环节的操作标准与流程,确保每一步都有章可循,减少人为失误,提高工作效率。落实岗位责任制,实施定岗定责,将食堂各项任务细化到具体岗位和个人,明确职责权限,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和责任心。升级信息化系统,引入智能管理系统,实现食材库存、菜品销量、机关干部反馈等数据的实时监控与分析,为节粮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优化运营流程。建立错峰供餐机制,根据机关干部工作作息,合理调整供餐时间,实施分批次供餐,减少排队等待时间,提升就餐效率。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建立紧急用餐需求处理机制,对特殊需求或临时增加的用餐需求,能够迅速响应,确保机关干部用餐无忧。建立菜品创新机制,定期收集机关干部意见,结合季节变化、营养搭配原则,不断创新菜品,丰富菜单选择,满足机关干部多样化口味需求。强化成本控制。加强采购源头管理,建立稳定的供应商体系,通过集中采购、比价议价等方式,降低食材采购成本。同时,加强食材验收管理,确保质量达标。加强能源消耗管理,对食堂用水、用电、用气等能耗进行精细化管理,采用节能设备,实施定时开关机制度,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定期对食堂收支情况进行公示,接受机关干部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提高食堂运营的透明度和公信力。2、深化节能措施,践行绿色低碳理念。采取有效措施,普及绿色餐饮理念,增强机关干部节俭意识。推广绿色食材。优选环保包装,使用可降解或循环使用的餐具和包装材料,减少塑料垃圾产生,保护生态环境。优先采购有机蔬菜、绿色肉类等环保食材,保障食品安全。实施食材残余物分类回收,将可食用的边角料用于制作小食或汤品,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节能减排。应用高效能设备,更换老旧设备,采用高效能炉灶、冷藏冷冻设备等,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安装智能温控系统,根据季节变化和室内温度自动调节空调、通风等设备运行,保持室内环境舒适的同时,降低能耗。普及节水器具,在食堂各区域安装节水型水龙头、冲洗阀等器具,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加大环保宣教。传播绿色餐饮理念,通过宣传栏、海报、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向机关干部普及绿色餐饮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通过举办“无塑日”“光盘行动”等环保主题活动,引导机关干部积极参与活动。组建食堂环保志愿者队伍,负责监督食材残余分类、餐具回收等工作,向机关干部讲授环保知识,增强餐饮环保意识。3、倡导按需取餐,树立厉行节约风尚。加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宣传教育力度,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引导机关干部养成勤俭节约、杜绝浪费的好习惯。增强节约意识。通过食堂海报、宣传栏等渠道,宣传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增强机关干部的节约意识。倡导适量取餐,鼓励“光盘行动”,对于剩饭剩菜较多的机关干部进行温馨提醒,减少食物浪费。评选节约用餐先进个人或部门,进行表彰奖励,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增强机关干部的节粮意识。优化供餐模式。鼓励机关干部少量多次取餐,避免过度取餐导致的浪费。采用自选式供餐模式,让机关干部根据个人口味和食量自由选择菜品和分量,减少统一配餐带来的浪费。建立剩菜回收处理机制,将未食用完的菜品进行回收处理,转化为肥料或动物饲料等资源,实现废物利用。培养良好习惯。倡导均衡饮食、合理搭配,避免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的食物浪费。培养机关干部珍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的意识,引导机关干部养成珍惜每一粒粮食的好习惯。对未吃完的饭菜,提供便捷的打包服务,鼓励将剩余食物带回家食用。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开展情况报告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学习贯彻。局党组高度重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领导班子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带头改进工作作风,要求二级单位及各科室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落实到工作各方面,坚持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修订了局党风廉政、财务管理、机关管理等方面各项工作制度X项,将“三重一大”落实情况列为班子建设和领导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抓落实、促执行的工作质效。同时,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党内法规纪律,常态化开展作风建设和廉政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廉洁从政和勤俭节约的意识,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以务实的作风树立政务服务良好形象。(二)落实减负要求,力戒形式主义。结合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围绕精减文件、压减会议下功夫,积极落实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的要求,对本单位发文、办会、督查过程进行动态跟踪,对文件制发规格、会议规模、会议议程、会议时长、督查事项等进行严格把关,对不符合程序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确需以市委、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印发的公文,提前制定、报送会议计划、发文计划,报市委、政府审批后执行,严格控制参会人数和缩减会议时间,可采用电视电话和网络视频会议形式召开的会议,一律召开视频会议,提高工作效率。按市委要求开展了清理整治不符合减负要求文件工作,我局不存在以市委、政府名义、政府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公室制定印发的不符合减负要求的文件。(三)严格机关管理,践行勤俭节约。一是严格“三公”经费支出。我局严格遵守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并将“三公”经费
本文标题:(8篇)《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发言精选
链接地址:https://www.gongwenbao.net/doc/1045769 .html